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路命名想到老地名保护
大金庄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朱文兴   本报《剪子巷》特约评论员朱文兴
  看了媒体今年早些时候公布的西部新客站片区新道路的命名,引起了笔者对地名文化的一些思考。西客站片区的这些新路,基本上是以本省十七市的驻地城市名称命名的。我揣摩,这样命名的意图是为了展示省城立足济南、心怀全省的胸怀。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命名新路虽无创新但不失为好的思路之一。
  但进而一想,又觉得这样的命名思路未免存有缺憾。主要是,这一片区乃至整个省城宝贵的地名资源没能挖掘利用。以西客站为核心区的西部新区,有许多很有价值、也很响亮的老地名。如大金庄、小金庄、大饮马庄、小饮马庄、兴福寺、峨眉山等。饮马庄是因相传三国时曹操在此饮过马而得名;大金庄、小金庄的地名早在清道光十四年的《长清县志》中就有记载,至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兴福寺和峨眉山,也都有悠久的历史或美丽的传说。这些老地名,方位感强,历史厚重,文化内涵深。如果西部新区的某些道路用这些村庄名、寺庙名、山名来命名,称之为大金庄路、小金庄路、大饮马庄路、小饮马庄路、兴福寺路、峨眉山路……不仅有很强的指路性,而且能传承这一片区的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保护济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地名文化符号。
  此外,济南作为孔孟之乡的山东省省会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还有许多历代名人的名字可以命名西客站片区的新路:一是可用古代先贤圣人的名字命名,如在西区主干道齐鲁大道附近的道路可命名为孔子路、孟子路、颜子路等;二是可用李清照、辛弃疾等济南历代名人名士的名字命名,如清照路、稼轩路等;三是可用王尽美、邓恩铭等在济南从事**活动的**先驱的名字命名,如尽美路、恩铭路。如若这样命名,既响亮易记,又有文化烙印。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济南除泉城之外的又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历史文化名城不应该是一个空洞的称号,而应该是由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符号所构成的。不仅包括文物保护单位,而且包括有价值的老建筑和成片的历史文化街区,还包括老城区和其他区域的老地名,如按察司街、县学街、贡院墙根街、东更道、西更道、鞭指巷、岱宗街、宽后所街、舜井街、历山顶街、天地坛、葛贝巷等,几乎每个路名都有历史渊源和动人故事。可惜随着一片片历史文化街区连同棚户区一起被拆迁开发,不少老地名也随之消失。
  老地名与有价值的老建筑及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一样,是文化的积淀,传承着济南这座千年古城的文脉。但愿在已夷为平地的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建筑规划和路网设计时,尽可能保护和利用老路名,使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符号在建设美丽泉城中熠熠生辉。
2012年06月08日 14点06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