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士榜单top31,刚武将排行大家觉得争议大,这个绝对里巨
nba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top10.庞统、程昱 (并列)25. 5分。
庞统:
凤雏之名,绝非浪得。这位诸葛亮的齐名之士,在诸多三国迷眼中智略远过之,只内政有
所不及。且来看看士元的本事:
1. 品藻人物震惊江东,+2分。
2. 劝刘备取益州,+4分。
3. 劝刘备在涪城会上杀刘璋取蜀,此计有争议,+2分。
4. 为刘备设上中下三计,刘备取其中计而斩高沛、杨怀,+5分。
5. 庞统激怒刘备而巧言化解,表现高超语言技巧,+2分。
6. 一路袭取关隘,“所过皆克”,+4分。
7. 升官2次,封侯,+1.5分。
8. 声名高远,为鲁肃、诸葛亮所重,特别鼓励+2分。
9. 史书有传且算无遗策,
+3
分。(至于张任设计杀庞统只是演义之辞,庞统是被流矢所射
,非人谋能及)
10. 一开始便选中明主,+2分。
11. 死非其所,-2分。
总计:2+4+2+5+2+4+1.5+2+3+2-2=25.5分。无愧凤雏之名!
程昱:
程昱是个倔老头,其智慧也属曹营佼佼:
1. 设计破黄巾保全家乡东阿县,+2分。
2. 料到公孙瓒会输给袁绍,劝刘岱不要助公孙瓒+2分。
3. 张邈叛乱时程昱主持大局,独完三城,曹操感激道:“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4分,
特别鼓励+1分。
4. 在曹操兵微将寡之时不要投奔袁绍,又是一项力挺曹家大业的建议+4分。
5. 劝曹操杀刘备,后承认“诚不及也”,失算-2分。
6. 劝曹操不要放走刘备,弥补前过+2分。
7. 料到袁绍不会进攻自己镇守的城池,谢绝曹操的援兵,又是一个心理战的范例+2分。
8. 料到孙权不会杀刘备反会资助之,+2分。
9. 劝曹丕在留守后方之时违制不诛降者+2分。
10. 自知性格过于刚戾,功成身退以全其身,+2分。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程公
既知人又自知,这份明智足可傲视三国同畴。
11. 一开始就看好曹操,刘岱数征不至,曹操一召便来,眼光高明独到+2分。
12. 升官四次,封侯+2.5分。
总计:2+2+5+4-2+2+2+2+2+2+2+2.5=25.5分。

2012年07月19日 15点07分 43
level 11

top9. 董昭 28分。
董昭:
很多人对他没什么好印象(更多人似乎是对他没什么印象……汗一个),因为他劝进曹操
尊魏公魏王。各为其主嘛。
1. 助袁绍平定巨鹿对抗公孙瓒,+4分。
2. 用间破魏郡贼,+2分。
3. 料到曹操必胜袁绍,+2分。
4. 伪作曹操书结好杨奉+2分。
5. 劝曹操移驾许昌,+2分。
6. 孤身入河内劝降张杨部众,+2分。
7. 劝曹操不要放走刘备,+2分。
8. 劝曹操进魏公、魏王,+2分。
9. 劝曹操告知关羽孙权会偷袭,欲令二强相攻+2分。
10. 两劝魏军不要轻入吴境+4分。
11. 史书有传且算无遗策+2分。
12. 升官4次,封侯+2分。
总计:4+2+2+2+2+2+2+2+2+4+2+2=28分。
这又是一位寿星,活了八十一岁。

2012年07月19日 15点07分 44
81岁!!!相当于我们现在100多岁了吧
2012年07月19日 15点07分
level 11
top8. 蒋济 29分。
蒋济:
曹魏集团一位杰出谋士,寿命也相对比较长。
1. 建安十三年初露锋芒,用计吓退孙权+4分。
2. 劝曹操内徙江淮之民,+2分。
3. 关羽北伐时与司马懿一起劝曹操不要迁都并联络孙权灭关羽,+4分。
4. 劝曹仁不要袭击濡须洲中,+2分。
5. 劝曹丕不要由水道入广陵以免堵塞、后又凿地道以解决壅塞+2分。
6. 劝曹休不要深入吴地,后又引军相救+4分。
7. 劝曹睿不要由海上进攻辽东+2分。
8. 料到曹爽不会用桓范之谋+2分。
9. 一开始便看好曹家,+2分。
10. 史书有传记且算无遗策+3分。
11. 升官4次,封侯+2分。
总计:4+2+4+2+2+4+2+2+2+3+2=29分。
总结到这里,发现寿命长的分数普遍比较高。

