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诸葛亮高明,还是司马懿高明呢?(强烈要求加精)
诸葛亮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司马懿高明!这是我看三国十六遍得下的结论!原因 A 是作者的忠汉思想,作者是神化了诸葛亮,他是主角!如果作者忠晋,结果就不同了!(这是有作者时代背景的)B 诸葛亮用人不当,马谡`王平等.王平是个老实人,最多算是个跟班,不会劝人,也不会用兵!守街亭必败!诸葛亮不会纳计,为人太谨慎!魏延献机伐魏,虽然险,但是若成功,可直捣魏首都!司马懿太了解诸葛亮了,所以不用重兵,却出兵阻击祁山,令诸葛亮,六出六败!C 神机妙算两人不相上下!可是,诸葛亮还是略输一层!就说诸葛亮空城计吧,司马懿就已经知道了!堂堂一员久经沙场之人,怎么会不知?他可以派几百人入城,如果有咋,自己也可以全身而退!可他没有,因为他知道如果诸葛亮被抓,自己还不回家种田?所以不用一兵一卒放了诸葛亮.他知道怎么保存自己的实力,消耗蜀国,为自己以后的天下谋后路!D 司马懿会忍!诸葛亮怎么诱都"风雨不动安如山",诸葛亮最终罢兵!E 诸葛亮被刘备骗了(不过这也无可奈何啊,逢主未逢时),明知道汉危而不顾一切保家为国,蜀却仍是悲惨的结局!而司马懿却不是,是为自己儿子司马氏打天下!虽然政权来路不正,可是成王败寇!这是历史!F 司马懿教子有方!而诸葛亮自己英雄一世,儿子却没什么名气!(暂时想到一点,以后可以再讨论)我不怕砖,我实话实说,就像我说吕布是悲剧英雄别人拍砖一样!
2005年05月28日 10点05分 1
level 1
不敢恭维楼主的话 本人在看第17遍三国演义时的体会1 作者是写的亲蜀不假 但你接下来的论据全出自三国演义那不就是{以彼之道 还施彼身}用自己认为不真实的东西来证明自己的理论 这个应该多考虑考虑2难道只要马谡去就失败 马谡到底是不是庸才? 我门先不说马谡 先说他哥 人言马氏五常 白眉最良 可看看这位最良 送了关羽 送刘备 一策没献 难道马良是庸才? 刘备为啥把马谡的哥哥略过专题马谡呢? 可见只是写作上的一种呼应? 马谡在平南蛮时是诸葛亮的得力助手 献策无数 只是回来后有些骄傲 才失了街亭 可我怎么分析也没看出来是诸葛亮的过失 他要是真有过失 应该是让夏侯茅这样什么计谋都不会一点作为都没有的人来守街亭 马谡是个才子 只不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可是他就这一个过失却把诸葛丞相害个用人不当 不知道楼主还记得庞统是怎么死的吗? 切忌不要说能成功只是不去做到时候真做了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一个小国打大国是不能有打的损失的啊 而且我看了17遍也没看到司马懿在那个地方不放兵的说法 而且那个地方宜守难攻 根本不用重兵埋伏 有兵就行3 笑话 天大的笑话 记不记得 诸葛亮与司马懿斗阵他输了 而且司马懿自己也承认不及诸葛亮 再说就是杀了诸葛亮不还有吴国 蜀国没灭吗? 再说了两军交战 而且还是跟神鬼难测的诸葛亮呢? 他不怕死在战场上啊 就是放也应该放个自己一定能打过的啊4是挺能忍的 兴冲冲的来 打不过了就龟缩在大营 无能的表现正好说明了他不及诸葛亮 如果是换个角度想一下 如果是司马懿带蜀国(小国) 诸葛亮带魏国(大国) 那么不用几次 一次司马懿就得死5何为大义 观古览今(孙武.姜尚.刘伯温,张良.岳飞.文天祥)都为后人所景仰 何人为过自己 不都是为的国家江山社稷 用这一点来区分诸葛亮与司马懿是不是不妥啊 而且反的是他的儿子 司马毅教子无方养出这么不忠不孝的儿子 而且晋才维持多久 可见司马懿的儿子并无大才 至于6本人不想写了 板砖的不会 但唇枪舌剑却有一个 但见人间不平事 定要出来说一说
2005年05月29日 01点05分 2
level 1

2005年05月29日 11点05分 3
level 1
按历史和演义上讲,我认为还是诸葛先生高明.
2005年05月30日 11点05分 4
level 1
演义难道没说清楚吗 作者有必要让你替他分析吗?
