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本土乡话音系
湘语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0

2012年08月01日 23点08分 1
level 11
ya 和 ie~中怎么都有【娘】?
2012年08月02日 00点08分 2
依据语境的不同读音有所区别,前面那个是“爹娘”连读时的读音,后面那个是表示“公的”“母的”下的读音,如“猪娘”“狗娘”“牛娘”“公仔”“娘娘”。
2012年08月02日 00点08分
level 12
电哥,这样的音系在汉语方言界属于个什么水平?
2012年08月02日 02点08分 3
如果有入声,就可以秒杀几乎一切的水平
2012年08月02日 08点08分
回复 @巷子那头是异乡 :入声是有的,只不过是喉塞罢了
2012年08月02日 08点08分
回复 @巷子那头是异乡 :干脆补齐,在后面的回复中
2012年08月02日 08点08分
回复 @巷子那头是异乡 :你这牛屁乱放,哪里有一组韵母和古汉语能对应的?
2012年08月02日 08点08分
level 12
声母有31个的乡话音系(泸溪县白沙镇)
2012年08月02日 02点08分 4
靴,也读 xio(汉语拼音)?
2012年08月02日 05点08分
回复 @湘乡xiangxiang :不知道这个地方怎么回事,感觉这个字是借用的,一般象那种雨靴读“[ɕye]阴平,还有一种说法叫“筒子鞋”----筒清化为[tʰɑŋ55]阴平,这可能是受通语的影响,筒在我地还有不送气的读音
2012年08月02日 07点08分
level 12

2012年08月02日 08点08分 5
level 3
正十
飞轻
大湖
哪里的古汉语同韵?这狗屎也秒杀其它方言。。。日你们老娘
2012年08月02日 08点08分 6
你***一来就乱喷,什么意思,你拿得出手出来显显噻
2012年08月02日 08点08分
老子通你娘,你一来就骂人,你这素质全中国通你娘
2012年08月02日 09点08分
回复 @monkey_321456 :瞎你的狗眼,让你看看“大”是怎么来的
2012年08月02日 09点08分
回复 @monkey_321456 :叼你娘没看见列举那些,还要更多?
2012年08月02日 09点08分
level 12
在我地乡话中,表示“大”义的读音有两个:
❶大-----[dai25],徒盖切,这个读音应该是比较中规中矩的了,属正常的一种读音
❷大-----[ly33](音同普通话的:驴),,大字没有这个反切,一般的书上作“定母读边音l",与来母合流,属晚期的一种读音表现。并且这个读音在我地乡话区使用的频率要远远大于❶项[dai25]的读音。
在先前的时候,我也认为这可能就是“定母读边音L”与来母合流了,毕竟我地端知组读“边音”的有几个字,就没有去深究[ly33]这个字的来历如何,是什么样的条件使“大”字在我地除了有❶项的读音外,还来一个❷项的读音呢?
今日在查“路”这个字的时候,感觉我地的读音似乎不是“定母读边音L”下的音变产物:
一。中国汉典网:
◎ 路 lù 〈形〉
(2) 大 [big]。如:路弓(大弓);路台(高大的台)
二。康熙字典:
《尔雅·释诂》路,大也。《诗·大雅》厥声载路。《笺》是时声音则已大矣。三。王力古汉语字典:《史记.孝武本纪》:“路弓乘矢,集获坛下。”
这个说明:
在作《《尔雅》这个时侯,表示“大”义的读音有“路”这么个读法,或者古代的“路”字也可以表示为“大”义。
从音变化方面分析:
路-------洛故切,遇摄合口一等去声。各家上古韵部不怎么统一,分“鱼”,“暮”,“铎”部。
我地另一个比较大的村子,把“大”读成[lo?33]
而我地的韵母可能存在着某种音变,即:
[a]----[u]----[o?]-----[y]

