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用发展的力量守护国际关系道义准则(休言中宣战五渣)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2/0829/c159301-18862387-1.html
用发展的力量守护国际关系道义准则
国纪平
原载8月29日《人民日报》
 1
  处理好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需要长期面对的重大课题。
  大国崛起改写国际关系格局,给不同人带来全然不同的感受。有鲜花掌声,也会有荆棘险滩。冲破傲慢与偏见的藩篱,架设沟通合作的桥梁,“破冰”精神是直面现实的清醒,也是把握发展机遇的勇气。
2012年09月03日 16点09分 1
level 11
3
  历史不同,切身感受不同,思维和行为方式就不同。西方国家长期居高临下,走过“国强必霸”的路子,甚至一度出现“日不落”国家。一些人延续着这种不合时宜的思维,动不动就这样那样地教训别人。
2012年09月03日 16点09分 3
level 11
  中国现在的版图在两千年前的汉代时就基本成形了,15世纪初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先后七下西洋到达了南洋、印度洋沿岸及非洲等地。英国一位退役海军将军曾说,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画出包括西半球在内世界地图的国家,是郑和发现了美洲大陆,但中国的史料中对此并无记载。郑和七下西洋,带去的是瓷器、茶叶、丝绸、工匠,而没有带去总督,如果那时中国有扩张和称霸的野心,恐怕中国早就成为“日不落帝国”了。
  马伟克大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说:“当我们把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体面的样子,而在殖民地它就丝毫不加掩饰了。”
 
2012年09月03日 16点09分 5
level 11
 中国人对此有格外深切的感受。中国的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战争开始的,西方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强行向中国输送鸦**毒害中国人民。从那时起到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饱受凌辱、每况愈下。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被欺凌的历史、受屈辱的历史。
  
2012年09月03日 16点09分 6
level 11
一些西方国家曾严重侵QHL害过中国的人R圈Q权,甚至给中国人的人R圈Q权就是被屠杯TS具杀的权利。
2012年09月03日 16点09分 7
这些有着“前QK科”的国家现在摇身一变成了中国的人R圈NMDQ权教师爷。
2012年09月03日 16点09分
而且连个悔(了个)过*道歉都没有,连个对自己“前QK科”的思想转(了个)变的过程都没有,这无异于在中国人民历史的伤*口上撒盐,继续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
2012年09月03日 16点09分
level 11
  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能从本国实际出发进行探索,照抄照搬别国模式从来都不会取得成功。中国人不对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说三道四,也希望别人尊重中国探索发展道路的权利。中国人不主张以某一种发展模式为标准,更不同意把这样的“标准”到处套。谁不符合这个“标准”,就指责谁离经叛道,就干涉别国内政,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个国家发展道路是否正确,从根本上说,有权判断的只有其本国人民,而不是外界的所谓“评判者”。
  中国人民对自己今天的发展道路是满意的,是有信心的,目前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处于1840年以来最好的时期。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对世界很多国家进行民意测验后发现,中国老百姓对发展道路和政府领导的满意度是最高的,达到80%以上。
2012年09月03日 16点09分 8
level 11
 5
  国际关系是一个庞大繁杂的体系,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境遇有不同的体察。
  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强调,要 “使私人关系间应该遵循的那种简单的道德和正义的准则,成为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中的至高无上的准则”。这一论断既朴实无华又高屋建瓴,为人们观察处理国际关系指明了方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此简单明了,平等包容、摒弃恶意、自我约束是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2012年09月03日 16点09分 9
level 11
然而,某些西方人是如何对待中国的?中国人又有怎样的感受?
2012年09月03日 16点09分 10
level 11
  面对西方妖(H伏地)魔(P魔)化中国的事实,
2012年09月03日 16点09分 11
就连英阴国《金NMD融MMD时NND报》也曾刊载文章指出,中西双方认知分歧的加深,主要是西(殖)方(民)国(者)家用不同的标准来评判中国和要求中国。
2012年09月03日 16点09分
一方面,西方国家要求中国无论处于何种情况都应保持克制,要求中国承担更大国际责任,另一方面,西方国家总是用西方价值观以怀疑和不信任的目光审视中国,甚至因为中国的政治制度而对中国采取指责或惩罚性限制措施的态度。
2012年09月03日 16点09分
因此,出于意识形态偏见天性,每当中国被卷入国际争端,西方的政客和舆论领袖总是不分青红皂白指责中国。很少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受到多重标准的苛求。
2012年09月03日 16点09分
level 11

