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历史记载可查版)
仙绝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9
2012年07月15日 07点07分 1
level 9
51,羲和
羲和,中国的太阳女神,东夷人祖先帝俊的妻子,生了十个太阳。羲和又是太阳的赶车夫。因为有着这样不同寻常的本领,所以在上古时代,羲和又成了制定时历的人。
羲和,中国神话中太阳神的名字。传说她是帝俊的妻子,与帝 羲和俊生了十个儿子,都是太阳(金乌),住在东方大海的扶桑树上,轮流在天上值日。羲和也是她儿子们的车夫——日御的。 最早的大百科全书《山海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东海之外,甘泉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羲和,为帝俊之妻,是生十日,常浴日于甘渊。”
《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
《山海经.大荒东经》曰:“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儒帝颛顼,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渊,甘水出焉”。

2012年07月15日 07点07分 2
山海经啊……好大的历史!
2012年08月08日 23点08分
level 9
50,帝俊
“帝俊”这一古帝名号只见于《山海经》(在《大荒》、《海内》两经中多次提到)。“俊”的本义是“位于金字塔顶端的人”。“帝俊”一词字面上的意思是“位于金字塔顶端的古帝”。“帝俊”就是伏羲。在炎黄世系排列中,炎帝属于五行之火,位列第二;黄帝属于五行之土,位列第三。那么,位列第一的古帝就是东方木帝伏羲。《大荒东经》:“帝俊生帝鸿”。“帝鸿”这一名号,先指蚩尤,后指黄帝。蚩尤是伏羲嫡出,黄帝是伏羲庶出。

2012年07月15日 07点07分 3
ri,原来蚩尤和皇帝是亲兄弟啊
2012年08月02日 13点08分
level 9
49,常羲
常羲为月御(为月亮驾车的神),与羲和(日御)同为帝俊之妻。常羲生了十二个月亮,即为一年十二个月。一说常羲即为嫦娥,但无可靠依据。
《山海经》中,常羲又被称为“女和月母”,因为常羲生十二月,所以称之为“月母”,而所谓“女和”,则大概是因为她担当着调和阴阳的重任。
也有人将她做皇娥,为少昊之母,《拾遗记》中,故事讲的是皇娥和太白金星之间一段秘而不宣的韵事,她是少昊的母亲,少昊在古代神话中也非等闲之辈,他被视为秋天之神、西方之神,与东方的春天之神太昊遥相呼应,太昊是太阳,少昊自然就是月亮,而皇娥是少昊之母,当然也就是月亮之母,也就是《山海经》中的常羲,此其一;皇娥是少昊之母,而在其他古代文献中,则说少昊之母是常仪,也就是说,皇娥又名常仪,常仪和常羲、嫦娥几个词的形、音全同,都是一名之异传而已,此其二。

2012年07月15日 07点07分 4
level 9
45,陆吾
说中的昆仑山神名。即肩吾。人面虎身虎爪而九尾。《山海经·西山经》:“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郭璞注: “即肩吾也。庄周曰‘肩吾得之,以处大山’也。”陆吾神掌管这“帝之下都”,还兼管“天之九部”。(简单点说就是天帝大管家)
陆吾有一个大错处,就是因为他长得太神奇,体态怪异,像虎长着虎尾。它特大的身躯十分雄壮,足有九十九只老虎那么大,他又有九个头颅,却长得很像人。它立在昆仑山上遥望东方,似乎在监护着什么,却并没有监护着什么。这就是人常说的,做事须得认真,而由于可他却对他治下的那些生灵和植物,包庇纵容,听不得奉承话,便犯下了一些错儿。还好,陆吾神办事谨慎,小错不遮不盖,称得起是掌管“帝之下都的第一天神了。又被称作开明兽,本是黄帝都城昆仑丘的守卫,他把自己化装成老虎的样子,这样便可以获得老虎的威严和力量。
传说大禹治水水时,天帝派陆吾与应龙相助应对水神共工,陆吾于共工九战皆败,但是却为大禹争取了时间
2012年07月15日 07点07分 8
level 9
