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0
羊羽子
楼主
“太祖皇帝勒石为碑,”狄青冷冷望着他道:“国朝不杀士大夫!”言外之意,要没有那块碑,我早就杀了你!
据北宋后期叶梦得《避暑漫抄》记载:“艺祖(赵匡胤)受命之三年,秘携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门钥封闭甚严,...及新帝即位,竭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独一小黄门不识字者从...上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讫...君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靖康之变后,门被打开,世人这才发现碑上的刻字,有三行第二行为:“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最行一行则算的上是一个毒誓,说子孙后代有违背这个誓言的,必定会受到上天惩罚。相似的记载还出现于王夫之《宋论》,顾炎武的《日知录》等人的书中。
虽然正史上没有记载,但是“不杀士大夫”基本符合宋代的史实。
==========================================================================
这个时候的狄青应该是不知道这个誓词的。
2012年08月06日 03点08分
1
据北宋后期叶梦得《避暑漫抄》记载:“艺祖(赵匡胤)受命之三年,秘携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门钥封闭甚严,...及新帝即位,竭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独一小黄门不识字者从...上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讫...君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靖康之变后,门被打开,世人这才发现碑上的刻字,有三行第二行为:“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最行一行则算的上是一个毒誓,说子孙后代有违背这个誓言的,必定会受到上天惩罚。相似的记载还出现于王夫之《宋论》,顾炎武的《日知录》等人的书中。
虽然正史上没有记载,但是“不杀士大夫”基本符合宋代的史实。
==========================================================================
这个时候的狄青应该是不知道这个誓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