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3
《哲夫》:
哲夫从朋友家回来时大约已是黄昏时分,虽说朋友几次留他用晚饭但想到在朋
友眼中自己多少是个“游手好闲”的人便觉得仅仅是去拜访朋友便在人家里吃晚饭
颇有些“蹭吃蹭喝”的嫌疑便推说家里有事赶忙走了,而且朋友的父母也在,自己
这样一个“游手好闲”的人面对别人的父母总是觉得尴尬的。然而走了没多久又突
然觉得推说家里有事这件事对朋友来说实在是不坦率,于是心里也暗自担心朋友觉
得自己太过于虚伪,想到这里,哲夫渐渐觉得不安起来。“下次见面一定要表现得
坦率一些”哲夫这样想到。
2012年07月19日 18点07分
2
level 3
黄昏本是很美的,街上也有很多养眼的美女,但是想到自己太“虚伪”哲夫便觉得自己在美女面前似乎很龌龊。幸而美女们不知道自己“虚伪”所以哲夫更觉得自己在街上更要抬起头来并且要目不斜视地快速疾走,疾走的人在别人眼中都是不浪费时间有追求的人,不是么?自己虽然个子不高,但是挺一挺胸膛应该能比畏畏缩缩的样子高上个三五公分吧,或许这样还能换得美女们的一瞥。
2012年07月19日 18点07分
3
level 3
疾走未必能换来美女们的一瞥,但是能更早的到家确是事实。到家后爸妈早就做好了饭菜等着自己回来,于是哲夫胡乱洗了手添了饭夹了菜便到自己房间里面吃了。哲夫自己虽然素来浑浑噩噩,但父母却是当地颇有名望的大学教授,爷爷又是退休的老干部,据说现任的市长当初还是哲夫爷爷提拔的;外公是当地德高望重的大儒,楼下一家棋牌室的刘老板还以哲夫外公常来店里与人下棋颇感自豪。但是“含金量”十足家世并未萌阴到哲夫身上,哲家的祖坟选址是极好的,那风水据风水家说是“元亨,利贞”,然而祖先的福荫似乎没有让哲夫发达起来。哲夫不迷信风水这些东西,他只是觉得自己还年轻,还不到出人头地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有一天是能让人刮目相看的。虽然,有曹冲7岁就会称象,甘罗12岁就当上宰相的故事,但也有姜子牙80岁才出仕,苏格拉底94岁才写出伟大著作的榜样,所以时间在哲夫眼里似乎隐隐约约是“都还早”的模样,说是“隐隐约约”那是因为有时候哲夫还是很为时间流逝而感到措手不及的。
2012年07月19日 18点07分
4
level 3
哲夫做什么事都凭“一时兴起”,他自己说这是古代文人惯有的风范,那些个文人墨客临水作歌,对月兴词不都是一时兴起吗?同学们对哲夫的这种说法总是嘲笑,说哲夫这纯粹是为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而开脱。哲夫对同学齤嘲弄往往是想辩解的,但总是话到了嘴唇边上又被一种无形的隔膜所阻拦而不能吐出最后又被一口气吸回了肚子里,想说而不能说出使哲夫心中感到更加的不服,有几次还几乎想对拿他开玩笑同学怒目而视,但旋即想到鲁迅笔下的阿Q也曾对人怒目而视,于是就不屑于使用这种招数了。哲夫心里总是说这帮人根本不能理解自己所想的一切,是俗之又俗的一群人,渐渐地也不屑于和他们辩解了,但凡遇到嘲笑,哲夫总是撇着嘴做出一副十分无奈且自信的笑容,并转过身去摇摇头,那架势就像一个老道士看见自己的小道童做出了很让哭笑不得的事一样。然而哲夫对于自己所谓的“不努力”是很有一套见解的,他认为世上大多人都只知道“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却殊不知这句话的完整的内容是“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1%的灵感远比99%的汗水重要”,两句话有什么区别呢?哲夫的理解是“若没有那1%的灵感,我如何去付诸那99%的汗水呢?”。所以,哲夫认定自己只能在那1%灵感到来时才努力,不然就是一场白忙活。在哲夫看来,世上的大多数人总是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劳碌,辛劳的目的不过是为了衣食住行,什么民齤主什么科学在这样俗人看来都是和自己不沾边的事,“一群没有灵魂的人!”哲夫对世人的世俗感到悲哀,“多么麻木的一群人啊,如果世界上都是这样的人,文明如何进步!”哲夫愤慨的同时越发为自己高瞻远瞩骄傲起来,整天谈论电视剧和网络游戏的同学更让哲夫所不屑了。
2012年07月19日 18点07分
5
level 3
这晚,哲夫看了电视台关于古中华抗击外侮的一档节目,哲夫深为霍去病、岳飞等古代将领所建立的军功所叹服,心中感叹“大丈夫,当执三尺剑,立不世功”,于是心中浮现两军对阵之时自己披甲执剑,策马于三军之前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的场面,又想到了史官为自己树碑立传为后世讴歌,自己策马挥鞭的汉白玉巨型雕像树立在火车站前、市政广场前、博物馆前……正当哲夫为自己的“未来”浮想时,他突然听到爸妈相对坐着谈论今天的猪肉“涨了6毛”、“楼上的婷婷已经开始考研”之类的“鸡毛蒜皮”之事,突然被拉回现实的哲夫听着这些无关痛痒的话心中觉得父母虽然都是学者,但是境界始终还是不高,想着想着变越发对爸妈感到轻蔑了。于是哲夫又回味了一回自己在战场上的丰功伟绩,嘟囔着“大丈夫,当执三尺剑,立不世功”的话几回后便到自己房间去了。
2012年07月19日 18点07分
6
level 3
回到房间后,哲夫又幻想了良久,突然也觉得自己有作为大军事家的潜质了,于是他觉得自己是该看一回兵法了,《孙子兵法》、《吴子》、《周书阴符》这些都是被“时代淘汰”的书了,现在看未免太过于落伍,要看就看当世的兵书,于是他从爸爸的书房里找了三卷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心想这书的内容比《孙子兵法》多得多了,时代又近,读完这三卷估计自己也是大兵法家了,于是脑海中幻想着自己读完《战争论》成为军事专家的情形,甚至还盘算着读完《战争论》再去读鲁登道夫的《总体战》和里德·哈特的《战略论》。读书么,似乎对于自己总是轻松的一件事——“我可是能做对奥数题目的人”。“看完这些书我一定能成大军事
家,到时候进军校,毕业后从中尉做起……”哲夫又迫不及待地为了自己谋划了人生的路线。哲夫就像古人那样,伏案而读,然而他轻松的表情慢慢变得局促起来,眉毛就像两只毛虫,从舒展的姿态渐渐蜷缩了——《战争论》晦涩的语言让哲夫读起来感到十分的不快,他觉得翻译者每一句都翻译得很不通顺,最后哲夫重重地合上书,双手撑住桌子突然站起深吸了一口气“什么翻译!”哲夫为自己没能读完《战争论》而深感遗憾,在他看来,自己没读完《战争论》都是翻译者的错,决乎不是自己的原因。然而一味地遗憾并不是乐天派哲夫的一贯作风,没读完《战争论》确实是遗憾,但是岳飞不是说过吗,“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不读兵书成为军事家的方法,或许还有……
2012年07月19日 18点07分
7
level 3
我这篇小说在辞藻上自然不能和吧中很多前辈相比,俗之又俗的一篇文章,但毕竟是处女作,既希望被大家看到也想着能有人指点不足的地方,文章是要写下去的,自然希望是越来越好。今天晚了,明天再写一些吧。
2012年07月19日 18点07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