43,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简称玄女,俗称九天娘娘、九天玄女娘娘。原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后经道教增饰奉为女仙。 传说她是一位法力无边的女神。因除暴安民有功,玉皇大帝才敕封她为九天玄女、九天圣母。 虽然他在民俗信仰中的地位并不显赫,但她是一个正义之神,形象经常出现在古典小说之中,成为扶助英雄铲恶除暴的应命女仙,故而她在道教神仙中的地位亦常重要。
 九天玄女的原始形象是玄鸟。《诗经·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这是殷商后代祭祀祖先的诗歌。意思是说天帝命令玄鸟生下商的始祖契,建立了强大的商王朝。玄鸟就是商的始祖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九天玄女由“天女魃”衍化而来。《山海经·大荒北经》曰:“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卅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魃,雨止,遂杀蚩尤。”这个天女魃是由黄帝请下来的。专门对付蚩尤所请的风伯、雨师。原来大约属于早期女魃神,后来就变成了人身鸟首的玄女。

2012年07月15日 07点07分 10
level 9
41,猰貐
猰貐,又称为“窫窳”,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吃人怪兽,像貙,虎爪,奔跑迅速。传说猰貐曾是天神,是烛龙的儿子。关于猰貐的外形有很多种说法,比如人面龙身、大小和狸一样,也有的说是人面牛身马腿,或者说龙头虎身的巨兽。据说由于猰貐喜食人类,所以尧帝命令后羿将它杀死。
 传说猰貐本是天神,黄帝时代,蛇身人脸的天神“二负”,受了手下天神“危”的挑唆,去谋杀了也长着蛇身人脸的猰貐。黄帝知道了,十分震怒,就处死了挑拨二负去杀猰貐的危,重罚了二负。命手下天神把猰貐抬到昆仑山,让几位巫师用不死药救活了它,谁知猰貐活了之后,竟神智迷乱,掉进了昆仑山下的弱水里,变成了形状像牛,红身,人脸,马足,叫声如同婴儿啼哭的猛兽。在十日并出时跳上岸危害百姓,被后羿的神箭射死。
  《山海经·海内北经》: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窫窳。
 《山海经·海内西经》:又北二百里,曰少咸之山,无草木,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名曰窫窳,其音如婴儿,是食人。敦水出焉,东流注于雁门之水,其中多魳魳之鱼,食之杀人。

2012年07月17日 02点07分 13
level 9
40.禺疆
 “禺疆”为传说中的海神、风神,也作“禺强”、“禺京”,是黄帝之玄孙。 海神禺疆统治北海,身体象鱼,但是有人的手足,乘坐双头龙;   风神禺疆据说字“玄冥”,是颛顼的大臣,形象为人面鸟身、两耳各悬一条青蛇,脚踏两条青蛇,支配北方。据说禺疆的风能够传播瘟疫,如果遇上它刮起的西北风,将会受伤,所以西北风也被古人称为“厉风”。
 “禺疆印”是一方战国图形印,刻着一个正面站立、人面鸟身的神人,生有双翼,头部两侧珥有双蛇,双足还各踏一蛇,形象怪异神秘。这便是《山海经》中记载的北方神人禺疆。传说禺疆活跃在水里,陆上和空中,是水神,也是风神
2012年07月17日 02点07分 14
level 9
39,玉皇大帝
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又称“昊天通明宫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居住在玉清宫。道教认为玉皇为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修为境界不是最高,但是神权最大。玉皇上帝除统领天、地、人三界神灵之外,还管理宇宙万物的兴隆衰败、吉凶祸福。
