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7
按中国传统的甲子纪年法,二○○七年将迎来农历丁亥年,亥对应的是十二生肖的最后一位动物——猪,丁亥是过山猪。猪年的第一天有两种算法,一种是以正月初一为一年之始。另一种是以立春为一年之始。也就是说,或以二月四日、或以二月十八日为进入猪年的第一天。转眼就要到立春日了。搜罗到几个帖子,原文转贴。
2007年02月01日 10点02分
1
level 7
[转贴3]猪自从成为家畜,就是非常普通的动物了,不那么可怕了,汉末的曹操见到孙权的军伍整肃,曾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刘景升(刘表)儿子若豚犬耳!”后世据此常谦称自己的儿子为豚儿、犬子,意思就是说很普通不出众。成语一龙一猪,将龙与猪相比,说明贤愚悬殊,也是这个典故。自己这样说儿子是谦虚,但要让别人说,则就是骂人低贱无能了,如曹魏的大将军曹爽与弟曹义,因守不住家业,无法抵敌司马懿,被大司农桓范指为:“曹子丹(曹爽、曹义父亲曹真)佳人,生汝兄弟豚犊耳。”现在人们不再用豚儿、犬子当谦词了,但说别人是猪还是包含一种不好听的贬义。春秋时卫灵公的南子夫人是个风骚女子,与宋朝私通,当时流行的民谣说他们“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娄猪是指母猪,艾豭是指公猪,嘲讽他们一对儿是猪男女,犹如后来《水浒》中骂人狗男女是同样的意思。曾有故事说唐朝的玄宗皇帝夜宴请安禄山,安禄山喝得大醉,睡着后变成一猪而龙首,左右报告给皇帝,玄宗说“此猪龙,无能为”,龙为帝象,身为猪,则终不能帝业,后来安禄山举事,果然最终失利,被部将史思明所杀。相关的成语还有豕交兽畜(不以礼待人)、鲁鱼亥豕(抄写过程出错)、豚蹄禳田(以较小代价换取更大的利益)、辽东豕(少见多怪)等。
2007年02月01日 10点02分
4
level 7
[转贴4]人们对猪的形象最熟悉的要算是《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了,但猪八戒为什么会被称为天蓬元帅就未必有更多的人能说得清楚。《礼记》中对做为祭祀用品的牲畜都写有别名,其中豕曰刚鬣,又叫乌喙将军。刚鬣是指颈上长毛坚硬如钢,乌喙就是乌黑的长嘴。《西游记》中天蓬元帅就是由乌喙将军演化而来,书中一出场就是“果然生得丑陋:黑脸短毛,长喙大耳”的形象,在五行学说中,黑是北方的颜色,五行属水,九宫在天蓬,所以猪八戒“赦封元帅管天河,总督水兵称宪节”,至于将军变成元帅,那是将军当的时间长了,从西周到明朝,军衔也该晋升的缘故。猪对人的主要作用当然是吃肉了,黑龙江农村就把十冬腊月杀年猪当成很重要的活动,杀猪时还要口中念念有词“猪羊一道菜,杀你别见怪,早死早投生,下世转人来”。每家杀猪后都要请亲朋好友来吃杀猪菜,猪肉炖粉条、排骨炖豆角都是东北菜系四大炖菜之中的特色招牌。猫冬的东北人,天天奔波于吃杀猪菜的季节,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光,也是体现东北文化特色最大的亮点。
2007年02月01日 10点02分
5
level 7
[转贴5]猪在人们头脑里的印象往往是又笨又懒。其实,从猪的驯化过程看来,猪是一种聪明的动物。 考古学家发现,早在近万年前,人类就开始驯化并饲养野猪了。野猪身上披着硬毛,长得“青面獠牙”,性格十分凶猛。它跑得很快,发起怒来真是无所顾忌,连兽中之王老虎也要怕它三分。而被驯化的家猪,一改野猪的恶性,在长相、性格上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还逐渐形成了发育快、繁殖力强的特点,因此成为经济价值极高的家畜。不仅能供食用,还是制革制药的原料,就连粪便也是上好的农肥,得到“浑身是宝”的赞誉。 猪之所以被认为笨,是因为它长相丑。别看它其貌不扬,它有一些聪明才智连狗都比不上!科学家对猪进行一连串测试,跳舞、挑水、拉车、开门等“才能”,猪只要看一次人的示范动作就能学会。狗要近10次重复才会。现在,猪已登上马戏舞台,表演起来比狗更加精彩。 科学家还发现,猪也不是天生肮脏的。它的皮肤上汗腺不多,所以大热天时为了散热,猪喜欢泡在水里,只是因为找不到干净的水,只好泡在泥水中。猪也懂得讲卫生,它总是尽可能远地离开吃睡的地方去拉屎撒尿,只是人们将它关在猪圈里才没办法弄得很脏的。 猪的视力和听力都不太强,鼻子却比狮子狗还灵。于是有人训练猪打猎,它能嗅出20多米外的猎物。猪经过训练还能帮助寻找埋在地下的地雷。 猪吃食有很强的选择性,凡是不爱吃的东西,决不肯勉强吃下肚去。 它也懂得少吃多餐,细嚼慢咽。猪还能吃蛇,对蛇毒有很强的抵抗力。因此,美国有人在农田中放养猪,田里的毒蛇便明显减少了。
