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情绪的解析》 求精
闪客快打7佣兵帝国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9
序 言
各位童鞋大家好,我是肥皂。是一个微表情爱好者。
最近,我看到贴吧里和群里喜欢微表情的朋友越来越多,很高兴。毕竟有更多的朋友可以一起交流微表情是件好事儿,大家互相沟通、互相传授、互相切磋、互相分析、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一门学科的发展,就是因为喜欢的人多,研究的人多才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人关注,不能引起人们注意,那这门学科迟早会消失。
这闻“道”,见“道”,学“道”,才能做“道”。
学微表情首先要从基础的开始。不是说告诉你说,人说事儿的时候眼睛一歪,就是憋着一股劲儿撒谎。也不是说,你问俩人,你们偷东西了没有,一个人脸上出现恐惧,就证明他是贼,这是典型的“奥赛罗式”的错误,而错误的结论也必将导致错误的后果,所以说切不可照搬公式死记硬套,只有长期观察、交流、研究、实验才能学到真才实学,所以学微表情是个长期活儿,不是一天两天就搞明白的。
我之所以先说《情绪的解析》,是因为凡事儿都有个从简到难的过程,你先知道情绪是怎么出来的,是怎么引发表情的,你才能知道表情是怎么回事儿,才能具体分析。当然,还有更基础的,比如达尔文的《人类和动物的表情》、《神经心理学》《解剖学》等著作。这些涉及的比较深奥,一时半会儿理解不了,而《情绪的解析》相对来说易于上手,但难于精通,但上手是关键,精通是个人的悟性所致,所以写点儿上手的东西,给大家一个小口,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
写下这些东西目的很简单:
一是让一些刚入门的童鞋找找感觉,了解一下微表情的基本知识,打打基础,了解了解。
二是让各位高手看看,探讨一下,觉得不对的地方大家拿出来探讨一下,权当是茶余饭后的撮牙花子。
水平有限,写的好您就叫个好儿,写的扯淡您就使劲喷。没事儿,我经得起风吹雨淋。还望各位看官儿指正。

2012年06月13日 12点06分 1
level 9
我从其他吧转的、、
2012年06月13日 12点06分 2
level 9
再就是文化不同,造就的标志性姿势也不同。下面我列举一些给大家看下。
这个标志性手势,因文化差异的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相同。
在中国等大多数国家表示:很棒,一切顺利。
但是在有一些国家中还有别的意思。
比如欧洲:这也是一个搭车的手势。
在尼日利亚,这就是个侮辱的手势,搞不好你会被搞死的。
在德国呢,这也表示数字“1”
日本呢,表示数字“5”
澳大利亚这个手势代表骂人。
中东等国家,比如伊朗,这就表示挑衅了。

2012年06月13日 12点06分 4
level 13
不懂,LZ是想刷经验吗?我看都木有兴趣看
2012年06月13日 12点06分 5
level 9
这个手势,在西方手语中表示的是我爱你。
但是在中国,这个手势不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手势,而且据我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年长的人,对这个手势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意思。而知道这个手势意思的人大多都是小青年。当然,聋哑人懂得这个手势。

2012年06月13日 12点06分 6
level 7
转载有意思吗?…………(而且是这种无聊的转载)
2012年06月13日 12点06分 7
level 9
这个是“摇滚”的手势。
这个不用多说了,一般年轻人也未必知道。
还有就是“摇头”的动作,大部分国家表示NO
但是在印度、巴基斯坦、保加利亚这三个国家,“摇头”表示YES
举这个例子,就是让大家知道,标志性的手势在不同文化中表示的意思不完全相同。
我们不能看到一个人的背影,伸出一个“很棒”的手势,就判断他是在夸奖别人,或者告诉别人一切顺利。而是要去掌握更多的信息,比如他的人种,国籍等等信息才能做出具体分析。因为那哥们说不定是在说:“去你妈的!”

2012年06月13日 12点06分 8
level 9
还有就是面部肌肉数量的问题。
《lie to me》中是说,有43块,一万多种表情。
而我看还有一些医生、学者认为是40块、42块、44块。基本就在40块左右。我认为可能对肌肉数量的算法不同导致的,比如一块肌肉,可能国外认为这是一块。到了别的国家或人看来,就是两块,算法不同,答案也不同。当然,也有可能是学术不精,我们不做讨论。如果有国际标准答案的童鞋,给露个数据,我们也跟着学学。
最后说说——脸部运动编码系统(FACS)
这是保罗.艾克曼和威利.福理森等人员研究的一套脸部运动识别工具。1987年问世。只是这本书没有牵扯到FACS的编码讲解问题。

