level 8
如题
复赛看了大部分场次,决赛几乎全看了(截至目前还差两场青衣)。
我得承认:我是属于看热闹的那部分人,看热闹的有个特点就是要品头论足。
照例还是先夸奖一番——参赛者众多,水平比较高,涌现出一批有潜质的好苗子,显示出各院团后备力量,同时说明京剧正在蓬勃发展.........
2012年09月23日 01点09分
1
level 8
接着说“但是”
说来也巧,青京赛还奥运会同年举办,双方比较着看,还是有些相似之处的:
想想奥运的击剑、射击、帆船等市场化、商业化程度较低的项目,如果没有奥运会的话,可能连生存都困难吧?武生演员也面临着同样的尴尬境遇,青衣老生等晚会上能唱上几段,总不能让武生来段起霸,看看有多少武生演员在影视剧演龙套就清楚了。
我以为这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体制问题——因为有大赛,所以才能生存
2012年09月23日 01点09分
2
level 8
更像一次公开的职称评定
大赛得个奖,回头评个一级,工资涨上去,就着意思了。
这次进入决赛的有不少里子,在各院团都是边儿上的。
我以为,京剧需要勤学苦练,但决不能否认天分的因素,二十大几、接近三十五要是还没唱出模样,基本也就定型了。
这次不少演员的年龄基本都在上线,看来是各单位给最后一次机会。
2012年09月23日 01点09分
3
level 8
我以为,大赛应该是优中选优,宁缺毋滥,而非甘霖遍布,雨露均沾。
可能有些演员即使得了大奖,估计回去也难得有站中间的机会吧?
2012年09月23日 02点09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