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
千阳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五狼洞 楼主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手足口病属于中医“温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毒时邪,病位主要在肺、脾、心三脏。小儿脾常不足,肺脏娇嫩,易受损伤。湿热疫毒时邪由口鼻而入,内侵肺脾,卫表被遏,肺气失宣,则见发热、头痛、咳嗽、流涕等;邪毒循经,熏蒸口舌,则口腔疱疹、口痛、拒食、流涎;湿热熏蒸四肢,则手足疱疹;若毒热内盛,气营两燔,则四肢臀部疱疹分布稠密,全身症状深重;若邪热闭肺,肺气郁闭上逆,则气促、咳嗽、痰壅、鼻煽,气机不利,血行瘀滞,则颜面苍白,唇甲发绀;若邪毒逆传心包,内陷厥阴,可出现壮热、神昏、抽搐等危象;甚或邪毒炽盛,正气不支,出现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阴竭阳脱之危候。疾病恢复期,常见脾气受损,气阴两虚之证。
2012年06月10日 05点06分 1
level 13
五狼洞 楼主
一、预防
1.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在社区、公共场所、学校及普通健康人群,尤其是婴幼儿中,应落实“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预防措施。
2.建议参考使用以下中药进行预防: 组方:金银花6g,大青叶6g,绵茵陈15g,生苡仁10g,生甘草3g。以上为3~6岁剂量,3岁以内婴幼儿可减量服用,6岁以上者可加量服用。用法:水煎服,一日两次。服用时间:连续服用5~7天. 本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化湿之功能,适用于易感人群预防。
2012年06月10日 05点06分 2
level 13
五狼洞 楼主
三、调护
1.患病期间,宜于清淡饮食或流质,多饮水,保证液体和营养充足。轻证患者可酌情选用以下食疗方:(1)红萝卜1条,白茅根15g,竹蔗1节,生苡仁15g,每日1剂,煎水代茶。
(2)灯芯草5扎,蝉蜕3g,木棉花1朵,鸡骨草10g,瘦猪肉50g,煲汤饮用。 以上均为3~6岁儿童1人份剂量,可根据年龄大小酌情增减用量。
2.注意保护皮肤清洁和疱疹处理,防止溃破感染。
3.注意精神、神志、呼吸、心率、心律、体温、血压等变化,观察舌苔、大小便等情况,及早发现并发症,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2012年06月10日 05点06分 4
level 13
五狼洞 楼主
2012年06月13日 08点06分 5
level 13
五狼洞 楼主
2012年06月13日 08点06分 6
level 13
五狼洞 楼主
2012年06月13日 08点06分 7
level 13
五狼洞 楼主
2012年06月13日 08点06分 8
level 12
这个帖子好,听说最近小朋友得这个的多
2012年06月13日 08点06分 9
level 6
幼儿园为这病 给孩子们都放假了
2012年06月20日 01点06分 11
level 13
五狼洞 楼主
手足口病可控,[微笑][顶][顶]可防,可治。
2012年07月01日 00点07分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