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1孙坚(155-191) 字文台 吴郡富春人孙策(175-200) 字伯符2孙权(182-252) 字仲谋3孙亮(243-260) 字子明孙休(235-264) 字子烈孙皓(?-284) 字元宗4刘繇 字正礼 东莱牟平人太史慈(166-206) 字子义 东莱黄人士燮(137-226) 字威彦 苍梧广信人5孙坚吴夫人 吴郡人,徒钱唐孙权谢夫人 会稽山阴人 徐夫人 吴郡富春人 步夫人 临淮淮阴人 王夫人 琅邪人 王夫人 南阳人 潘夫人 会稽句章人孙亮全夫人(全尚女)孙休朱夫人(朱据女)孙和何姬 丹阳句容人(生孙皓)孙皓滕夫人(滕胤族女)6孙静 字幼台(五子):孙皓(生三子:绰、超、恭。 恭生峻,绰生纟林。)孙瑜(177-215) 字仲异孙皎 字叔朗孙奂 字季明孙谦孙贲 字伯阳孙邻(孙贲子) 字公达孙辅(孙贲弟) 字国仪孙翊(184-204) 字叔弼孙匡 字季佐孙韶(188-241) 字公礼(孙河侄)孙桓(198-222) 字叔武(孙河子)7张昭(156-236) 字子布 彭城人顾雍(168-243) 子元叹 吴郡吴人诸葛瑾(175-242) 字子瑜 琅琊阳都人步骘(177-247) 字子山 临淮淮阴人8张纟厷(152-211) 字子纲 广陵人严峻 字曼才 彭城人程秉 字德枢 汝南南顿人阚泽(?-225) 字德润 会稽山阴人薛综 字敬文 沛郡竹邑人9周瑜(175-210) 字公瑾 庐江舒人鲁肃(172-217) 字子敬 临淮东城人吕蒙(178-219) 字子明 汝南富陂人10程普 字德谋 右北平土垠人黄盖 字公覆 零陵泉陵人韩当(156-223) 字义公 辽西令支人蒋钦(168-219) 字公奕 九江寿春人周泰(?-230) 字幼平 九江下蔡人陈武(?-215) 字子烈 庐江松滋人董袭(169-216) 字元代 会稽余姚人甘宁(163-?) 字兴霸 巴郡临江人凌统(189-237) 字公绩 吴郡余杭人徐盛 字文向 琅邪莒人潘璋(?-234) 字文王圭 东郡发干人丁奉(?-271) 字承渊 庐江安丰人11朱治(156-224) 字君理 丹阳故鄣人朱然(182-249) 字义封 吕范(?-228) 字子衡 汝南细阳人朱桓(177-238) 字休穆 吴郡吴人12虞翻 字仲翔 会稽余姚人陆绩 字公纪 吴郡吴人张温 字惠恕 吴郡吴人骆统 字公绪 会稽乌伤人陆瑁 字子璋(陆逊弟)吾粲 字孔休 吴郡乌程人朱据 字子范 吴郡吴人13陆逊(183-245) 字伯言 吴郡吴人陆抗(226-274) 字幼节14孙登 字子高孙虑 字子智孙和 字子孝孙霸(?-250) 字子威孙奋 字子扬15贺齐(?-227) 字公苗 会稽山阴人全琮(?-249) 字子璜 吴郡钱唐人吕岱(161-256) 字定公 广陵海陵人周鲂 字子鱼 吴郡阳羡人钟离牧 字子干 会稽山阴人16潘
氵
睿 字承明 武陵汉寿人陆凯 字敬风 吴郡吴人17是仪 字子羽 北海营陵人胡综 字伟则 汝南固始人18吴范 字文则 会稽上虞人刘忄享 字子仁 平原人赵达 河南人19诸葛恪(203-253) 字元逊滕胤 字承嗣 北海剧人孙峻 字子远孙纟林(?-258) 字子通濮阳兴 字子元 陈留人20王蕃 字永元 庐江人楼玄 字承先 沛郡蕲人贺邵 字兴伯 会稽山阴人韦目翟 字弘嗣 吴郡云阳人华覈 字永先 吴郡武进人
2005年05月31日 11点05分
1
level 1
孙坚(字文台) 生年:155 卒年:191 打印此页 孙坚(155-191),字文台,孙策、孙权之父。黄巾之乱时起兵,黄巾之乱后任长沙太守。190年,董卓称霸京师,孙坚响应曹操的檄文,共讨董卓。在十四支诸侯中,孙坚表现最为突出,他身为先锋部队,与董卓手下都督华雄交战。由于袁术不肯发给粮草,使得孙坚被华雄偷袭营寨,折了部将祖茂。但孙坚及时调整了部队,进行反攻,终于成功斩杀了华雄。然后孙坚一路杀到虎牢关前,攻进洛阳城,与吕布率领的殿后部队交战,大败吕布,终于占领了洛阳城,并得到了传国玉玺。191年,孙坚应袁术之约,起兵攻打襄阳的刘表,结果中了黄祖之计,被乱箭射死。 历史上的孙坚,武功盖世,是一员虎将。但不知为什么,在后代的戏曲中,孙坚被丑化成了一个