2012年08月02日 09点08分 7
◎ 路 lù 〈形〉 (2) 大 [big]。如:路弓(大弓);路台(高大的台) 能得出大读 lu ? 你这不要脸的逻辑。
2012年08月02日 09点08分
回复 @bushlash :洛故切不是呀!为什么不能得出
2012年08月02日 09点08分
回复 @monkey_321456 :看你这智商。那是说路有一种意思是大的意思,不是说路读大,更不是说大读lu. 去查查看中古上古大有不有读lu的。
2012年08月02日 09点08分
回复 @bushlash :你难道不知道《尔雅》的性质是什么吗?先弄清楚《尔雅》是本什么书再给教训别人应该怎么理解
2012年08月02日 10点08分
level 3
秒杀其它方言的杂毛语
这些同韵,看看是不是古汉语
口笔
爹柳绿
军吹药
街八皮
瓜坏骨
历写
灰色
风桃壳
苗虫削
喜牛
又织
半日
生担
语音不正没什么,但自不量力的出来秒杀这个秒杀那个,就是不要脸!
2012年08月02日 09点08分 8
全中国有哪个汉语方言的音系能跟中古韵书对得上的,你举出来!靠,不要认为学了点东西就乱来指点江山,叫你显示能秒杀这个音系的其它方言你又列不出来,在那里乱叫,一开始就骂娘,就你这素质我去通你娘,我都感到羞耻!
2012年08月02日 10点08分
回复 @monkey_321456 :那种汉语方言不比你这狗屎语更接近古汉语?和古汉语差异再大也不可能混乱到这地步。但你还夜郎自大,恬不知耻的要秒杀其它汉语,不骂你可能吗?正视你的语言,别出来丢丑讨骂!
2012年08月02日 10点08分
回复 @bushlash :敢问兄台说的是哪里的方言?
2012年08月02日 14点08分
回复 @bushlash :靠你娘的13,你拿出来呀,你除了秀你的智商底线,你还会什么呢?
2012年08月02日 15点08分
level 13
瓦乡话的声调系统看上去还是受过官话的影响,跟周边的声调系统有对应关系。
2012年08月02日 14点08分 9
level 13
阴平,55,阳平13,去声33,典型的常鹤官话特征,好像沅陵是不是也这样,入声41,不分阴阳入,是湘西31入声(阳平的特征),沅陵也近于此。因为阳平13,沅陵跟瓦乡也因此没有像湘西其他地区跟川渝一样入派阳平。
上声竟然是个升调,这个跟一般的降调上声不同。
2012年08月02日 14点08分 10
声调不像声母韵母,很难影响的! 只能很小范围内调值间音染。。。。 而且乡话官话不太可能,就跟湘乡话一样,本身和官话差别太远了! 很多母语人可能都自视为“外语”,所以是不可能的!
2012年08月02日 14点08分
回复 @rhapsodyr :我看到这个声调第一反应就是想起了那篇乡话,双峰,厦门,温州话比较的论文。里面把乡话的声调归为官话的影响,你看去,入不分阴阳了,就是例证。但是我觉得另外一种可能是,乡话跟常鹤官话,娄涟片老湘等地还是有几个共祖的顽强声调,我们是按照那个声调说了官话而已。
2012年08月02日 15点08分
回复 @兰津渡 :我赞同“另一个可能”!!而且是非常赞同!你看3楼中ua-suai哥骂人也是用的【通】。 而且我发现津市话有些说法和他们很像,正巧的是这些说法正好和长益片又不同,和湖北的官话,甚至和剩余的西南官话都不同!
2012年08月02日 15点08分
level 13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语言现象很复杂。乡话来路肯定不纯,杂得很。
乡话跟沅陵官话声调还是有对应的。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沅陵按本地调值读了官话。这都有可能的。
2012年08月02日 15点08分 11
我现在怀疑的是,目前整个湘语区,加上常德官话地区,再加上鄂南接壤湖南的少数几个地方都在中古或者更远的上古共一个祖语。 后来常德因为荆州府的原因被官化了,长益片也受到了赣语的一些影响,而乡话区、湘中老湘、湘南土话都相对保留的比较古香古色。
2012年08月02日 15点08分
汉语里面,最稳定的还是声调,其次是词汇。声母、韵母都很容易受外来强势方言影响而改变!
2012年08月02日 15点08分
回复@rhapsodyr :词汇不稳定吧。。。
2012年08月02日 15点08分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乡话因为身处的环境比较闭塞,保留了相当多的古汉语特征,但由于地理因素的影响,不象一般的官话影响面积那么大,同时由于历代官话和新生事物词汇的冲击,声调会受到历代官话的影响,故在这一方面可能与官话接近。
2012年08月02日 15点08分
level 13
回复 @monkey_321456 :发现瓦乡话和湘乡话的音调确实有对应之处哦。。。
阴平55,阳平13,这两个声调与湘乡城关话完全一致。
去声33,对应湘乡城关话的阳去33
上声25,对应湘乡城关话的上声21或者次阳平24
入声41,对应湘乡城关话的阴去45(恰好湘乡城关话里,一些入声字读为阴去。。)

2012年08月03日 02点08分 12
湖南各大汉语方言,有没有超过6个声调的?
2012年08月03日 03点08分
回复 @monkey_321456 :湘乡城关话不都有7个声调吗?[瀑布汗~]
2012年08月03日 03点08分
回复 @湘乡xiangxiang : 在我的理解中,楚语区五个声调以上比较不正常,呵呵
2012年08月03日 03点08分
回复 @monkey_321456 :呵呵~ 不懂那些。。。
2012年08月03日 03点08分
level 5
那个“淋”的本字是“灒”吧?
精组字不读尖音了?
2012年08月07日 07点08分 13
据考证应该是“浞”
2012年08月07日 09点08分
level 7
@monkey_321456 搞个瓦乡话录音咯 我从来都米听过的。
2013年01月26日 09点01分 1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