2012年06月13日 12点06分 9
level 9
你们不懂?
2012年06月13日 12点06分 10
level 9
补一个肌肉图,这几张肌肉是常用的
2012年06月13日 12点06分 11
level 13
看到后面特别是手势那里我有了点兴趣,继续看看
2012年06月13日 12点06分 12
level 9
第二章:我们何时变得情绪化
这章开始呢,讲的就是不恰当的情绪的3种反应
1.我们感觉到的和表现出来的情绪是对的,但是过于激烈。
2.情绪很正常,但是表达方式不恰当。
3.情绪并不过激,表达方式也很正确,而事后才想明白,完全没必要有当时的情绪。就好比根本没有生气的必要和不值得生气。
这个大家了解一下就可以
我们随时随地都处于情绪化当中么?
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人不会对所有事都做出情绪化反应,人不是无时无刻都处于情绪的操控下,情绪时有时无。

2012年06月13日 12点06分 13
level 9
这一章涉及到一个关键的词儿——诱因
首先我们要明白诱因是什么?
诱因: incentive 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外部因素。与它相对应的概念是内驱力。内驱力和诱因都是形成动机的因素。存在于机体内部的动机因素是内驱力,存在于机体外部的动机因素是诱因。诱因按其性质可分为两类:个体因趋向或取得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正诱因;个体因逃离或躲避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负诱因。
正诱因来说:就好比,你饿了。这时你面前有一份你特别喜欢吃的烤肉,你就会很开心。
负诱因来说:一个人拿着一根棍子碰了你一下,你这时才发现这是电棍。你很害怕,赶紧求饶或者逃跑,防止再次被电,这就是负诱因。
这里我们要明白一个概念,有一些诱因是相同的;有一些诱因是以为文化差异、个体差异而不同的。
相同的诱因,就好比我们进入黑暗的环境,没有一点光线。我们人会本能的放慢速度,小心谨慎,身体向后缩。如果我们要继续前行的话,我们会伸出手,防止自己被看不见的东西碰伤。但我们从来没见过人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反而奔跑起来,加速向前冲这种现象。这种诱因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因你个人意志为转移,就算你强制自己去做,你也会觉得不舒服,很难受,甚至手脚不一定听使唤。
不同的诱因就好比说有的人晕血,看到血产生恐惧,最后达到自己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时候就会晕倒。这些诱因无法解释,因为有些个体哪怕看到对自己不会有任何威胁的东西,也会产生恐惧甚至晕厥。所以说,有一些诱因是有文化差异和个体差异的。

2012年06月13日 12点06分 14
level 9
我们第一章提到过,情绪是共同的。而我们出现情绪后,我们反应也会是相同的,只是会有程度之分而已。
情绪可以再几毫秒之内控制你的思想、语言、行为。
简单的说,你在开一辆车,这个时候你正和你朋友聊着天。没看见迎面来了一辆车,两车即将相撞的时候。你会下意识的踩刹车,转动方向盘来躲避。同事,你眉头紧皱,等大双眼,嘴角咧向耳根,心跳加速,出冷汗,血压升高,双腿充血为逃跑时刻准备着。如果副驾驶上有人,也会有相同的反应。如果这个人知道汽车怎么开,哪个是刹车,还会下意识的去踩压根就没有的刹车。
而一切危险过去后,我们通常需要10——15秒得时间来平复我们的内心,这个反应时间基本是无法缩短的。
这时的大脑会会对刺激情绪的因素进行处理,并控制我们的心跳,呼吸,汗腺以及其他神经系统都会发生变化。为的就是为以后不同的行为做准备。同时,也反应在我们的表情、语言、声音、脸色和体态行为上。