小丑
,是一无是处的人。《三国演义》送给孙坚一个“江东猛虎”的称号,算是一个“安慰奖”,但孙坚斩华雄、败吕布的功劳还是被刘、关、张瓜分了。
2005年05月31日 11点05分
2
level 1
诸葛瑾(字子瑜) 生年:175 卒年:242 打印此页 诸葛瑾,字子瑜,东吴的重臣,蜀汉诸葛亮的长兄。孙权继位时受鲁肃之邀前来投奔,见孙权说明了袁绍的不足,让孙权勿通袁绍。后来刘备取西川后,由于诸葛瑾的与诸葛亮的兄弟关系,诸葛瑾在吴蜀联合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诸葛亮北伐的同时,诸葛瑾也有过数次北伐,其中226年被司马懿和曹真联手击败,234年因孙权兵败合淝而退兵。242年,诸葛瑾病逝,终年六十八岁,官至大将军。
2005年05月31日 11点05分
12
level 1
步骘(字子山) 生年:不详 卒年:不详 打印此页 步骘,字子山,东吴谋士。初任吴交州刺史,后为吕岱所代。彝陵之战后,在镇压桂阳、零陵等地反叛战争中表现出色。后在反抗吕壹的专权中和陆逊站在了一起。陆逊死后,步骘出任东吴丞相。不久后病逝。
2005年05月31日 11点05分
13
level 1
张纮(字子纲) 生年:不详 卒年:不详 打印此页 张纮,字子纲,东吴谋士,和张昭一起合称“二张”。孙策平定江东时亲自登门邀请,张纮遂出仕为官。后来,张纮至许都为孙策求官,至此就在留在了许都。但孙权继位时张纮又返回了东吴,任长史之职。张纮后来建议孙权迁都秣陵,孙权正在准备时张纮病逝,其年六十岁。孙权为之流涕。 张纮还是一位文学家。他在许都时和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见过一面。张纮称陈琳的文章写得好,陈琳说道:“我的文章比起你的来,就好比小巫见到大巫一样。”成语“小巫见大巫”也由此而来。
2005年05月31日 11点05分
14
level 1
阚泽(字德润) 生年:不详 卒年:225 打印此页 阚泽,字德润,东吴的谋士。《三国演义》写他在赤壁之战时过江献诈降书,帮助黄盖的苦肉计得以实现。其实历史上并没有这回事,不过阚泽在赤壁之战中起到了谋士的作用,也立下了功劳。阚泽的过人之处在于知人。刘备伐吴时,东吴连战连败。阚泽关键时侯向孙权推荐年轻的陆逊,并用全家性命作保。结果陆逊果然在彝陵大败刘备。225年,阚泽病逝,官至尚书仆射,著有《乾象历注》。
2005年05月31日 11点05分
15
level 1
程普(字德谋) 生年:不详 卒年:不详 打印此页 程普,字德谋,东吴三世老臣。早年跟随孙坚征战,后随孙策平定江东。很受人尊敬,被称为“程公”。因不满年轻的周瑜职位在自己之上,几度与周瑜作对,但最终被周瑜的为人折服。赤壁之战中任东吴副都督。官至荡寇将军。
2005年05月31日 11点05分
16
level 1
黄盖(字公覆) 生年:不详 卒年:不详 打印此页 黄盖,字公覆,东吴三世老臣。早年跟随孙坚剿灭黄巾,孙坚死后跟随孙策投奔袁术。孙策脱离袁术后,黄盖协力帮助孙策,平定了江东。赤壁之战时,向曹操施诈降计,使得周瑜火攻能够顺利实现。后任零陵太守,在任期间病逝。孙权亲自为黄盖挂孝。至于《三国演义》中对苦肉计的描写,正史中未见记载。
2005年05月31日 11点05分
17
level 1
