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7
《风声》过后,大家记住了白小年。一句台词“孬货,我不信你就硬得起来”也给苏有朋贴上了阴柔的标签。几年来,虽然苏有朋不断接戏,但不论电影还是电视剧,似乎都没有让他突破“白小年”所造成的阴影。上周末,苏有朋参演的《铜雀台》在上海曝光,他在其中扮演汉献帝,根据史书上的记载,这是个窝囊的皇帝,根据苏有朋的演绎,他在里面还是想玩些权谋。但根据扮演“曹操”的周润发的说法,这个角色有点神经质:“老婆都快跟人跑了,还在琢磨怎么跟我斗?”根据一些媒体的说法,这又是一个阴柔无比的角色,尤其是他在戏中还喜欢唱戏。但苏有朋却坚决否认自己“阴柔”。在他看来,“白小年”这样的角色,一辈子演绎过一个,已经足够了。
2012年08月16日 17点08分
3
level 7
阴面: 角色 献帝不是白小年,能忍能唱能谋划 苏有朋的名字由来,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阴”性。据说他和母亲都是农历八月十五出生,于是取名时就取了个“朋”字,拆开来读就是家有双月。而月亮这种天体古称“太阴”,与太阳相对。加上身材瘦削又温文尔雅,近年来随着演技的提高把握角色又逐渐细腻,被人误会成“阴柔”也情有可原。
当然,对于自己从艺20多年来首次扮演的皇帝,苏有朋并不认为角色很阴柔。在他看来,献帝这个角色所做的一切,体现的都是他的“聪明”:“很多书籍中都记载了,汉献帝是很聪慧的,他也曾经谋划了一些杀曹事件,只是当时计划走漏了风声才导致失败。汉献帝虽然是被曹操挟持的皇帝,但作为东汉皇室的嫡系子孙也不愿看到江山断送在自己手里,虽然悲剧依旧,但不见懦弱的影子。” 苏有朋说,这次之所以大家会觉得有些阴柔,主要是因为他在电影里展现的是汉献帝的“争”与“忍”之间的关系:“但历史本身大家都是知道的,汉献帝从来就没能成功,所以,这两个关系,我表现更多的是忍,而在忍耐之后的一些小动作,大家就会认为这个人比较‘阴’吧。”
2012年08月16日 17点08分
4
level 7
为了表现汉献帝的“忍”,苏有朋又去学起了唱戏,而这一点也成了大家诟病他继续阴柔的主要原因,因为当年那个妖娆无比的白小年,就是一个昆曲名伶。但与当年的旦角不同,这次苏有朋学的是老生。“其实根据历史来看,汉朝的那个时候根本不可能有戏曲的。但唱是肯定有的。那时候有《诗经》,有《乐府》,所以献帝完全有可能喜欢上这些东西。这个爱好是我们故意设计的,让汉献帝借此来装疯卖傻,迷惑曹操。唱的时候还要带个面具,要显得格外投入。” 从唱和演相结合的角度讲,苏有朋无疑是当下演员群落中成就最高的。当年白小年那一段昆曲唱腔字正腔圆,哀伤婉转顾影自怜简直绕梁三日;而这次演唱老生唱腔的《蒹葭》,同样委婉,却又苍凉沉郁,最后的高音更是有种壮志未酬般的声嘶力竭,相比于以往小虎队时期的流行歌曲,在这些电影中演唱插曲的苏有朋才算真正展现了自己的演唱功力。 不过,对苏有朋来说,现在唱歌只是玩票了,演戏才是正路: “《蒹葭》是汉献帝在片中最爱唱的曲子,诗词本身体现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这也是他当时状况最为真实的写照,他本不想成为傀儡皇帝,但很多事情偏偏就是可望而不可即,所以他要忍辱负重,忍气吞声,等到时机到来,再一鼓作气,打倒自己的敌人。”苏有朋表示:“《蒹葭》对我来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曲风,有别于我以前接触过的任何音乐,词曲都非常有感染力,直达心底,也非常感谢导演能给我这样一次再次学习的机会。”
2012年08月16日 17点08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