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春节-各位朋友请您谈谈你们那儿过春节的风情吧
枫林晚儿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8
pingtanzhuyu 楼主
我最喜欢过大年! 新年的脚步临近,相关的flash作品层出不穷…… http://img2.pconline.com.cn/pconline/0701/04/937815_5newyear.swf
2007年02月16日 12点02分 1
level 8
pingtanzhuyu 楼主
据说春节最早始于夏,那时我们的祖先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定为一年的岁首。汉代时又将此日定为农历年,并称作夏历年,从此便世代相传延续至今天。辛亥革命后我国施用了公历纪年法,新中国成立初期将农历年改称为春节,但百姓依然把春节叫做“过年”。   春节一直是最隆重、年事活动最丰富多彩、持续的时间也是最长的一个民俗节日。早年传统中的春节,从腊月的五祭就拉开了过节的序幕,直到元宵节余声未断。它几乎占去了农历腊月和正月的一大半,其影响之大是任何一个节日都不能比拟的。在历史的长河中,春节已成为中华民族和海外华人难以忘怀的共同节日。在多年的传承中,勤劳朴实的华夏儿女,不但对春节情深意切,更给这个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新年,挂满了五彩缤纷无比灿烂的亮丽花环。   身居在六朝古都的老北京人,由于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礼仪等方面受到帝王将相、各行各业不同阶层人群的客观影响,其生活模式和民俗习情有着一种独特的个性。   老北京人对传统的旧历年尤为注重,不但在吃穿住行上讲究甚多,而各种年俗活动都具有很强的系列性。市民在春节期间,最讲究的是“吉祥”二字,最忌讳的是“不吉利”之事。人们过年的一切事宜需参照“老皇历”中所确定的八卦、五行等时运来进行。虽然有些“妈妈令儿”中充斥着不少迷信色彩,但其中也折射出京城百姓浓烈的追求幸福美满,渴盼吉祥平安的淳朴心愿。亲身经历的60多个春节中,不同时代的春节,给我留下了不同的情感,而最让我怀念的是解放初期的旧历年。那时的市民都惦念着过年,因为当时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休息日也少,文化娱乐活动很有限,普通百姓只有到了春节期间才能踏踏实实歇几天,也能好好玩一玩。特别是我们这些孩子更盼望过年,穿新衣,吃顿好饭,还能得几块压岁钱,这些美事,也只有到了春节才能实现。
2007年02月16日 12点02分 2
level 8
pingtanzhuyu 楼主
哈哈~这可是传帖啊~偶本地的春节风情同这差不多的......
2007年02月16日 12点02分 7
level 8
pingtanzhuyu 楼主
为什么要过年?过年的传说  终于明白,原来过年是这样来的。http://img2.pconline.com.cn/pconline/0702/15/966750_15niantale.swf
2007年02月16日 13点02分 8
level 15
祝小弟新春快乐!
2007年02月16日 14点02分 9
level 8
pingtanzhuyu 楼主
给枫林晚儿姐拜年!给吧主们拜年!给朋友们拜年啦!
2007年02月18日 14点02分 10
level 8
pingtanzhuyu 楼主
..
2007年02月18日 15点02分 11
level 16
谢谢老弟~`
2007年02月19日 16点02分 12
level 8
pingtanzhuyu 楼主
哈哈~谢谢吧主们的谢谢~哈哈
2007年02月21日 04点02分 13
level 8
pingtanzhuyu 楼主
  年三十一过,中国人的拜年活动便风风火火地开始了:领导人会下基层看望群众;老百姓忙着走亲戚、串朋友、邀同事、送红包……   说到拜年,最少不了的是送礼,而最难的也是送礼。礼品的轻重,体现着关系的远近亲疏,更体现着对未来人际关系的期望。晚辈给长辈送礼,下级去上级家拜年,谁愿意空着手进门?这可不仅仅是个面子问题。   时代变了,拜年的方式也从古代的送名帖发展到了年轻一代的打电话、发短信,于是,许多人开始忧心感情的淡化。   难怪有人说,拜年,是中国人对人际关系的检阅,是一次表达感情、加固交情、取得和解的良机。当然,也会有诸如行贿等“活动”,借拜年的名义而进行。
2007年02月24日 01点02分 1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