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西伯利亚虎
老虎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9
作者chinazone 首长卡通猪配图
2007年01月22日 06点01分 1
level 9
1758年瑞典生物学家林奈在修订动物学学名是把狮,虎等大型猫科动物都使用feils(猫属),直到1929年英国兽类学家Pocock论述狮,虎等大型猛兽于feils有别之前,动物学界一直沿用felis这个属名。今天,动物学分类上虎被置于panthera(豹属)之下。故西伯利亚虎学名为:panthera(豹属).tigrls(虎).altaica(西伯利亚亚种)。
2007年01月22日 06点01分 2
level 9
  altaica(西伯利亚亚种)是动物学家Temminck根据描述产自远东的虎头骨和皮张,于1844定名为的新虎亚种。西伯利亚虎头骨比华南虎头骨更为结实,产自我国的东北的西伯利亚虎头骨长度变异幅度为344-366mm之间。虎头骨有牙齿30颗,其中上下门牙各6颗,犬齿4颗。虎的犬齿平均长6cm,呈圆锥体且轻微后弯。东北虎的全身由420多块骨头组成,其中20块胸骨,腰椎骨,3块轼骨,21块尾椎骨等。
2007年01月22日 06点01分 3
level 9
  西伯利亚虎的皮毛颜色,条纹样式与其它虎亚种差异显著。其皮毛色泽会因产地和季节不同而变化多样。我根据对众多西伯利亚虎活体,标本的详尽观察,发现俄罗斯的虎毛色多数为淡黄色,在夏季的毛色较深。产于朝鲜半岛的虎毛色为锈黄色,而我国东北的虎毛色较上述两地产的虎更深。另外,动物园的西伯利亚虎毛色通常要浅于野生西伯利亚虎。每只西伯利亚虎的斑纹都是独一无二的。西伯利亚虎的条纹比华南虎更狭窄细长,朝鲜半岛的虎的条纹数量要稍多于俄罗斯与我国东北的虎。西伯利亚虎冬季的皮毛会比夏季长2倍,每年大概换两次毛,一次在3月,另一次在9月,每次换毛历时2个星期。西伯利亚虎冬毛的测量数据:前,后腿毛发为2-4cm;脖子周围毛发为8cm;腹部毛发为8-10cm;尾巴毛发为6cm;耳朵毛发为4cm;下巴毛发为0.5cm;面部鬃毛为10cm;虎须为10-15cm。
2007年01月22日 06点01分 4
level 9
  西伯利亚虎是现生最大的猫科动物,1959年在俄远东乌苏里边区猎杀,重384公斤,由前苏联科学院著名的虎类学家亚历克斯亲手测量,目前没有超过这个记录的虎被捕获或确认,世界公认它为最大的虎。过去捕获的众多野生北亚虎表明,朝鲜半岛产的虎普遍没有俄罗斯的虎大,朝鲜半岛的虎过去一度争论是否为独立的亚种,朝鲜半岛的虎平均体长150-180厘米,肩高90厘米,重140-200公斤。过去朝鲜半岛捕获比较大的虎是:1911年在朝鲜捕获的一只虎,长3.5米,重254公斤;1912年在朝鲜捕获的一只虎,长3.29米,重327公斤;同年在韩国捕获的2只虎,一只重277公斤,另一只重290公斤。
2007年01月22日 06点01分 5
可惜,384KG老虎的图片红叉了!!!!
