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2
郑板桥名叫郑燮~字克柔~板桥是他中年之后自封的号~亲人和朋友应该是叫字~或者名~绝对不可以叫他“板桥”~尤其是他父亲一口一个板桥~我觉得太荒谬了~而在圣旨和官文里~也应该书写他的本名郑燮~可是宣读圣旨的时候却也是郑板桥郑板桥的叫~太可笑了~这种常识性的错误~实在是丢脸!TVB的编剧。。。。。我真是服了U~
2007年03月02日 15点03分
1
level 1
好像香港的古装剧向来都不太注意这方面。内地的古装剧就比较讲究这些。不过香港电视剧的优势在于情节和演员。
2007年03月02日 15点03分
2
level 7
毕竟前20集都是青年时期的故事,剧里老叫一个不太有人知道的名字也怪怪的~~呵呵,偶们这里的电视台,在后10集把片名突然改成《郑克柔》很多人以为换了个片子呢。。。
2007年03月02日 15点03分
3
level 7
要说漏洞应该是五妹的年龄问题吧。。。。她刚出来的时候应该扮演的是15岁左右的女子吧。。事过近20年,当郑板桥做中年打扮时,她似乎在剧里的年龄还是20出头哦。这个年龄问题是个漏洞吧~~
2007年03月02日 15点03分
4
level 2
汗一个~国内的电视台都很无敌的~喜欢乱改名字~刑事侦缉档案3被改成什么《都市刑警》~刑事侦缉档案4改成什么《正义》《正气》~好好的一个名字被他们改得乱七八糟。。。。
2007年03月02日 15点03分
5
level 1
是啊,五妹的年龄倒是有点伤脑筋~呵呵,我当初第一次看时还为她找了个理由来安慰我自己——“保养得好,15岁和35岁差别不大”。^^"
2007年03月02日 15点03分
6
level 2
你们不说~我还没注意这个问题~但是~阿喜可以贴胡子来分隔年龄~你叫胡MM怎么办?也贴胡子?哈哈~
2007年03月02日 15点03分
7
level 1
要说漏洞,很多剧集都有,就连我最爱的<<追魂交易>>也有出奇的多.所以说,影视剧是遗憾的艺术.
2007年03月02日 16点03分
8
level 2
新喜也最爱<<追魂交易>>?哈哈~我都是~漏洞我可以接受~但是太过明显和常识性的错误~那真是。。。
2007年03月02日 16点03分
9
level 1
对啊,建议编剧开古装剧先搜集一下资料,虽然“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但一些常识性的东西歪曲了就不是太好吧,因为TVB还要拿去国内和海外播啊。
2007年03月02日 16点03分
10
level 1
TVB的剧集在海外是颇受欢迎的, 但它们的剧集并不是在海外唯一选择, 例如在北美, 很多华人较喜爱看国内和台湾的剧集, 特别是历史剧集和小品式剧集, 国内的历史剧集拍得很有水准, 除了尽量保持有根有据的原著外, 还有精彩的对白和一丝不苟的拍摄手法, 集文学与哲理於一身, 这些都非常吸引观众o 致於台湾小品式的剧集, 就拍出一种人情味, 所以也有吸引人之处o 相比TVB的剧集, 当中也有好的, 但和国内和台湾比较, 有些TVB剧集就拍得很肤浅和粗糙, 剧情有很多犯驳的地方, 海外观众看TVB剧集大多当看明星演戏, 并不太著重深究剧情o 也许将TVB和国内及台湾电视制作相比似乎不太公平, 始终TVB资源有限, 拍出来的剧集自然会较为逊色, 致於TVB的编剧和导演的专业水准, 试想有多少个可以超越那些从国内和台湾来的? TVB的剧集在香港有好收视, 并不代表在国内和海外观众认同那些剧集拍得好, 可能他/她们所认同的也仅是某几个演员演得精彩而巳o
2007年03月02日 18点03分
12
level 2
原谅他们吧,香港很多青少年连中文程度都不太好,历史对于他们来说更属于比较遥远的知识,所以难免有些漏洞。也许是国际性太强了吧
2007年03月03日 11点03分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