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无奈
语文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国人对神的态度是含糊的,孔子一句“敬神若在”就让人越琢磨越忍俊不禁(和“以主人公的姿态”有异曲同工之妙)。到了吴承恩笔下,神就成了“把没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料,单说玉皇大帝糊里糊涂到派猴子去看守桃子、许多道貌岸然高高在上的主儿没他们的宠物本事大等事就充分表现了神和人的纳闷。 在成语中,神仙是正面形象:出神入化,正直而聪明,神通广大,有神机妙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还各有各的技艺。成语承认,神有些能耐,但也毛病不少,故敬而远之为上。因为神不是纯粹的正面形象,有时也可以用作发泄不满的对象。 从本源上看,神是普通人羽化登仙或“一人得道,鸡犬皆仙”而形成的特殊群落,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是人的规格和样品:人到一定程度就“如神”了,用兵如神,行化如神,料事如神,被奉若神明等。因为神知道的事比凡人多些,所以人们有疑难难决时会求神问卜,向那些住在仙山琼阁琼楼玉宇中的仙男仙女们求助,但也有许多事竟然是“神不知,鬼不觉”的,还有神思恍惚、甚至六神无主的。 神和鬼经常形影不离,乃至暗通款曲、上下其手。神出而鬼没是小鬼懂事,给神留面子,神差鬼使、神工鬼斧、神施鬼设、鬼斧神工都说神和鬼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装神弄鬼让人反感,牛鬼蛇神和神头鬼面都让人厌恶,虽说“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怪不得人们还是“疑神疑鬼”。这一来,神的威严又大打折扣。 凶神恶煞让人避之惟恐不及,神气活现、神气十足也不能得到人的喝采,神龙见首不见尾也算不上太大的遗憾,所以人们就在自己身上各自再造一个更个性化的“神”――这是人神合一的、与人的“精”“气”交融的、更自由、更人性的角色。有了它,人们自己就可以聚精会神以求心旷神怡、心领神会,通过抖搂精神使自己精神焕发,在貌合神离、神魂颠倒的情况下通过全神贯注达到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因为神是自己的,谁也管不着。这又是天神也无可奈何的。
2007年03月25日 23点03分 1
level 0
读不太懂啊!
2007年03月31日 15点03分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