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古代打油诗
孔孟之乡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0
打油诗是旧体诗的一种带有诙谐趣味的理俗短诗,内容和辞句通俗诙谐,不拘于平仄韵律。有人认为这类诗是因为风格上的“油滑”而得名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与正统诗词相比,打油诗回避华丽的词藻,打破习用的格律,对抗温柔教厚的诗教,语言直白理俗,风趣诙谐,被认为不能登大雅之堂,故很少见于著录,多在人们口头流传。
但打油诗中的佳作俗而不浅,别成一体,品位并不低下, 打油诗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是极为丰富的,这种通俗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写尽了世间百态,在我国的俗文学中有其独特的地位。让我们领悟打油诗作者幽默、豁达的精神境界。 
2012年09月19日 09点09分 1
level 10
据明朝杨慎(字升)考据,打油诗为唐朝一个名叫张打油的人所首创,因其作过一首《雪诗》,诗曰:“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全诗抓住雪景特点来进行描写,读者仿佛置身于漫天飞舞的雪花之中。前两句由远及近,远处的江面被纷飞的大雪笼罩着,近处只剩下一口水井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四周白茫茫一片,大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之意境。后两句具体描写近前之物——狗;黄狗已分辨不出原来的颜色,白狗身上的积雪使它臃肿了许多。
2012年09月19日 09点09分 2
好像是:天地一笼统,井口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2012年09月19日 10点09分
level 10
除此之外,张打油还有其他的诗歌流传后世。有一次,他在一衙门的墙上写了一首诗:“六出飘飘降九霄,衙前街后尽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县官一见大怒,立刻派人把张打油抓来,张打油说他还可以写更好的诗。县官便以当时南阳被围为题,命其作诗,张打油随即吟道:“天兵百万下南阳,”县官一听,大喜道:“有气魄!”张打油接着吟道:“也无援救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爷的哭爷,哭娘的哭娘。” 诗的格调同前一首一样诙谐幽默。县官听了捧腹大笑,不但没有给他治罪,反而把他放走了,从此张打油也就出名了。后来人们就把像张打油写的那样通俗、诙谐、幽默的诗叫“打油诗”。
张打油的诗一出,语惊世人,人们纷纷仿效此诗的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给诗坛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有些幽默感强的诗词名家也模仿写作,偶试身手,如李白《戏杜甫》诗:“饭顺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为问因何太瘦生,只为从来作诗苦。”
2012年09月19日 09点09分 3
level 10

