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生存而忙碌的监利人:“我们的感情要在婚后培养”
监利人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6
光明剑 楼主
2007-02-26从认识到结婚 他们只用了10余天  玲子(化名),今年23岁,监利县红城乡人,小学毕业后,就随亲戚一直在广东的一家服装厂做裁缝。大斌(化名),今年30岁,监利县红城乡人,离开家乡在外地打工已有10多年。  春节期间,两人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成了婚。而他们从见面到结婚,只用了18天的时间。  初次见面 就定了婚约  这两年,随着大斌的年龄越来越大,却依旧没娶上媳妇,这使大斌父母心头的愁云越来越浓。  今年的2月2日,大斌托媒人介绍认识了同村的玲子,第一次见面后,双方感觉比较满意。因为新年过后,两人又要各奔东西到外地打工,于是两人请媒人找双方的父母协商,决定于18天后举行婚礼。  2月20日,大年初三。这天,一扫往日的阴霾天气,晴空万里。我是大斌的儿时好友,于是大斌委托我帮他把未婚妻玲子的嫁妆拉到他家里。  当日上午8点,我们一群年轻小伙子吃过饭后,便拖着板车,带上男方送给女方的礼品,在泥泞的路上颠簸了近一个小时后,终于赶到了玲子家里。在玲子家的门口,玲子的家人鸣放了鞭炮迎接我们到来,鞭炮约放了5分钟左右。  玲子的个头中等,肤色不是很白皙,但看起来很勤劳。我们进屋后,她给我们端茶倒水,忙前忙后,但她的话语并不多。  在玲子家的几个小时里,大斌和玲子并没有说上几句话,两个人各忙各的,像刚认识的朋友,没有想象中情侣的亲昵动作。  当天下午2点,我们吃完中饭后,大斌和玲子没有互相告别。我们在玲子亲友的送别声中,用两辆板车带上玲子的嫁妆,离开了玲子的家。  “浪漫爱情,太遥远了”  2月21日,这是大斌和玲子完成婚礼的日子。从这天起,玲子就真正成为了大斌的媳妇。  这天,大斌一早就赶到了县城,准备了四辆婚车,还像城里人那样,请人一路用摄像机拍下了这一生中最重要、最幸福的一天。  可这天的天公并不作美,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幸福的心情。在所有亲友的欢呼中,大斌娶回了玲子。那天,大斌很兴奋,也喝了很多的酒。  从认识到结婚,他们只用了18天。大斌说,他依旧羡慕电视剧里的浪漫爱情,但那对他来说,太遥远了。他和玲子的感情,要在婚后慢慢培养。  近几年里,我的10余名儿时伙伴几乎都是以这样的方式相继结婚。他们中间,只有一人经历了由自由恋爱到结婚的过程。也许,婚姻的幸福不需要前期的修炼。  然而,一个朋友却告诉我,前年结婚了的伙伴大志小两口,因为性格不合离婚了。据他说,大志和他老婆离婚时,双方家人还吵了架。  如今,在我们村,有不少青年又走入了“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传统婚姻形式,“闪电式结婚”正在以更务实的态势演变成为农村新乡俗。但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有一种风险存在于他们这种闪电式婚姻里。来源:长江商报
2007年02月26日 14点02分 1
level 0
祝福吧!这个就是缘分!
2007年02月26日 16点02分 2
level 1
祝福你们!幸福到永远。
2007年02月27日 02点02分 3
level 0
祝福你们!
2007年02月27日 13点02分 4
level 1
确实,我也是才从乡下吃酒回来,对此深有感触.正月十五之前,可以说是农村的婚庆之日.走在乡道上,不绝于耳的是噼噼叭叭地鞭炮声,几乎每村都有那么几户.不要以为这是在撷取自由恋爱的喜果,其实,这是农村近年来蔓延的新婚姻风尚.由于农村青年男女大多在外打工,工作强度以及工作环境还有外交的封闭性等原因,让这些适婚男女少了许多选择,让家中亲人多了许多牵挂,发展到最后,回家过年就成就了他们的速配婚姻.于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传统婚姻形式,渐渐成了如今农村青年男女的婚姻形式,“闪电式结婚”以更务实的态势演变成为农村新乡俗.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后退?站在他们的角度,我还是能够理解,这或许是农村青年的无奈和对生活的迁就罢.
2007年03月01日 07点03分 5
level 0
祝福他们吧,都是现实生活造成的,全国都差不多。
2007年03月04日 21点03分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