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年华】关于押韵和古音的说明
手写年华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根据手边的资料,来解释一下关于押韵和古音的问题,可能有点长,我慢慢更新哈
2012年06月11日 14点06分 1
level 12
今天太晚了,明天更新。PS.图片怎么传不上去?
2012年06月11日 15点06分 2
level 12
我也布吉岛,你慢慢更新……[Love]
2012年06月11日 15点06分 3
level 9
[顶]
2012年06月11日 17点06分 4
level 3
俺先等着吧...
2012年06月11日 23点06分 5
level 12
周六老师,下周一去看玉刚!所以这周更新的不多
2012年06月11日 23点06分 6
level 12
周六考试,下周一去看玉刚!所以这周更新的不多
2012年06月11日 23点06分 7
level 7
现在时普通话时代,古诗词界当有一场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音,新韵,新意。案例请参照毛同志。
2012年06月12日 09点06分 8
关于这个说法,请参考这篇文章。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c443730102drkb.html
2012年06月17日 04点06分
这些所谓的学者总是有一个通病,认为一成不变的沿用以前的东西就是最正宗的文化,从来没有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事物,只要有谁提出什么打破常规的东西,就要开始污蔑当事人了,你看看他的语气就知道,这人对人和人对学问的态度是一样的,没有包容的胸襟。
2012年06月17日 05点06分
@江东碧云 如果是研究古人写的诗词,应该着重于它的内涵,至于音律,了解下平水韵就可。但是现代人创作古诗词还用平水韵的话就完全没有必要,因为现在普及的是普通话,写的东西也用于朗诵,若任然用平水韵会造成音律不流畅,自己都没办法内部交流还去两岸交流。
2012年06月17日 05点06分
@遗世独立_鹤 平水韵只能当做一个工具,用来研究古作,但是现代创作还是应该用新韵。反正这是我的观点,我目前还在遵照。大家想法是不一样的
2012年06月17日 05点06分
level 12
一、押韵
(一)韵母和押韵
把两个以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这种情况就叫做押韵(或压韵)。各句押韵的字叫做韵脚或韵字。例如:
锄禾日当午(wu),
汗滴禾下土(tu)。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ku)。
其中“午”、“土”、“苦”三字韵母相同。又如:
踏山踏水踏云天,
歌一路呵笑一串,
走访多少人家,
穿过多少村院。
若说山峦起伏像波澜,
你呵就是浪里的帆。
这首诗里“天、串、院、澜、帆”五字的韵母是an、ian、uan、van(拼音v打不出来),它们的韵腹,韵尾都相同,只是韵头不同,因此也算是押韵的。有时,韵腹相近(韵尾相同或者没有韵尾)的字,也可以用来押韵。例如:

2012年06月12日 14点06分 10
level 12
松花江水波连波(bo),
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ge)。
歌唱天鹅项下珍珠城哎,
江南江北好景色(se)。
绿水载白帆,
两岸花万朵(duo),
大桥跨南北,
油龙如穿梭(suo)。
哈尔滨的夏天多迷人,
唱不尽我们心中的歌(ge)。
这首诗里的韵脚都是o、e、uo韵母字,它们韵腹相近,所以可以相押。古代格律诗的押韵相当严格,现代诗歌的押韵则比较宽泛。
由此可见,语音里的“韵母”和诗歌里的“韵”是两个并不完全相同的概念。
2012年06月12日 14点06分 11
level 12
[Love]辛苦了……
2012年06月12日 15点06分 12
level 12
还有呢,有时间再更新吧!这是取自胡裕树的《现代汉语》,可以理解吧?
2012年06月12日 22点06分 13
嗯嗯,你辛苦了^^……
2012年06月13日 10点06分
level 12
[不公平]打了一下午的字,电脑重启都没了
2012年06月16日 07点06分 15
以后发长内容都先写在word文档中保存,然后再贴到贴吧。就避免这种风险了,
2012年06月17日 04点06分
@江东碧云 是在word里写的,电脑断电了,它还安了还原精灵。。。[狂哭]
2012年06月17日 11点06分
@雪飘人间0804 以后写一段保存一段,我们写论文都这样。
2012年06月18日 04点06分
level 12

“十三辙”是明清以来北方说唱文学用以押韵的韵部。“辙”是“韵”的通俗称呼,“合辙”也就是押韵。辙名用两个同韵字为名,一般称为“发花辙”、“梭波辙”、“乜斜辙”、“一七辙”、“姑苏辙”、“怀来辙”、“灰堆辙”、“遥条辙”、“油求辙”、“言前辙”、“人辰辙”、“江阳辙”、“中东辙”。此外,押儿化韵字时还有两道小辙儿,叫“小言前儿”和“小人辰儿”。同十八韵相比,十三辙押韵宽泛,它把普通话韵母中的i、ü、-i(前)、-i(后)、er并成一韵,又把o和e合并,eng和ong合并,成了十三类。
下面把十八韵、十三辙跟普通话韵母列成对照表:
2012年06月17日 00点06分 17
level 12
[转圈哭]表格发不上来,怎么办?@嫣然一笑而过1 @江东碧云 @非儿不非

2012年06月17日 00点06分 18
把表格截图,作为图片发上来。
2012年06月17日 04点06分
嗯嗯,截图,然后发图片……
2012年06月17日 04点06分
@江东碧云 碧云姐好聪明,我璀璨回来发哈[抛媚眼]
2012年06月17日 11点06分
level 8
雪儿,辛苦了,我也搞不清楚。
2012年06月17日 03点06分 19
level 12
2012年06月21日 11点06分 20
level 12
2012年06月21日 11点06分 21
level 12

韵文押了韵,句与句之间有了语音上的回环往复,不仅和谐动听,富有节奏感,而且易诵易记,引人思索。我们现在做新诗,写文章,押韵应当以十八韵、十三辙为依据,但必要时也可以用其他音近字进行“通押”。例如:
唱支山歌给党听(ting),
我把党来比母亲(qin)
母亲只生了我的身,
党的光辉照我心(xin)。
其中的“听”(属“庚”韵或“中东辙”)跟“亲”、“心”(属“痕”韵或“人辰辙”)相通押。运用“通押”,和谐程度虽小了些,但只要所用的韵相近,读起来顺口,也是可以的。
2012年06月21日 11点06分 23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