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9
董麟征
楼主
下午茶又称英式下午茶,顾名思义是从英国首先兴起的一种饮茶方式。茶是中国特产,中国饮茶历史源远流长,但,饮茶时间没有定规,饮茶即饮水,什么时候想喝什么时候就喝。茶传入欧洲,西方人很快爱上了这种滋味苦涩香气扑鼻的饮品。1600年英国在印度成立东印度茶叶公司,同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进行以茶叶为主的殖民贸易,随着茶叶的大量进口,英国上流社会把喝下午茶当作每天必不可少的饮食习惯,流传到后来,这习惯由贵族阶层到平民阶层逐渐普及开来,形成一个民族的特有的生活方式。 喝下午茶的时间通常在下午三点钟左右,因为当时居住在英伦三岛的人们晚餐吃得很晚,大约要等到天色完全黑下来也就是晚上七点或者七点半之后。那么中饭到晚饭的这一段日子长得无从打发,于是兴起了喝下午茶,一壶热气腾腾的红茶,几片香喷喷的刚刚烤出炉的饼干和小面包,慢慢悠悠的,一边喝着吃着一边或者是家人或者是三五好友和邻居围坐聊天。天气晴好时茶桌摆在小花园里,地面如茵的绿草,花坛里玫瑰缤纷地开放,圆形的桌子上铺了雪白的亚麻布的挑花桌布,雪白的瓷茶具在阳光下闪光,狗和孩子们在花园里欢闹。多半的时间人们都聚在小客厅,也许窗外是冷冷的阴雨还有湿湿的浓雾,屋子里很暖和,摆了大盆的娇艳血红的石南花,黄铜茶炊在桌子上烧得嘟嘟地响,壁炉燃烧着火,加了奶加了糖的红茶趋走了寒冷和阴霾,主妇手里的编织活随着小镇的逸闻趣事愈编愈长。 十九世纪末,大不列颠王国的殖民版图遍及了全世界,于是被称为“日不落帝国”——英式下午茶的习俗也随之流传开去。陈丹燕在《上海的风花雪月》中提到,早年间生活在上海租界的富家女子至今八十余岁还保留着坚持喝下午茶的习惯,也许这些女子努力地保留着一种她认为是优雅的唯美的生活方式。武汉和上海一样,也有市民亲历了一百多年以来的汉口租界地的时日,不过眼下还没有人去探究这样一个社会角落[1]。如果一种生活方式得到了世界上很多的地域和人民的认同,那么只能说这是民族之间的文化传播而不算是文明的侵略和占有了。正如下午茶,由中国到欧洲由欧洲到中国,传播是相互的,尽管相互之间的方式天差地隔地不同。 董桥的杂文《中年好比下午茶》,说人到中年如同“揽一杯往事,切一块乡愁,柞几滴希望的下午”,说尽中年人落寞心态。董桥长年客居伦敦,异乡孤旅,遍身心中国文化根基终究挡不住西方文化的浸润,一如中国茶远渡烟云浩渺的重洋。
2007年03月30日 06点03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