2012年07月19日 15点07分 45
生命力旺盛脑子转的快
2012年07月19日 15点07分
level 11
马上前五了 等LZ冲个澡
2012年07月19日 15点07分 48
你妹,好困了,撑不住了我
2012年07月19日 15点07分
@哟小帅101 来了 来了
2012年07月19日 15点07分
level 14
如果最后是那2个食邑800户/1000户的货色,这种算法毫无意义
2012年07月19日 15点07分 49
level 11
top5. 荀攸 33分。
荀攸:
荀公达早慧,七岁就显示出过人才华。相比之下,贾诩小时侯估计基本上是个笨小孩。
1. 十三岁辨出杀人犯,+2分。
2. 谋划刺杀董卓,谋泄,饮食自若而脱身,+2分。
3. 劝曹操缓兵以灭张绣,不可急攻,+2分。
4. 料到进攻吕布时张绣、刘表不会偷袭后方,+2分。
5. 劝曹操急攻吕布,不令其喘息,+2分。
6. 设计斩颜良+2分。斩大将,+1分。
7. 劝曹操以辎重诱敌,破斩文丑,+2分。斩大将,+1分。
8. 劝曹操劫袁绍粮草,+2分。
9. 劝曹操听从许攸之计,+2分。
10. 劝曹洪收留张郃+2分。
11. 劝曹操先南后北,先灭二袁再灭刘表,大战略+4分。
12. 前后为曹操画奇策十二,没有记载下来。数数前面的,顶多九个。剩下三个总加5分。
13. 升官3次,封侯,+2分。
14. 史书有传算无遗策+2分。
总计:2+2+2+2+2+3+3+2+2+2+4+5+2+2=33分。
不禁恼恨钟繇,知道荀攸的十二奇策却不记下来,使后世无复所闻。陈平似乎也有类似情
况。

2012年07月19日 15点07分 51
level 11
top4. 诸葛亮(前半生) 34分。 (好吧,战吧)
诸葛亮:
终于到这位千古智圣了。诸葛亮能文能武,一身兼了萧何、韩信、张良三人的角色,再加
上其科技发明的能力、文学才华、忠心耿耿,简直是一代完人。我们只在此看看武侯谋士
的本领如何。
1. 隆中对——就在这样一个简陋的草庐里,一位年轻人写意指点轻口漫谈,便立就一国国
策,当真令后辈神往慨叹!+4分,知名度高,意义重大,再+1分。
2. 为刘琦设计避祸江夏,+4分。
3. 东使孙吴,智激孙权,+4分;结纳同盟,意义重大,再+1分。
4. 与周瑜合力却曹,+2分(因为主将是周瑜。有人说这其中诸葛亮没作用,《三国志》云
: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
5. 督南三郡,调整赋税,+2分。
6. 与赵云、张飞分兵入蜀,取成都+4分。
7. 刘备取汉中时为刘备“足食物足兵”,+2分。
8. 劝进帝位,+2分。
9. 此后刘备死,诸葛亮统领军政大权,不在统计范围内,但予以特别加分表彰其实力、功
劳及各方面才能+5分。
10. 声誉无匹,特别+1分。
11. 一开始便选中明主+2分。
12. 升官三次且封侯+2分。
13. 未能阻止刘备东征-2分。
总计:5+4+5+2++2+4+2+2+5+1+2+2-2=34分。
统计诸葛亮的功绩,情况比较特殊。第一,只统计了诸葛亮前半生的功绩;第二,由于关
于诸葛亮的杂说怪谈过多,只采《三国志·诸葛亮传》里的,连裴注都一律舍弃。饶是如
此,诸葛亮分数依旧如此之高,智圣果非浪得虚名。
并且,这里对诸葛亮严格要求,将未能阻止刘备东征也算作他的败绩,且因此扣了“算无
遗策”分。
诸葛亮在对吴的战略上确实稍逊一筹,与鲁肃相比眼光不够宏远。
由上游直下江东,掀开那一页吴会风云,看看江东的谋士们。