韩当(字义公) 生年:不详 卒年:不详 打印此页 韩当,字义公,东吴三世之臣。孙坚讨董卓时就追随孙坚,后来随孙策平定江东,赤壁之战时又随军出征。彝陵之战时,韩当再度出战,起先不服年轻的陆逊,但后来见到陆逊之计后被陆逊折服。据说韩当十分简朴,一家人都穿的是粗衣,孙权见到后也十分感动。遗憾的是韩当之子韩综投降了魏国,并不时的带兵扰乱魏吴边境,成为了韩门的不幸。
2005年05月31日 11点05分
18
level 1
蒋钦(字公奕) 生年:不详 卒年:不详 打印此页 蒋钦,字公奕,吴将。孙策平定江东时归顺蒋钦,在以后的战斗中屡立战功。蒋钦还是极节约之人,孙权亲自看到蒋钦的母亲和妻子都穿的是粗布衣服,心中不忍,便赏给了蒋钦绸缎衣服。蒋钦病逝时,孙权为其素服吊孝。
2005年05月31日 11点05分
19
level 1
周泰(字幼平) 生年:不详 卒年:230 打印此页 周泰,字幼平,东吴忠心的猛将。孙策平定江东时,年幼的孙权随兄参战。半夜遇山贼来袭,周泰将孙权抱起,力斩众人冲出重围。结果身中数枪,军医医治后得愈。赤壁之战中作为二路先锋参战。濡须口之战时,孙权身陷重围。周泰七进七出,将孙权救出,又身中数枪。孙权为感谢周泰,敬他酒喝,身上一处伤喝一杯,结果周泰大醉。223年,周泰和朱桓合作,在濡须口击败了前来进攻的曹仁。230年,周泰病逝,官至裨将军。
2005年05月31日 11点05分
20
level 1
甘宁(字兴霸) 生年:不详 卒年:不详 打印此页 甘宁,字兴霸,东吴一号猛将。早年是黄祖手下,曾射杀了孙权手下凌操。后被黄祖陷害,无奈之下只得投奔孙权。孙权很欣赏甘宁,让他作为先锋攻打黄祖。结果甘宁射杀了黄祖,立下了大功。赤壁之战中,甘宁也有突出表现。后来孙权起兵攻打合淝,甘宁百骑劫魏营,未损一兵一卒,立下了奇功。孙权也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以相敌也”。甘宁为人十分直爽,和部下关系很好。连凌操的儿子凌统也不得不被他的“杀父仇人”所折服,如甘宁结成了生死之交。甘宁病逝后,孙权为之流涕。
2005年05月31日 11点05分
21
level 1
凌统(字公绩) 生年:不详 卒年:不详 打印此页 凌统,字公绩,东吴中期的重要将领,凌操之子。讨伐黄祖时,凌操被甘宁射杀,年仅17的凌统奋力抢回父亲尸体。南郡之战时,周瑜为去救甘宁,就让凌统暂时代自己之职,充分说明了凌统的能力。因为与甘宁有杀父之仇,屡屡与甘宁作对,但最终被甘宁的为人折服,濡须口之战时被甘宁救下,两人结为生死之交。凌统病逝时年仅四十九岁,孙权闻听后,终日啼哭,并让张承为凌统作墓铭。
2005年05月31日 11点05分
22
level 1
徐盛(字文向) 生年:不详 卒年:不详 打印此页 徐盛,字文向,吴将。孙权继位时前来投奔,为别部司马。其后屡立战功,迁为中郎将。孙权降魏时,曹丕派刑贞过江来册封孙权。徐盛咬牙说道:“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不能为国家占洛阳、许昌,吞并巴、蜀,反而要在这里与刑贞这样的人结盟,这不是我们的耻辱吗?”刑贞听了,感叹道:“江东将相如此,必然不肯久居人下。”224年,魏文帝曹丕御驾亲征至合淝,徐盛作为主帅出战,在濡须口用火攻之计大破曹丕,名将张辽也中了一箭。徐盛不久后病逝,官至安东将军。
2005年05月31日 11点05分
23
level 1