  道德不是自我标榜的说辞,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出于“合乎道德的理由”干不道德的事。值得警惕的是,在某些西方人的词典里,“正义之爱”不过是“不正之心”的代名词。这些人对于中国的“见解”是其殖民心态的不折不扣的自白。
2012年09月03日 16点09分 12
level 11
 7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多极化加速演进,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国际大环境的演变构筑了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的大背景。打破坚冰,处理好相互关系,是历史的要求,也是时代的需要。这直接关系到双方对21世纪历史性机遇的把握,对国际关系体系的调整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全球化本身就是要发挥各自优势,互通有无、优势互补。西方国家是工业**的先行者,对人类现代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有着五千年文明,也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在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冉冉升起的世界大国。双方提升合作水平所释放的正能量将是巨大的,不仅为解决各自发展问题提供新资源、新活力,也将改善国际关系氛围。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繁荣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是双方要破的最大的“冰”。
  “和为贵”、“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这既是包容的度量,也是理性的考量、大局的掌控、积极的姿态和长远的目光。说到底,这是一种充满智慧的选择和富有勇气的担当。“和为贵”、“和而不同”一方面要求承认矛盾和差异,另一方面又要最大限度地协调各种矛盾。唯其如此,才有可能在把握合作机遇的同时确保稳定有序。
  对话比对抗好,伙伴比对手好,合作比遏制好。这是中国和西方国家关系发展历程充分证明的道理。为什么一些人始终不肯接受如此朴素的道理,顽固地继续制造坚冰?这些人是否在唯我独尊的世界里沉迷得太久了,以至于全然忘记国际关系中还有起码的道义准则?
2012年09月03日 16点09分 13
level 11
 8
  不同的时代,赋予“破冰”精神不同的时代内涵。
  新时期“破冰之旅”的意义不仅在于消除中国同一些西方国家之间现实的合作障碍,更在于将国际关系中的道德和正义融入新的历史背景并焕发强大的生命力。清醒认识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坚定“破冰”意志,鼓足“破冰”勇气,增强“破冰”紧迫感。
  “破冰”的真谛在于,哪里有困难,就在哪里突破。为此,必须创新思维,相互信任,平等互谅,积极行动,厚植友谊。
  创新思维,是跨越障碍、开拓前行的动力,也是不进则退的清醒和与时俱进的智慧。创新思维,需要准确把握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主旋律,牢牢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拿出打破各种陈旧观念的勇气。
  相互信任,需要共同努力,扩大共识,加强协调,慎重妥善处理分歧。相互信任,需要把握对话和合作的主流,以对话增进了解和认知,以沟通减少误会和疑虑,以合作促进发展和繁荣,巩固共同利益基础。
  平等互谅,需要尊重对方对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选择,尊重对方主权、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维护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只有平等互谅,换位思考,才能摒弃偏执和偏见,不让一时一事的矛盾和分歧演化为对抗。
  积极行动,不断拓展合作空间,才能为关系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关系前景更加明朗。积极行动,将每一项共识都落到实处,才能带来切实好处。发展关系需要新思路、新行动、新气象,这一切只能来自于积极行动和大胆实践。
  厚植友谊,推进社会各界交流交往,才能消除误解,增进理解,让合作拥有更多的参与者和支持者。夯实社会和民意基础,将为关系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2012年09月03日 16点09分 14
level 11
 9
  英国著名史学家弗格森在《文明》一书中写道:“或许正是21世纪最初10年即告终结之时,我才真正理解了这个世纪最初10年所蕴涵的意义:西方主宰的500年已接近尾声。”弗格森认为,西方对世界未来走向的判断包含两个基本要素:第一,新的时代可能是一个不同文明相互融合、共同进取的时代,也可能是各种文明激烈博弈的时代;第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将在这一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历史的脚步早已步入21世纪,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然而,某些西方人依然沉浸于不光彩的殖民掠夺史,从中寻找精神滋养和心灵慰藉。唯我独尊的扭曲心态深刻影响着这些人观察世界的方式,阻碍其顺应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大趋势。不走出殖民掠夺史的阴影,这些人将在没有任何前途的歧途上越走越远,继续干扰破坏国际关系稳定,冲击践踏国际关系道义准则,给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注入种种负能量。
  发展是硬道理。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还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行,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成就。中国有信心也有能力,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用发展的力量守护国际关系道义准则,为人类文明史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全文完)
2012年09月03日 16点09分 15
level 11
4、6两部分还在审核,可以看顶楼给的原文连接。
2012年09月03日 16点09分 1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