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3
回老表,毛主席说过,在阶级社会里,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现在已经不谈阶级的问题了,但是否可以换一个方式来解读呢?听着:在现实社会里,每一个人都按自己的轨迹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阅历的烙印。我理解老牛的意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审美的角度和高度也不尽相同,因此才有评委、大众评审、红米饭们的对红歌会上美与不美的争论。好像是这样的吧? 嘿,老牛,对吗?
2012年07月26日 03点07分
3
level 8
我们年纪大的人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很难接受新事物。但很多新事物并不是你不接受他就不出现。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抗拒。
再说人的审美观吧,这也是在不断改变的和进步的。吕燕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她在2000年获得“世界模特大赛亚军”时,国内骂声一片,说它是中国最丑的女孩。但历史最有发言权,十几年过去了,当其他大家认为漂亮的模特都一个个在大众视线里消失或转行的时候,吕燕依然闪耀在国际时尚界,她的模特生涯在国际名模中位列第二。现在大家再仔细看吕燕,发现她不仅很好看,而且很耐看很经看,她的美不是那种平庸的美,而是独特的美,她的美叫人过目不忘。从不被中国传统的审美观所接受,再到被普遍接受,再到广受欢迎,吕燕的经历反映的是大众审美观的进步历程。
现在是张扬个性和特色的时代,那是由于工业化的高度发展,人们工作在流水线上,日常接触的使用的也是流水线产品,现在出现了对流水线的厌倦和排斥心理,于是在审美上就转向了对个性和特色的追求。只是由于中国在工业上的滞后导致了审美观进步的滞后。
很多人喜欢以接受什么样的音乐来评判别人的审美观是高尚还是低俗,我对这种观点不发表看法,还是让时间来说话吧。
2012年07月26日 04点07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