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0


红牛车队常常引领F1竞技场技术风潮,创造出大家竞相模仿的配件升级,但此次排气解决方案合法性仍在争议当中,自从2009年英国站的双层扩扩散器以来,红牛还没有在赛季中进行过这么大的升级。
红牛车队在欧洲站研发了新的排气/侧箱方案。这回归了在墨尔本第一次使用的双层气流通道概念。
红牛车队不仅为欧洲站大奖赛更新了赛车的侧箱,同时还调整了赛车的悬架、刹车导管和其他空气部件。
红牛在季前测试中对要在墨尔本使用的排气系统进行了测试,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自那以后,他们测试了几个迭代版的侧箱和排气方案,甚至还回归过维特尔在中国站时所使用的版本。
赛车侧箱的气流通道设计似乎体现了Adrian Newey设计团队的理念,但仍然有其问题。
2012年禁用通过直接向扩散器吹气来获得更大下压力的低位排气口,众车队试图通过其他方式来达到这种吹气效果,而大部分车队采取的是迈凯轮车队的做法。排气管通过一个深导管从短小的侧箱处出去。排气尾流通过导气管的斜度向下,侧箱上方的气流将尾流压回扩散器。废气沿着扩散器两边吹,有效的帮助封闭扩散器气流,以加速扩散器的气流速度,达到增强下压力效果。
相反,红牛车队将废气出口开在侧箱顶端,与排气管后的车体组成了一个斜坡。废气将顺着流向扩散器。
与迈凯轮将废气排在扩散器边缘的解决方案相比,红牛将气流直接引导向扩散器,更精准并且减少了排气尾流的能量损失。
但这样加长侧箱的设计阻止了往下经过侧箱的气流到达扩散器。红牛研发的气流通道装置允许废气与侧箱气流汇合,通过设计管道装置,使得侧箱气流通过倾斜的车身下方流过。在之前的赛车版本里,参考面以上50mm的排气管没法实现气流理想得通过,气流迅速被转回管道,它向扩散器中心吹起的预期效果没有实现。所以在巴林站以后,就取消了通道设计。
这个版本设计中存在着一些疑点,比如管道设置是否太低,入口边缘太锋利阻止了气流顺利从中通过。
瓦伦西亚站红牛对通道的运用又出现了,虽然受到50mm的高度限制,但排气口半径明显能让更多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气流由赛车单体壳内部顺着变速箱侧面走过。 使得空气从排气管更精确的导向扩散器。
加强底部气流的还有侧箱上部的两个风翼,和迈凯轮侧箱正面上方的风翼有些类似。这些装置能引导废气出口气流向下通往扩散器。
赛车尾部的后悬挂被重新设计,上悬架被缩短,将后轮内侧的挂载点更好的传递上来 。当悬架移动时,这个改变增加了车轮外倾角的变化,能使倍耐力后轮热起来。同时增加的设计还有,在刹车导管顶端的直立风翼,以及轮胎内新形状的刹车片。同样,下方悬架形状也做了改动,平衡了传动轴以减少它转动时产生的拉拽力。
这个解决方案能潜在地为赛车提供更多的下压力和更小的轮胎磨损,对红牛来说它的前景很光明。它不但使红牛有更好的单圈成绩,也提升了正赛中的轮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