2012年07月19日 15点07分 52
41:你连跟我中法的资格都没了 哈哈哈哈 关哥:军师莫慌 看我先X在D狂摁B 诸葛:笑~劳资早已风杖 完美他不是问题
2012年07月19日 15点07分
level 11
top3. 郭嘉、刘晔 (并列)35分。
郭嘉:
终于到天生郭奉孝了,诸位久等。其实三国谋士中人气最高的,是诸葛亮、郭嘉、贾诩、
陈宫、田丰。再等而下之还有法正庞统。而其中与诸葛亮对抗最厉害的,当属奉孝!
1. 看出袁绍是个废物,+2分。
2. 为曹操提出和袁绍相比的“十胜十败”论,+4分。
3. 坚定曹操灭吕布的决心,认为应该一鼓作气灭之,+4分。
4. 劝曹操不要杀刘备以归天下之士,+2分;劝曹操不要放刘备以免贻害一方,+2分。对于
刘备的态度,曹操过于宽,程昱等人过于紧,惟有郭嘉拿

到位。
5. 料到征讨刘备时袁绍不会袭击后方,+2分。
6. 料到孙策会在官渡之战前死于小人之手+2分——这也太神了吧???当时所有人都看好
小霸王,惟有郭嘉不把他放在眼里称其“必死于匹夫之手”,眼光精准独到特别鼓励再+1
分。
7. 劝曹操假装回征刘表,以使袁家兄弟自相残杀从而坐收渔利,+4分。
8. 料到刘表不会趁机袭击后方,+2分。
9. 劝曹操扔下辎重,轻兵奔袭蹋顿,+4分。
10. 升官1次,封侯,+1分。
11. 一开始就看好曹操,+2分。
12. 史书有传且算无遗策+2分。
13. 死后多次为曹操提起,且视为接班辅弼,再+1分。
总计:2+4+4+4+2+3+4+2+4+1+2+2+1=35分。
十一年的从旅生涯便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的确令人侧目。
刘晔:
个人也很喜欢刘晔。曹魏集团的汉家皇族后裔。也因这个身份而能完全发挥才能。
1. 设计孤身杀豪帅郑宝,归曹操+2分。
2. 劝刘勋提防孙策的进攻+2分。
3. 设计剿灭山贼陈策+2分。
4. 坚定曹操平定汉中决心+4分。
5. 劝曹操趁势灭刘备,+4分。
6. 料到孟达会造反+2分。
7. 料到魏讽会造反,+2分。
8. 料到关羽死后刘备会伐吴+2分。
9. 劝曹丕趁刘备伐吴之时一起伐吴+4分。
10. 刘备败后劝曹丕不要伐吴+2分。
11. 料到曹丕伐吴时孙权不会亲自来,+2分。
12. 劝早伐公孙渊+2分。
13. 史书有传而算无遗策+3分。
14. 升官封侯+2分。
总计:2+2+2+4+4+2+2+2+4+2+2+2+3+2=35分。
刘晔劝曹操取汉中后趁势灭刘备、劝曹丕趁刘备伐吴时一起灭孙权,都是改变鼎立局面的
大好机会,可惜英明如曹家父子也未予采纳。