2007年02月01日 10点02分
6
level 7
[转贴6]以往人们对牛年、马年等都说了许多好听的话,如“老黄牛”精神、“千里马”速度等等,对猪能说什么呢?似乎猪给人的印象,就是丑、懒、脏、笨。确实,猪不雅观,眼小耳朵阔,头大鼻嘴长,脚短身体胖,臃肿怪模样。因此什么“猪朋狗友”、“猪生狗养”、“猪狗不如”、“猪拖狗拔”、“猪嘴里吐不出象牙”、“猪鼻子插葱——装象”、“猪头三”等等词语,没有一个说得好听的。就连那个也有三十六般变化,能驾云使风的八戒也没个好形象。他本是天篷元帅,因罪被谪,只因误投猪胎而生,就成了半猪半人的形体。他虽身粗力大,但好吃懒做,贪图女色,喜进馋言,并好用小手段占小便宜。其实人们对猪是很不公平的。人们几乎三天两头要吃猪肉,还吃猪肝、猪肚什么的,猪的皮给人制革,猪的鬃给人制刷,猪胆还可以制药,猪心还可用来修补人的心脏。猪可谓向人们作了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奉献了,可是人们还说它许多坏话。我们常说做人难,看来它做猪也难啊!唐时有个猪龙的故事,说唐玄宗与安禄山一起饮酒,安禄山醉后睡觉,竟变成一个猪身龙首的怪物。左右劝玄宗杀了他,玄宗说“此猪龙,无能为”,玄宗认为是猪龙,没本事的,不会出问题的。后来却发生了安史之乱。安禄山作乱怎么也加上个猪字呢?大概猪有乱撞乱窜,会发猪颠风的特点吧。人们还说猪贪,《左传》中就有“实有豕心,贪婪无厌”的话。豕,是古代猪的别称。后来,这豕心就用来比喻贪得无厌了。这是因为猪的肚子大,吃得多给人留下的印象。在政治也有用到过猪字的,曾有人称袁世凯时的国会为“猪仔国会”,称那些议员为“猪仔议员”,因为那些议员非常贪婪,他们被袁世凯用金钱收买、利用,成了无耻的猪仔了。由于猪是下等的,所以古人也有用猪来作谦词的。古人有称自己的儿子为“豚儿”的。豚,指小猪,温州人叫猪豚。如《聊斋志异·青凤》中有“俄少年自外入,叟曰:‘此豚儿也’。”也有称“豚儿犬子”的。 《韩非子》中有一则不错的教子故事:曾子的妻子要去市场,儿子哭着要跟去。其妻说:“不要跟去,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妻子一回来,曾子就捕猪要杀。其妻说:“不要杀猪,我是哄骗孩子的。”曾子严肃地说:“不能对孩子说谎,孩子不懂事,会跟大人学。你骗他,是教他骗。这样教育是不行的。”曾子就真的把猪杀了,烹给孩子吃。《吕氏春秋》中有一个三豕涉河的事故。“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巳亥也。’。”原来是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在传抄时写错了。这就成了因字形近似抄写出现谬误的典故。这两则故事提到猪,并未说猪好坏,只是颇有趣味,故不妨一提。还有因与猪某些方面相似的,也会带上一个猪字。如入药的真菌植物,有利水渗湿功效的猪苓,因其皮黑作块似猪粪。又,长江中的扬子鳄,因鼻嘴特长,故俗称猪婆龙。总之,平日说到猪,好听的词语不多,大多都是坏话。但老辈人都说,猪年是个肥年,是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年。
2007年02月01日 10点02分
7
level 1
你让我了解了猪,我是50年代数猪的.人老心不老,永远快乐着,愿广交天下朋友,我是象猪一样的笨人.愿和我交朋友的加我吧,QQ153918420,谢谢.
2007年07月18日 03点07分
19
level 8
唐僧给猪八戒起了一个法号-----悟能。意思是附在人间,努力感悟人的能量,能力和能耐。而他没想到,人们却从猪身上感悟的更多,更多。 ........
2007年07月20日 04点07分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