徐盛 - 历史年表 汉末,时逢战乱,徐盛客居吴地,以英勇闻名。 [200年],孙权开始执政,任命徐盛为别部司马,授予他士兵五百人,试任柴桑长,对抗黄祖。黄祖的儿子黄射,曾经率几千人进攻徐盛。当时徐盛的手下不到二百人,奋起抗击,杀伤黄射的部队千余人,然后开门主动出战,大败黄射,黄射于是不敢再次入侵。孙权升徐盛为校尉、芜湖令,又征讨临城南阿山贼,有功,升为中郎将,负责训练士兵。 [217年],曹操进攻濡须口,徐盛跟随孙权前去防御。魏军曾经大举进攻横江,徐盛和其他几位将领一起前去征讨。当时乘坐蒙冲,遇到大风,船被吹到敌人控制的江岸。诸将恐惧,没有敢出击的,唯有徐盛带领士兵上岸突击敌人,把敌人击退,并杀伤了一些敌人,风停了便返回吴军营寨。孙权得知后对此大为赞赏。 [221年],孙权向魏国称臣,魏国派邢贞拜孙权为吴王。孙权出都亭来迎接邢贞,邢贞露出傲慢的神色,张昭对此很是生气,而徐盛更加愤怒,对同僚说:“我徐盛和大家不能挺身而出,为国家占领许昌、洛阳,吞并巴蜀,却让我们的君王来与邢贞这样的人来订盟约,这不是耻辱吗?”说完,泪流满面。邢贞听了,对随从说:“江东有这样的将、相,不会久居于人下的。”后来,徐盛升为建武将军,封都亭侯,领庐江太守,赐临城县为奉邑。 [222年],刘备伐吴到达西陵,徐盛攻下刘备的多处屯营,一路立功。同年,曹休出兵洞口,徐盛与吕范、全琮渡过长江前去防守,遭遇大风,船上很多人都落水丧生,徐盛召集残部,与曹休隔江对峙。曹休派部队乘船进攻,徐盛以少抗多,魏军不能取胜,于是双方撤兵。战后,徐盛升为安东将军,封芜湖侯。 [224年],魏文帝曹丕大举攻吴,作出了渡江的姿态。徐盛建议在建业外围筑上围墙,稀疏修一些房屋,墙上设置假箭楼,江中摆上战船。各位将领认为没什么意义,徐盛不听,坚持将计划施行。曹丕到达广陵后,看到围墙惊愕不已。围墙连绵数百里,而长江正在涨水,于是曹丕放弃进攻,引军撤退了。诸将于是十分佩服徐盛。 黄武年间(222-229年),徐盛病逝,儿子徐楷继承爵位并统领部队。
2005年05月31日 11点05分
24
level 1
丁奉(字承渊) 生年:不详 卒年:271 打印此页 丁奉,字承渊,东吴后期的主要将领。在赤壁之战中也有突出表现。252年,孙权病逝。孙亮继位后,丁奉成了北伐的主将。但太傅诸葛恪不从丁奉之计,结果大败。孙凌废掉孙亮、立孙休为帝后,孙休想除掉孙凌。丁奉临危不惧,为东吴除去了孙氏五侯,使政局暂时稳定下来。司马昭伐蜀时,丁奉带兵入川救蜀,但时间上迟了一步,蜀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孙皓继位后,丁奉被封为右大司马、左军师。271年,丁奉病逝,年近百岁。
2005年05月31日 11点05分
27
level 1
丁奉 - 历史年表 丁奉年轻时就因晓勇作了一员小将,先后归属甘宁、陆逊、潘璋等人。丁奉多次参加战斗,经常勇冠全军,每次都斩将夺旗,身负战伤,后来升为偏将军。 [252年],孙权逝世,孙亮继位。丁奉升为冠军将军,封都亭侯。同年,魏国派遣诸葛诞、胡遵等进攻东兴,吴太傅诸葛恪率军前去防御。诸将都说:“敌人听说太傅您亲自到来,等到我们上岸他们就会逃走。”唯独丁奉认为:“敌人调集境内兵力,带了许昌、洛阳的全部兵力大举前来,一定定下了明确的目标,怎能无获而反?我们不应指望敌人不战而退,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战胜敌人。”诸葛恪上岸后,丁奉与将军唐咨、吕据、留赞等一起沿着山向西面进发。丁奉说:“现在各部队行军太慢,如果敌人占领了有利地形,我们就难以与他们抗争了。”于是丁奉离开大部队的行军路线,独自带手下三千人前进,当时正刮北风,丁奉军乘船两天就到达前线,占据徐塘。天气寒冷下了大雪,魏军将领饮酒高谈,丁奉见敌人先头部队人少,就对手下说:“立功领赏的时候到了!”令士兵脱去铠甲头盔,都拿着短兵器。敌人发现后都取笑他们,并不做防备。丁奉率领部队奋起砍杀敌人,大破魏军先头部队的营寨,等到吕据等人的部队到来,一起击溃了魏军。战后,丁奉因功升为灭寇将军,封都乡侯。 [255年],魏将文钦来降,丁奉被任命为虎威将军,跟随孙峻到寿春去接应文钦,与魏国追兵在高亭交战。丁奉跨马持矛,冲入敌军阵中,斩首数百,缴获大量军器。战后,丁奉被封为安丰侯。 [257年],魏将诸葛诞自据守的寿春向吴国投降,被魏军包围。