2012年07月19日 15点07分 53
level 11

top2. 鲁肃、司马懿(并列) 36分。
鲁肃:
江东最杰出的战略家终于登场,豪气鲁肃到底成绩如何?
1. 看出袁术难成气候,搬家投靠周瑜+2分。
2. 早年就认为江东可以立国,+2分。
3. 设计脱身至江东,+2分。
4. 为孙权定“榻上对”,敲定立国江东与刘表、曹操鼎足,而后竟据长江以成南北对峙的
国策,意义重大+4分。
5. 劝孙权趁刘表新亡取荆州,并亲自前往江夏打探,+2分。
6. 到南郡后根据具体形势临时决定与刘备结盟,带诸葛亮回江东,+4分。此举的确果断潇
洒,大胆高明之极。完全改变此行初衷,并先斩后奏,短时间内作出足以深远影响三国历
史的决断,尽显鲁子敬魄力。
7. 力排众议力挺孙权抗曹,+4分。
8. 助周瑜筹划方略,击退曹操,+2分。
9. 借荆州与刘备,令曹操震惊落笔,+4分。此举意义极其重大,等于为曹操又树立了一个
敌人。这一举动,后来被孙权认为是一短,即使诸葛亮也并不完全理解,惟有曹操深明此
招厉害之处。可见顶尖高手过招,实在不是一般人所能清楚其中凶险的。
10. 阻止孙权想把刘备留困江东的想法,+2分。
11. 与关羽单刀相会,和平解决荆州争端,+4分。
12. 史书有传且算无遗策,+3分。
13. 升官两次,+1分。
共计:2+2+2+4+2+4+4+2+4+2+4+3+1=36分。
鲁子敬一代大战略家,实在无愧江东第一智者称号,在全天下也是超一流人才。其眼光之
宏远,想必只有曹操、诸葛亮能与之抗衡吧?
司马懿:
司马懿又特殊了。这里的成绩,一律看司马懿不带兵作战时的谋略。
1. 不肯给曹老大做事,装风瘫装得极为彻底瞒过了阿瞒+2分。一直觉得曹操与司马的暗战
是最精彩的,两个超级厚黑大师过招啊!
2. 劝曹操取汉中后直接灭刘备,+4分。
3. 劝曹操不要让胡修、傅方镇守边疆,+2分。
4. 关羽北伐时劝曹操不要迁都,+4分。
5. 关羽败亡后劝曹操不要迁徙边疆百姓,+2分。
6. 劝曹仁不要放弃襄阳,+4分。
7. 先斩后奏克日擒孟达+4分。此处欣赏的是司马懿的胆魄而非军事。
8. 料到诸葛亮会出祁山+2分。
9. 料到诸葛亮会早死,+2分。
10. 上邽之战被诸葛亮击败-2分。
11. 没料到诸葛亮已经死了,“死诸葛走生仲达”出了大丑-2分。
12. 计灭曹爽+4分。
13. 其他战绩,及为子孙营造的基业,特别+5分。
14. 一开始就看好曹家+2分。
15. 升官若干次,死后追谥宣皇帝+3分。
总计:2+4+2+4+2+4+4+2+2-2-2+4+5+2+3=36分。
人称诸葛亮大智若仙、曹操大智若鬼、鲁肃大智若愚、司马懿大智若怯,果非浪得虚名!
惜乎曹操、鲁肃的舞台只在前三国,后三国便是司马、诸葛角力。天不与寿诸葛星陨五丈
原,天下自然落入最后的智者司马家族手中。

2012年07月19日 15点07分 54
level 11
好了 第一终于要出来了
2012年07月19日 15点07分 55
level 11
top1. 贾诩 41分。
贾诩:
谋鬼贾诩,深沉有智,是我最喜爱的谋士之一。
1. 遇叛兵假装段熲外孙,躲过杀身之祸,+2分。
2. 董卓死后劝凉州兵杀入长安挟天子,+4分。此举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3. 两次拜辞李傕的封官以保身,多次化解凉州军内部争斗,+2分。
4. 设计为献帝削弱李傕势力,+2分。
5. 劝阻李傕杀害大臣,暗中护卫天子安全,+2分。
6. 料到离开段煨归张绣可以既保全家室又荣耀己身,+2分。
7. 料到刘表是个废物,+2分。
8. 贾文和料敌制胜:先劝张绣不要追曹操,张绣不听,败;又料到曹操无备劝张绣追之,
胜,+4分。对手是曹操这样的顶尖高手,特别鼓励+1分。
9. 料到曹操能战胜袁绍,劝张绣归曹操,+2分。
10. 为曹操设计大败袁绍,+2分。
11. 劝曹操不要忙着进攻江东,应该先养力,眼光高明之极,+4分。曹操不听,果有赤壁
之败。
12. 进献离间计,离间韩遂、马超,+4分。
13. 以袁绍、刘表父子故事讽喻曹操立长子,+2分。
14. 料到三国鼎立之后是持久战的到来,更多的是国力的比拼,劝曹丕不要轻易征伐+2分