2013年02月01日 03点02分
level 9
  一名非军事区的野生动物保护主义者林淳南相信,非军事区是虎的家园,而过去人们以为虎在朝鲜半岛已经绝迹。过去两年里,他在南部非军事区附近发现了虎的爪印。他认为韩国至多只有10只虎存活下来。  西伯利亚虎位于古北界北方森林原始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端,包括梅花鹿、野猪、狍子、马鹿、驼鹿、山猫、猞猁、黑熊、狼、獾和野兔等等,甚至是七八百斤的棕熊,也逃不过虎口。
2007年01月22日 06点01分 7
level 9
  在远东森林研究西伯利亚虎超过20年的俄罗斯科学院动物学家亚历克斯多次观察到西伯利亚虎是如何偷袭熊的。他说,西伯利亚虎往往会在下风口作埋伏,熊一般不会发觉到,虎的袭击总是出乎意料的,瞬间跃起一击致命,虎口迅速咬断熊的脊椎骨。如果虎的潜伏被熊事先发现,熊一般不敢正面与虎搏斗,而是逃跑上树。虎会在树下耐心等侯,然后假装离开,在附近继续埋伏起来,等熊下树后再次袭击将熊咬死。有趣的是,虎有时也会在山涧小溪熟练地也捕捉鲑鱼和其它鱼类,并把它们投郑到地上。在夏天,西伯利亚虎也会吃野果以促进消化。西伯利亚虎交配期在每年12月到第2年的1月初,每次为期14天。
2007年01月22日 06点01分 8
level 9
  西伯利亚虎力量庞大,成年雄虎相当于十二个成年人的体力。为了维持生存,野生西伯利亚虎每天会行走80-100公里寻找食物,一只西伯利亚虎为了搜捕猎物,可以花22天的时间旅行990公里。虎每十次猎杀只有一次会成功,在没有足够的食物补给时虎会变得烦躁不安,猎人在1.6公里外就能够听到老虎的叫声。平常说西伯利亚虎是夜行性动物都是错误的,其实它们更喜欢在日出和黄昏这段时间出没,西伯利亚虎在夜间的视觉能力是人类的六倍!西伯利亚虎长期生活于的严寒地带(北纬45度-60度),甚至有虎出没于零下50-60度的地方,如在阿尔丹河(北纬60度40分)和雅库奇(北纬60度)附近,都曾猎到过虎。
2007年01月22日 06点01分 9
level 9
野生东北虎在我国的分布  历史上野生东北虎在我国北部有广泛分布,据史书记载,虎在东北“诸山皆有之”(《盛京通志》卷二十七)。到了19世纪,东北虎的分布范围仍很大,东北虎分布的南部边界曾达辽宁南部。解放初(1949-1951年),我国野生东北虎分布区域为(南北大约700多公里,东西约550公里),南自河北省承德地区的燕山山脉北部,北迄大兴安岭林区,西起额尔古那河沿岸,东至乌苏里江江畔。
2007年01月22日 06点01分 10
level 9
北 北纬48-49度(依春以北)南 北纬41.5-42度(中朝边境)东 东经134度(饶河附近)西 东经126-127度(通化-妥化)  建国以后,野生东北虎消失速度惊人。黑龙江,吉林的虎  残存于我国黑龙江、吉林省的虎目前均处与高度濒危的水平。  1949-1951年建国初,我国多家动物园在小兴安岭林区(铁力,依兰,汤原等地)和吉林的舒兰,安图等地收集了100多头野生虎活体。同时还猎杀许多作为制作标本供出口,教学使用。
2007年01月22日 06点01分 11
level 9
  1953-1957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兽类组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地,连续5年进行野外调查的结果表明,我国成年东北虎不超过200只。1975-1976年,野生东北虎减少到151只(其中吉林70只、黑龙江81只)。这次调查显示吉林省东北虎分布区域主要为延边、吉林、通化三个市(州)的山林中,黑龙江省的虎主要分布在牡丹江地区(38只),合江地区(8只),松花江地区(15只)。
2007年01月22日 06点01分 12
level 9
  在吉林省通化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集安还捕到过虎,可是根据1975-1976年调查,集安无虎,通化地区的虎仅见于抚松县的露水河一带和长白县的边境地区。
2007年01月22日 06点01分 13
level 9
  20世纪20-30年代,大兴安岭的东北虎已非常罕见,但仍然存在。1967年夏,石勒喀河河口附近的沃斯克拉新克一只雌虎被打死,此后再未听说有关大兴安岭虎的记述。  至于小兴安岭伊春地区,1964年的《北京动物园年刊》中提到“这里是东北虎的主要栖息地,而且捕获较多”。但1975-1976年的调查显示这里只有4只虎在境内活动。
2007年01月22日 06点01分 14
level 9