  宇宙的无上主宰,地球内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的最高裁决者,人类眼中天的人格化,其一般形象宛如人间威严的帝皇,因玉帝有制命九天阶级、征召四海五岳之神佛的权力。众神佛都列班随侍其左右,犹如人世间的皇帝和公卿。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一切神、仙、佛、圣和人间、幽冥之事。亦称为天公、天公祖、玉帝、玉天大帝、玉皇、玉皇上帝。民间信仰中,玉皇上帝俗称“天”、“天公”、“上天”、“苍天”、“老天”、“老天爷”等。《玉皇经》讲述了玉帝远古时期“舍身堵北缺,代存万众生”的著名事迹。据《玉皇本行集》记载:光明妙乐国王子舍弃王位,在晋明香严山中学道修真,辅国救民,渡化众生,历亿万劫(所以玉帝的年龄大约等于一百几十亿岁,大概相当于宇宙还未形成时的年代),终为千古一圣—玉皇大帝。——好吧,这是现在的道教新义派扯的,跟古神话基本没半毛钱关系。而这样的论调却让无数让你跟着扯了,反正LZ我是不怎么承认的。
“天公”是指玉皇上帝,有称“玉帝”或“昊天上帝”,或“玄穹高上玉皇大天帝”、“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大帝”等尊称。玉皇大帝是道教中最高级的神明之一,地位仅在三清尊神之下。但在世俗的心目中,玉皇大帝却是中国最大的神祗,是众神之皇。——很多论据的是可以看出的一点,道教记载许多地方与传统古神话相勃,因为道教至高无上的永远是三清。而子民间早已有许多开天创世的神话流传,在LZ看来,那些渊源流长的民间传说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正统古神话。
2012年07月17日 02点07分 15
level 9
38,尹喜
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文,习占星之术,能知前古而见未来。周昭王二十三年,眼见天下将乱,他便辞去大夫之职,请任函谷关令,以藏身下僚,寄迹微职,静心修道,或称“关尹”。
  相传老子骑青牛云游天下,以传讲道家学说经国济世,向西域开化。时任函谷关令的尹喜已知老子学识渊博,心藏大智,便叮嘱下属为有形貌脱俗之人,不得听任其过关。自己还派人洒扫道路,焚点香火,恭候圣人到来。老子行至函谷关,尹喜闻讯,迎至家中,行弟子大礼,再三叩拜,敬请老子留下,但老子不肯,之后尹喜便托病辞官,随老子一起西行,经关中、越秦岭、沿渭水受尽千辛万苦,行至他的故乡秦州伯阳。   老子和尹喜二人在伯阳龙山上筑庵讲道,一住便是好多年。老子日夜著书立德,修行练功,经常把自己的著述和所思所想讲给尹喜。老子为了使其学说得以广泛传播,将所著《道德经》授于尹喜,独自西行,不知去向
2012年07月17日 02点07分 16
level 9
37,毕方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火灾之兆。毕方的名字来自竹子和木头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响,它是火神、也是木神,居住在树木中。毕方的外形象丹顶鹤,但是只有一条腿(一说为只有一只翅膀),身体为蓝色、有红色的斑点,喙为白色。毕方不吃谷物、吞吃火焰,据说毕方的出现预示着大火。 而传说黄帝在泰山聚集鬼神之时,乘坐着蛟龙牵引的战车,而毕方则伺候在战车旁。
在《山海经·西次三经》中,有在章峨之山,有一种鸟,型状如鹤,一足,有红色的纹和白喙。就是叫做毕方。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时候。大地还没有火。人类只能象野兽一样生吞活剥。这些还不算。更可怕的是寒冬。大雪封冻一切。一下子冻死了好多的人。人类祷求天帝能够救他们。天帝却将能救人类的火种藏在自己的怀中。不肯施舍。毕方是天帝身边的个童子。他不忍心人类就此而灭亡。在天帝睡觉的时候。毕方把火种偷了出来。悄悄的带下了大地。大地此刻正是隆冬。到 毕方处是白白的雪。毕方在一个野外的树下,救了一个快要冻死去的年青人。用火温暖的他的心。让他恢复了生机与力气。因为救人花去了不少的时间。毕方担心天帝醒后会追来。他就将火种送给被他救活的年青人。叮嘱他要把这火与热传遍大地。让天下所有的人不再害怕寒冷,不再有人被冻死。从此,有火的地方就有毕方的足迹,毕方为人类带来了火花带来了温暖
2012年07月17日 02点07分 17
level 9
36,据比
“据比之尸,其为人折颈披发,无一手。”--出自山海经
据比的尸体垂头 散发,少了一只手。山海经所谓尸者,大都遭杀戮以后之景象,所以推测应该是个人形的天神。
2012年07月17日 02点07分 18
level 9
35,竖亥