2012年06月13日 12点06分 15
level 9
[啊!]
2012年06月13日 12点06分 16
level 9
就拿这张图来讲,如果你在问这个女人,店里的蛋糕是你偷的吧,我在监控上看到了?出来这种表情你会怎么理解?
如果你说,你瞧瞧她,她那个紧张的样子,她感到害怕了,一定是她偷得!从而直接开除掉。
那你就彻底错了。
要知道,这个表情有可能是她偷东西被你发现而感到紧张、害怕。但还有一种可能是她心理素质不好,你一说这个问题,她主观预期是怕被冤枉,所以做出这个表情。被抓的恐惧和被冤枉的恐惧,如果单从脸上来看,几乎相差无几
2012年06月13日 12点06分 17
level 9
如果上图这个人,被判处死刑。
那这种悲伤是被冤枉后无力解脱的悲伤,还是知道自己大限将至的悲伤?我们是看不出来的。
有人会说《Lie to me》这个电视剧不就是通过表情判断这个人做没做过案,事先知道不知道内幕等等么?
但要注意的是,每次提问别人的时候,莱特曼都会把当事人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件事情上。在我看来就是为了确定范围。当你被引入到这个话题上时,注意力集中在此事,那么你所做的表情才有价值。换言之,你随便在大街上找个人,开口就问,你杀过人没?他表现出恐惧的表情就是杀过人?人家还以为你是神经病呢?你要知道,神经病伤人不犯法的。
所以,不要单单从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神态去判断,在观察表情的时候,要尽可能多的注意到其他元素。环境、国籍、行为、声音、表情等等等等,数据因素越全面,判断越准确。
就好比你刚从洗手间出来,你看着女朋友拿着纸快速把你拨开,快速迈着小碎步,脸上表现出焦急难受的表情,嘴里喊着:“让开,让开,急死我了!”这里的数据就比较丰富了,可以轻易推测她要上排泄。
如果只是保留她拿着纸把你拨开进了洗手间,那就不光是着急排泄,有可能是东西撒到身上了,去卫生间清理。
如果只是迈着小碎步,有可能是去着急去拿什么东西,但是因为空间狭小,怕撞到你,所以步伐小一些。
如果只是保留焦急,难受的表情。那范围更大了,有可能是有事儿要和你说,或者身体不舒服。
如果喊着急死我了,让开,让开。这里我们都会认为是着急上厕所。但是也有可能她是要去卫生间拿一样她急需的东西,但是碍于你再里面,她没法进去,于是一直强忍着。
但是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你就可以判断她着急上厕所,准确率会不会就高很多呢。
如果你没事儿,可以去商场的洗手间周围观察一下,急着上厕所的人,都会步伐很快。如果引发了膀胱疼痛,就会弯腰,小碎步,甚至捂住肚子这些动作
2012年06月13日 12点06分 18
level 9
情绪也反应在行为上:
恐惧——愕在原地一动不动,希望不被发现;如果不奏效,就会掉头逃跑或者攻击。
厌恶——会触发人转身,当味觉或嗅觉受到刺激,会恶心、呕吐、捂住鼻子。
悲伤——肌肉会不听使唤,没有行动,动作缓慢,泄气和消沉。
这里说一下肌肉不听使唤,看到悲痛的人哭着坐在地上了吧,非常悲痛的时候会没有力气站住,这个去殡仪馆看看就行了。(我承认我去了)
蔑视——我们会居高临下的看待事物。并有快感。
惊讶激动——我们会目不转睛盯着事物。
欣慰——整个身体都放松下来。
触觉产生喜悦时——我们会靠近产生喜悦的事物。
这里要说明,挠别人痒产生的笑可不算是喜悦。是人感觉到痒时候的本能反应,实际上是难受的。
正确的
比喻是,如果你女朋友亲你一下,你会很开心,并转过头去靠近女友回应。(如果你们俩情绪好的情况下)
感官产生喜悦时——我们会转到刺激源来源的方向,比如身体和视线转向刺激源。(宿舍里一台电脑放新闻联播,一台电脑放AV,看看其他人的反应,你就知道什么事感官喜悦了。)
自豪时——产生行为冲动,反复观看或者回忆当时情景,并重复让他自豪的动作。(参照足球进球)
极度兴奋——笑的情况下伴有笑痉挛,就是笑的肚子疼。坐的时候,
这些动作信号和表情、声音一样、人类共通,不由自主。
除去表情、声音、行为这些,剩下的表现就都是后天形成的。比如,人愤怒会辱骂别人,但是辱骂的用词是后天学习的。就好比我不会用意大利语骂人一样……

2012年06月13日 12点06分 19
level 7
你要是有这样的水平就好了
2012年06月13日 12点06分 20
level 9
悲伤是一种较为持久的情绪。痛苦会先出现抗议,然后是悲伤让人听天由命,紧接着又是痛苦,然后又是悲伤,如此反复。
悲痛这种混合情绪会出现在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事情上。
但是悲伤会出现在,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上,也就是说悲痛高于悲伤。
悲伤的情绪会时高时低,不会一成不变。比较简单的就是,我们处在悲伤的情绪当中,一旦有人再跟我们说起这件悲伤的事,就会导致我们更加悲伤,但是空一段时间,我们就不会像刚才那么悲伤了,但是又有人刺激我们,我们还是会再次悲伤,直到悲伤过去。
2012年06月13日 12点06分 21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