  1980年,黑龙江建立七星粒子和镜泊湖自然保护区时,七星粒子自然保护区有19只虎,镜泊湖自然保护区有10只虎出没,然而在80年代中期,两个保护区的虎仅剩3只。
2007年01月22日 06点01分 15
level 9
  1981年,吉林省进行野生动物资源重点调查时,仅在延边州的汪清、珲春、安图三县,吉林市的桦甸县,通化市的抚松县、长白县的个别地段发现东北虎的踪迹。据推算,全省老虎数量不过20只(其中延边地区约15只)。 1985年,有关部门进行的航空调查结果显示黑龙江省未发现东北虎野生个体活动迹象,而吉林省延边州的虎也估计不超过10只。1986年4月,由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联盟(IUCS)主持召开的"世界老虎保护战略"会议的《保护猫科动物宣言》(草案),关于猫科动物现状提到"中国是唯一拥有五个虎亚种的国家,但到本世纪末时,野外恐将不复有虎的存在"。虽然在有关专家的建议下,加上了"除非能及时采取有力和有效的措施"这句话,但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保护老虎已经迫在眉睫了。在1975-1991年这16年间,黑龙江省东北虎数量由81只减少至12只,减少了86.2%。
2007年01月22日 06点01分 16
level 9
  从统计数字来看,虎种群数量一直锐减,到80-90年代之后我国北部的野生虎已基本处于灭绝的边缘:  1991年黑龙江省的东北虎数量为10-14只,其中完达山区6-8只,东方红—迎春2-4只、桦南4只;老爷岭2-4只,绥阳1-3只、穆棱—东京城1只;张广才岭2只,分布于方正—柴河1只、亚布力—大海林—山河屯1只。
2007年01月22日 06点01分 17
level 9
  1992年底吉林省野生东北虎数量为14-17只。1998年调查时,虎数量下降为7-9只,分布区域缩小为三个,另外三个区域(长白山保护局横山保护站、摩天岭、甑峰岭)已不见了老虎的踪影。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东北虎仅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完达山区、老爷岭、张广才岭;吉林省的长白山区,主要在珲春、汪清及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等地。
2007年01月22日 06点01分 18
level 9
  1998年,中国、俄罗斯、美国3国专家联合调查和中国专家再跟踪调查表明,我国野生东北虎数量为12-16只。其中吉林省为7-9只,其余分布在黑龙江省。2001年8月,经过我国野生动物专家不间断跟踪调查确定了黑龙江省境内现存野生东北虎为8-12只,比1999年中美俄3国科学家联合调查掌握的数量多3-5只。这次调查显示,黑龙江省野生东北虎分布区域主要有三个:饶河至虎林一带有5-7只虎活动;绥阳至穆棱林区及东京城一带有2-3只;大海林林业局境内还有1-2只。1999年1月16日至3月22日,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东北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的中、美、俄专家组成的国际调查队,在黑龙江省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东北虎种群数量调查,结果表明野生东北虎的数量急剧下降,从建国初期的400多只到现在的5-7只。
2007年01月22日 06点01分 19
level 9
  引用20世纪90年代中末期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写报告中数据:  估计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野生东北虎的总数为12-16只,即吉林7-9只,黑龙江5-7只。
2007年01月22日 06点01分 20
level 9
  吉林省的7-9只东北虎分布可划分为以下3个区域:  1:大龙岭区:  位于吉林省延边珲春市、汪清县东部。东隔珲春岭与俄罗斯接壤,被以大龙岭为界与黑龙江相邻,该区的西南为绥芬河、珲春河的上游地段。行政区划包括珲春市的敬信、板石、杨泡、马滴河、春化及汪清县的复兴乡。分布区面积为3740km2;
2007年01月22日 06点01分 21
1 2 3 4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