吴国派遣朱异、唐咨等前去救援,后来又派丁奉和黎斐前去。丁奉为先锋,屯住在黎浆,力战有功,升为左将军。 [258年],孙休即位,与张布合谋,想杀孙綝。张布说:“丁奉虽不能识文断字,但计略过人,能决断大事。”于是孙休召见丁奉对他说:“孙綝把持国政,将要图谋不轨,我想与将军一起杀了他。”丁奉说:“丞相孙綝党羽很多,人心叵测,难以一下子将他制服。可借口腊月祭祀,请孙峻参加,雍陛下的亲兵杀了他。”孙休采纳了他的计划,邀请孙綝参加祭祀,丁奉与张布以目示意左右亲兵杀了孙綝。丁奉升为大将军,加封左右都护。 [260年],丁奉假节并领徐州牧。 [263年],魏国伐蜀,丁奉率领各支部队进军寿春,做出以攻魏来救援蜀国的架势。不久,蜀国灭亡,丁奉引军退回。 [264年],孙休去世,丁奉与丞相濮阳兴等听从万彧的建议,共同迎立孙皓为皇帝。丁奉升为右大司马、左军师。 [268年],孙皓命丁奉和诸葛靓一起进攻合肥。丁封给晋国大将石苞写了封信,又来离间,石苞果然从前线被调回。 [269年],丁奉再次率军进驻徐塘,进攻晋国的谷阳。谷阳的百姓得到消息,全部撤离,丁奉一无所获。孙皓大怒,斩杀了丁奉的向导官。 [271年],丁奉逝世。先前,丁奉身份高贵,功劳很大,便逐渐骄横起来,有人诋毁他,孙皓就追究他上次出兵一无所获的责任,把他的家眷流放到临川。丁奉的弟弟丁封,官至后将军,在丁奉之前去世。
2005年05月31日 11点05分
28
level 1
太史慈(字子义) 生年:166 卒年:206 打印此页 太史慈,字子义,东吴猛将。早年跟随北海太守孔融,山贼入侵北海时,单骑突围去请刘备来救北海。后归刘繇。孙策取江东时,太史慈与孙策大战,不分胜负。后归顺孙策,并在平定江东的战斗中表现突出。太史慈病逝于206年。
2005年05月31日 11点05分
29
level 1
太史慈 - 简明历史传记 三国时东吴名将。猿臂善射。少年时受郡命劫州章,表现果断,因而知名于世。曾于辽东避难,后助北海相孔融对抗黄巾管亥,善用勇略,为孔融联结平原相刘备,击溃贼众,声名更噪。其后归同郡扬州刺史刘繇,与孙策鏖战,共相抗衡。后刘繇败死,孙策擒获太史慈,策慕其高义,求为其将,慈慨然许诺。太史慈更替孙策招谕刘繇残军归顺,守言应诺,恪遵信义,始终如一,弭息诽论。刘表从子刘磐,十分骁勇,数度作寇于艾、西安诸县;孙策分海昏、建昌作六县,以太史慈为建昌都尉,督诸将兼治海昏,共拒刘磐。后孙权以太史慈能克制刘磐,委以南方大事。慈于建安十一年卒,享年四十一岁。
2005年05月31日 11点05分
30
level 1
士燮(字威彦) 生年:137 卒年:226 打印此页 士燮(音“泄”),字威彦,东吴交趾(今海南岛)太守。士氏家族一直居于交趾,东汉末年由于中原战乱纷起,至交趾避祸的人也不少。而士燮礼贤下士,所以来投奔的人也很多,士氏家族的势力也越来越大。后来刘表为了控制交趾,派了赖恭任交州刺史,至交州任职。而赖恭又与苍梧太守吴巨有过节,一时在交州就有了战争,战争的结果是赖恭被吴巨赶出了交州。210年,吴侯孙权派步骘至交州任职,士燮迎接了步骘。在士燮的帮助下,步骘成功斩杀了吴巨。东吴在名义上占有了交趾,而士燮也被孙权加封为左将军。士燮也很感激孙权,又修书给益州的雍闿等人,要求他们派人来投靠孙权。士燮因此也被加封为卫将军,他的弟弟士壹、儿子士徽、族子士匡也都封了侯位。226年,士燮病逝,终年九十岁。 士燮死后,孙权派了吕岱至交州任职,又派了陈时代士徽之职为交趾太守。士徽对此待遇十分不满,便和士匡、士壹一起起兵造反。吕岱闻讯后,立即带三千士兵渡海作战,一举击溃了士徽叛军,击毙士徽。而士匡被贬为庶人,士壹不久后也死于狱中。交趾之乱后,士氏家族正式灭亡,而东吴也正式占据了交趾。
2005年05月31日 11点05分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