2005年05月30日 13点05分 6
level 1
楼主啊1司马懿在正史根本就什么作为都没有,三国志里都给立传(反正我是没找到),又何来证明司马的例子多呢?2马谡何来没有将才!我们先放下马谡不说?如果换其他人怎么难道就不会败吗?我发觉任何史书都没有详细记载这次战役的经过,而对他的评价却多如牛毛!我感觉在这里评价马谡是失街亭的主原因,的理由好象不太充分啊!我门也可以这样假想{马谡的原意是他在山上囤兵让王平在山下埋伏等张合兵到时一定围山 然后出伏兵击之 待山下乱了的时后马谡挥军直下就可斩张和 根本不用考虑水的问题 张合刚刚到来正好可以劫寨 自己就是一个诱饵 这个计谋就是黄忠法正的翻版 不但是翻版还活用了当地地形 可是王平不知道什么原因(又或者就是内奸应该不至于)没有埋伏好让张合发现了 然后张合先把王平劫在了半路 再围山这样就将计就计赢了马谡 等马谡回到大营后没有埋怨王平 而是想诸葛亮这个他视为父亲的人对他的失望 还有自己的计谋被识破还有什么脸活在世界上 就想让诸葛亮赶快杀了他 而王平为了免于一死也把责任推给了马谡 当时马谡也抱必死之心就把责任都揽了过来 然后诸葛亮为正军法挥泪斩了马谡}哎一切都是假想啊!但也不能就凭这一点说诸葛亮不会用人啊!3先问句题外话司马懿在正史里叫什么?我真的在三国志里没看见这个人,不过有一个叫司马宣王的不知道是不是司马懿.我对司马懿不太了解啊,知道的也都是演义上看到的(能是真的吗?)不过在演义里司马懿真的不如诸葛亮,都阵输,还差点让火烧死!说道战争是否应该出奇制胜?我看不然国打小国(或者实力相当的)可以出奇至胜,可是小国打大国就不行拉吧(不知道楼主见多识广,能否举个历史上的例子,我好能进一步分析),我也没例子,我是没见过的说.4至于守营是策略还是,无能我看就不要讨论拉(1是没有根据2是你我都没有军事才能3是我们也不在当时的战场,对当时瞬息万变的战争也不了解,无法分析当时的作法是对是错)说下去也不会有结果.5至于品德,这个我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曹操一生只重才,不重德的做法到底对不对呢?说不准1曹操建立了那么大的国家是对的2可后来就是因为手下的没德,把他的江山抢了去.如果要是说谁儿子厉害的话,那就得先从父亲是否有时间教育儿子说起,司马懿在诸葛亮北伐以前,什么作为都没有整个闲人一个,当然有时间教育儿子拉,可诸葛丞相一直都没闲过(这是蜀国小的缘故,根本赖不得诸葛亮),哪有时间教育儿子啊.楼主说{天下有〔德〕者居之},我想可能是打错拉,应该是{天下有〔能〕者居之},因为司马懿的儿子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德〕既然楼主说成王败寇,天下有能(德)者居之,那么你怎么解释,晋朝这么快就灭亡拉!看来司马氏并不得人心啊!
2005年05月30日 14点05分 7
level 0
顶楼上
2005年06月01日 01点06分 8
level 1
xie
2005年06月01日 03点06分 9
level 1
哎 楼主无知小儿 安敢在此饶舌耶!
2005年06月02日 05点06分 10
level 1
这也能加精??
2005年06月02日 10点06分 11
level 1
诸葛亮智谋高于司马懿 司马懿想的远
2005年06月02日 13点06分 12
level 0
楼主说的的确有理!顶一下
2005年06月04日 11点06分 13
level 1
晋朝这么快灭了活该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2005年06月05日 02点06分 14
level 0
顶诸葛亮
2005年06月06日 04点06分 15
level 1
司马懿有2次大难不死,天意!第一次是廖化单骑追司马懿,智商赶不上他,被一个头盔迷惑。第二次是孔明把他引到葫芦谷断其后路而火烧之,天降大雨救其一命。假如有一次成功将其杀死。。。。。。还不知历史为 什么样。而司马唯一致命的一次机会错过了,那就是空城计,什么想放孔明一马自己怕回家种田,司马慌的丢盔弃甲啊,而后派人查看之后,追悔末及
2005年06月06日 11点06分 16
level 1
突然又想起一点来,诸葛亮六出祁山,而司马懿从没有过什么伐蜀的思想,他想都没想过,就从意识上就输于孔明了,而且司马还多次说到不如孔明的话
2005年06月06日 11点06分 17
level 1
六出祁山败的根本原因不是孔明计谋差于司马,而在后主的无能,听信谗言,以至多次好机会错失良机,如果当时刘备在世的话不至于如此
2005年06月06日 11点06分 18
level 1
我觉得孔明用马谡用的当。孔明用马谡自有他的用意,他只是想让马谡守而不要战,只要守住就是大功一件。而马谡骄傲自大,在没有姜维时,孔明有意把兵法传给马谡,这他也知道。可姜维一来孔明对其比马谡不像以前那么重视,马谡就是想借这次把仗打的更漂亮一些好证明自己不比姜维差 啊!我知道在下说的对否?
2005年06月06日 12点06分 19
level 1
各位饱学之士由于头一次进贴吧错键了帐号:dongcg现已正式叫这个妮称,小弟的QQ:409890676,有空加我在详谈,好吗?
2005年06月08日 02点06分 20
level 0
尚方谷一役你如何解释
2005年06月08日 07点06分 21
1 2 3 4 5 6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