打油诗可做官。晚唐诗人卢延让是有名的苦吟诗人,“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就是他的名句。据说他也写过一首打油诗,其中一句是“栗爆烧毡破,猫跳触鼎翻”,前蜀高祖王建读了此诗,很是欣赏,卢延让竟因此得到了工部的美官。原来王建曾于冬夜令宫女烧栗,有数栗爆出烧了绣缛;又炼丹,宫中猫相戏,将丹鼎触翻。于是王建就以为卢的诗有预言性,因而封官。对此后人曾叹息:极可笑诗,亦有非常遭际。
宋代广东有一为夫送饭的老妇,是个道地的下里巴人。但她面对苏东坡挑逗性的诗句戏弄,应对自如,反唇相讥,出口成诗,尤为得体。苏东坡诗云:“蓬发星星两乳乌,朝朝送饭去寻夫”;老妇人一听,马上接了一句:“是非只为多开口,记否朝廷贬汝无?”,要知道,当时大名鼎鼎的苏东坡谪贬广东后,几乎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显然,老妇人这两句打油诗是针对苏东坡的人生坎坷的,它揭了苏东坡的老底、疮疤,戳到了他的痛处。
“人家养子爱聪明,我为聪明误一生。但愿生儿愚而鲁,无灾无害到公卿。”(苏东坡《洗儿》)诗中有悖于常情的期待,抒发了诗人对朋党相争之祸、摧残人才之行的不平之气和愤懑之情,是对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社会现实的无声控诉。
2012年09月19日 09点09分 4
level 10
刘骥是苏洵的友人。苏洵26岁时,其妻生第二胎女儿,邀请刘骥赴宴。刘骥醉后吟了一首“弄瓦”诗:“去岁相邀因弄瓦,今年弄瓦又相邀。弄去弄来还弄瓦,令正莫非一瓦窑?”,在这里,弄瓦是生女儿的意思。刘骥因友人之妻生第二胎女儿,就借机对其戏谑和调侃,反映了他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这是不可取的,但诗中浓厚的生活情趣,足以博人一笑。 传说欧阳修有这样一首打油诗:
大雨哗哗飘湿墙,诸葛无计找张良。
关公跑了赤兔马,刘备抡刀上战场。
那么,这首诗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有一次欧阳修到一家新开张的酒家吃饭,上完菜后,店主上前问欧阳修菜的味道如何。欧阳修当即运用谜语和谐音的修辞手法题了这四句诗,含蓄巧妙地道出了菜品的味道:
大雨哗哗飘湿墙,(无檐——无盐)
诸葛无计找张良。(无算——无蒜)
关公跑了赤兔马,(无缰——无姜)
刘备抡刀上战场。(无将——无酱)
2012年09月19日 09点09分 5
level 10
清代有位宰相叫张英,其老家宅前有块空地,与吴姓为邻。吴家盖房越界侵占时,家人飞书到京城,想让张英出面干预。可是这位“宰相肚里能撑船”,写了四句打油诗寄回。诗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诗,遂拟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留下的这六尺打地,后人称之为“六尺巷”,至今犹存,传为美谈。
在人们的心目中,总以为写诗作文是文人的事,不与武人相干,其实不然,武人写打油诗者亦不少见。清代陕甘总督杨遇春,一日游卧佛寺,就吟了一首上品的打油诗:“你倒睡得好,一睡万事了。我若陪你睡,江山谁人保。”此诗格调颇高,诗意甚好,以打油诗的直白,表明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浑浑噩噩混日子,一定要做个清官、好官、对社会有用的官。
2012年09月19日 09点09分 8
level 10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乃秀才出身,一生多有诗作。据说,25岁那年,他曾经写下一首劝告人们戒毒的打油诗:
            烟枪即炮枪,
            自打自受伤,
            多少英雄汉,
            弹死在高床。
此诗极言鸦片的危害和戒毒的迫切性,指出任何人只要沾上那小小的烟枪,哪怕是铁骨铮铮的英雄汉,也要被烟枪的子弹打死在高床上,语言明白如话,比喻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清代有个新嫁娘,众宾客酒足饭饱之后,开始大闹新房,欢声笑语,热浪阵阵,直至深夜,还逼新娘吟诗一首,表达新婚之夜的感受。这真是强人所难。新娘无奈,终于口占一首:“谢天谢地谢诸君,我本无才哪会吟?曾记唐人诗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可是这一吟,非同小可,立刻产生轰动效应。众宾客哗然大笑,乐不可支,都说“好,好!”有的说:“新娘急了,时间宝贵!”说着乘欢而散。此诗妙在末句,虽为引语,但此时此地,别有新意,个中奥妙,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当可神通而不可语达。
清代,有人写打油诗反映农村私塾情景:“漆黑茅柴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
寥寥数语,却入木三分地描述了私塾的破旧,教师与学生都在混混日子。
2012年09月19日 09点09分 9
level 10
打油诗是典型的俗文学,是一种以俚语俗话入诗、不讲究平仄对仗、特别活泼的文学形式。这种诗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或讽刺或调侃,生动风趣。也许正因为这“俗”,一些“正统”文人才把它视为旁门。但有时候,思想文艺上的旁门往往比正统更有意思,因为更有勇气和生命,所以,许多精彩的打油诗确实比好多正统的诗歌更有意思。
打油诗不但诗本身有趣、幽默、俚俗,暗含讥讽,包容文史知识,体现名人的个性、爱好、轶事和思想,而且很多与诗有关的故事也很生动有趣。打油诗的内容丰富多彩,可以说写尽了世间百态,反映了极其广泛的社会生活;语言大都运用俚俗口语,用明白如话的语言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往往深刻地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社会和生活的强烈感受。这实在是中国文化中耐人寻味的一个现象。

2012年09月19日 09点09分 10
level 15
[大拇指]
2012年09月19日 10点09分 11
level 10
[顶]
2012年09月19日 10点09分 12
[生日快乐]
2012年09月21日 04点09分
level 12
[顶]
2012年09月19日 11点09分 13
[顶]
2012年09月21日 04点09分
回复 想想就害羞 :[Yeah][Yeah][Yeah][Yeah]
2012年09月21日 06点09分
level 11
打油诗也是诗!
2012年09月19日 12点09分 14
[傻笑]
2012年09月21日 04点09分
level 8
额滴大神···········
[拜][拜]

2012年09月19日 13点09分 15
[也不行]
2012年09月21日 04点09分
level 13
想想就[害羞]
2012年09月21日 08点09分 1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