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里来好春光”
新绛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6
汾雁香 楼主
“ 三月里来好春光” ——新绛县新春农村见闻 特约通讯员 杨英杰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近日,笔者走访新绛县城乡,从机关到乡镇,从城区到农村,耳闻目睹的都是热火朝天、加快发展的新气象。 包村干部:新农村建设帮扶忙 春节长假后上班第一天,新绛县财政局干部阴保平等3人就来到该部的挂点村——泽掌镇乔沟头村,帮助农民建设新农村。据了解,这一天,该县共有300多名党员干部进村驻点,宣讲中央新的“一号文件”精神和今年该县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新农村建设重点。 2006年,新绛县向全县220个行政村每村派出了一支工作队,600多名党员干部驻村挂点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使该县的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的成效,全县80%的村制订出新农村规划和街巷的绿化,硬化、净化和亮化。今年又提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重点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特色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每个村要有一个科技文化活动场所,一个便民店,一个标准化小学。为尽早抓好新一年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春节前夕的经济工作会议就要求各住村工作队节后蹲点,指导和帮助所在村的春耕生产。在横桥乡宋村,笔者看到该镇包村干部朱小龙正在和村民一道讨论今年该村养殖小区建设筹备情况。他说:“节后上班第一天,我们从书记镇长到每个包村干部,都放弃了互相串门拜年,而是到一线指导农民搞好生产,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有了包村干部的指导和帮助,我们建设新农村的信心更足了。”村民中不知谁这么一声,引来了村民一阵爽朗的笑声。 青年农民:务工何须走他乡 近日,三泉镇双陀村村民小史与该县煤化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园的丰喜华瑞公司签订了用工合同。他高兴地告诉笔者:“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进厂上班了,既不误家庭,又不误农事,收入也不比在外务工低。” 近五年多来,新绛县加大引资力度,围绕“1411”工程,先后新上项目131个,总投资达到了28亿多元。可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为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该县通过多种形式为农民提供企业用工信息,一部分青年选择了就近工作,该县要求企业在员工进厂后,企业要统一为其办理工伤、医疗、养老保险“三保合一”的保险套餐;把农民工工资基数由原来的每月330元提高到今年的450元,并明确规定务工农民每月正常的工作时间和各种加班规定。至今,该县已有4000多名农民工选择了本地就业。 产业示范户:现代农业展身手 3月10日,笔者来到万安镇柏壁村“油桃新技术基地示范户”老卫家的大棚里,只见一片浓郁绿色充盈在大棚内,老卫带着老伴和儿子儿媳正在为油桃疏果。好一派繁忙的劳动景象。 近年来,该县围绕蔬菜、林果、畜牧、中药材四大特色产业选择了6000户产业示范户,每年在小额贷款,科技传授等方面给予扶持,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2亿元。目前,该县6000多户产业示范户的农业基地不仅形成了“猪—沼—菜(果)”和四位一体立体生态循环种养模式,而且要标准农业为指导,全部采用测土配方等先进技术,让产业示范户们尝到了现代农业的甜头。 老卫展了展腰,对笔者说“这二亩棚去年为全家收入了近2万元,今年,我们按照技术员的要求,开始采了‘99—1’一边倒新技术,争取今年再有一好收成。” 新绛县委通讯组 
2007年03月18日 02点03分 1
level 0
放屁,又在搞形势,我说现在的人民政府能不能搞些实事出来,总搞些面子上的事有什么意思
2007年03月30日 06点03分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