15. 明哲保身,不结高门;从不主动进献计策,+2分。所谓大隐隐于朝,文和之谓也!比
程昱又高明不止一筹了。
16. 升官至三公,封侯,+2分。
17. 史书有传算无遗策,+2分。
18. 未能保全张绣势力,-2分。算是苛求一下贾诩吧!
总计:2+4+2+2+2+2+2+5+2+2+4+4+2+2+2+2+2-2=41分。
再引一段三国史专家张大可先生的评价在此,以证文和之高妙:
“《诗·大雅·蒸民》有言:“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孔子说:“笃而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孟子亦云:“
无一不是命运,懂得命运的人不站在由倾倒危险的墙壁之下。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受的是
正命,犯罪而死的人所受的不是正命。”(《孟字·尽心》)。这是古人认为最高哲人立
身处世的理念。一个人应在乱世中守道正命,明哲保身,这实在是不容易的。三国时有多
少英雄豪杰,死于非命,不可胜计。而贾诩处在这样的混乱世界中,不是消极避世,而是
见用于世,却能明哲保身,守道正命。他本意欲匡救汉室,察其时不能,却又机鉴先识,
审时度势,不失时机以则明主。贾诩能智、能愚、能言、能为,陈寿评为“良、平之亚”
,堪称笃论。”

2012年07月19日 15点07分 56
不幸言中,贾800荣登第一
2012年07月19日 15点07分
@给俺六文钱 你看过的嘛
2012年07月19日 15点07分
level 11

前十强中(截至蒋济),曹魏7人,蜀、吴各1人,诸侯军1人;后十弱中(辛毗起),诸侯军5人,蜀汉3人,吴、魏各1人。三国形势,强弱如何,由此也可见一斑。
当然,这个排名也有许多不合理之处。比如,算进了许多无关谋略的政治、军事成绩,并
且大谋与小谋拉开分差不明显。
行文至此,才发觉排名确实不好搞,也才明白为什么每年的高校排名都招来争议一片。在
此排名中,呼声较高的陈宫仅在十八名,田丰在十二名;而不为人注意的蒋济、刘晔全入
十强。
纷纷世事无穷尽,
天数茫茫不可逃。
鼎足三分已成梦,
后人凭吊空牢骚!

2012年07月19日 15点07分 57
level 10
第一 贾诩
第二 鲁肃、司马懿
第三 郭嘉、刘晔
第四 诸葛亮
第五 荀攸
2012年07月19日 15点07分 58
level 14
马克
2012年07月19日 15点07分 59
level 12
徐庶何在,推荐诸葛亮,光这一个保底
加3
0分吧……
2012年07月19日 16点07分 60
徐庶是在没拿到出手的案例啊
2012年07月19日 16点07分
回复 @����Ϊ���� :推荐诸葛亮,就这一个就够了,保底前五,嗯嗯
2012年07月19日 16点07分
@DLMWS 诸葛都勉强进前五 你觉得举荐人能进前五?
2012年07月19日 16点07分
level 9
诸葛没那么低,我认为他和司马懿并列第一
2012年07月19日 16点07分 61
诸葛出了一幅隆中对 真心不觉得他有多强
2012年07月19日 16点07分
@48岁想打职业 空城吓退司马懿,记得死了之后还吓了一次司马懿。
2012年07月19日 17点07分
level 9
司马第一,高出其他人一个档次。
2012年07月19日 16点07分 62
第一太过了
2012年07月19日 16点07分
level 12
卧龙风雏得一可得天下,都得到了又如何
2012年07月19日 16点07分 63
现在来看主要是当时蜀汉没有代表先进生产力
2012年07月19日 16点07分
level 9
是不是忘了周瑜徐庶陆逊了?
2012年07月19日 16点07分 64
说的这几个都是纯谋士噢 诸葛后期都不算谋士了 周瑜怎么算 徐庶实在不能里巨幅
2012年07月19日 16点07分
@48岁想打职业 司马懿都算纯某士了,我大都督怎么就不算了
2012年07月20日 00点07分
@2号线的逆袭 司马懿也只是列举了他的谋。 作战指挥肯定就没谈 大都督的谋在哪里
2012年07月20日 03点07分
首页 1 2 3 4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