 竖亥——善走的大神,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竖亥是一个步子极大,特别能走的人物。 虞舜后期,舜之重臣竖亥奉命丈量国土疆域,竖亥率领专员,踏遍了中华大地,进行了较精确的测量,他们在测量时,发明了测量土地的步尺,为华夏民族的计量学创造了测量仪器——步尺和量度的基本单位尺、丈、里(华里)等,当为华夏量度制作鼻祖。
《淮南子·墬形训》:“使 竖亥 步自北极,至於南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
《山海经.海外东经》:帝令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竖亥。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
2012年07月17日 02点07分 19
level 9
34天吴
“天吴”人面虎身,这与吴人的狩猎生活密切相关。吴人以狩猎为生,而“虎为百臂之王”,因此,吴人崇拜一种似虎的动物,这种古动物可能在先秦时变得稀少而绝迹了。“《山海经》曰:天吴,八首八面,虎身,八足八尾,系青黄色,吐云雾,司水。说的就是这天吴是古代的一个水神,前面都是对他模样的一个形容,是一个怪物一样的神仙。
这个半人半兽的怪物,就是古老的原始狩猎氏族——吴人的图腾兼始祖神。“天”的意思就是“大”,“天吴”,就是伟大的吴
2012年07月17日 02点07分 20
level 9
33,奢比尸
有个神,脸似人面,耳朵似狗耳,身形似兽,两耳缠绕着两条青蛇,名叫奢比尸 .
《山海经·大荒东经》说它是神,长着人的头颅和野兽的身体,一对大耳朵上戴着两条青蛇,名字叫奢比尸。
《海外东经》“奢比尸国在其北,兽身、人面、大耳,珥两青蛇。一曰肝榆之尸,在大人北”
2012年07月17日 02点07分 21
level 9
31,烛龙
又名烛九阴,烛阴,亦写作逴龙,人面龙身,口中衔烛,在西北无日之处照明于幽阴。传说他威力极大,睁眼时普天光明,即是白天;闭眼时天昏地暗,即是黑夜。
《山海经.大荒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又《海外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眠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晵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2012年07月17日 02点07分 23
level 9
30,蓐收
蓐收为秋神,左耳有蛇,乘两条龙。是为白帝少昊的辅佐神,有人说蓐收为白帝之子。还有说他是古代传说中的西方神名,司秋。据《淮南子·天文篇》载“蓐收民曲尺掌管秋天……”也就是说他分管的主要是秋收科藏的事,所以望河楼前有“蓐收之府”牌坊。少昊与蓐收,既是父子又是君臣,故两座牌坊同时在西岳庙出现。《山海经》又说∶“蓐收住在泑山”。这山南面多美玉,北面多雄黄。在山上可以望见西边太阳落下的地方,那时的光气乜是圆的。管太阳下去的神叫红光,据说这就是蓐收。
2012年07月17日 02点07分 24
level 9
29,句芒
句芒,或名句龙,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木神(春神),主管树木的发芽生长,少昊的后代,名重,为伏羲臣。太阳每天早上从扶桑上升起,神树扶桑归句芒管,太阳升起的那片地方也归句芒管。句芒在古代非常非常重要,每年春祭都有份。他的本来面目是鸟——鸟身人面,乘两龙,后来竟一点影响也没有了.
  《吕氏春秋·孟春》:“其帝太白皋,其神句茫。”高诱注:“太白皋,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号,死祀于东方,为木德之帝。句芒,少白皋氏之裔子曰重,佐木德之帝,死为木官之神。”
2012年07月17日 02点07分 25
level 8
我怎么大部分都没有听说过
2012年07月17日 02点07分 27
那说明你很年轻或者是90后,这些我小时候都听村里的老人讲过,那时候村里不像城市有相对丰富的夜生活,夏天的时候一到晚上,村里人都到大柳树下乘凉,老人就开始给娃娃们讲故事,神仙鬼怪,异人,有好多故事还是很久很久前发生在村里的故事,而且小时候还能找到一些故事里的说的地方,现在都没了好怀念
2013年01月15日 15点01分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