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塘沽小三
楼主
他的结构是像《上海滩》一样的三重奏,三个女人三段故事。但里面所表现的主题,情感氛围与理性维度,是很有张力的。 从这部片子里面,我们看到了女人一生中的最大悲剧,我们看到了在鲁迅《伤逝》、老舍《微神》《月牙儿》沈从文《边城》里面所急于表现的女性问题。解老师说这是关于三个女人的悲剧,在我看来,实在应该算是四个人的。从电影里面那个百年老店照相馆来看,她的第一任主人茉的母亲,其实也是一个悲剧主角。 看茉的悲剧,有些像老舍的《月牙儿》,也许只能从老舍的《月牙儿》里,才找得到这种感人的情节。茉是个热爱电影的人,她一直以来都很留恋那段拍电影的日子,她直到去世,依然保留着她一生中的唯一的男人孟先生送给她的香水和杂志,杂志上面有她的封面。她呼唤每一个走近她生活的男人为“高先生”。她的女婿、外孙女婿,她都是这样呼唤。但是一场战争,电影公司破产了,她的男人走了,她的事业了,她的人生也毁了。但唯一剩下的便只有一个孩子,一本杂志,一瓶香水。她的死,有着黛玉焚稿断痴情的诀绝和孤独。她的一生是悲哀的,凄惨的。 茉的女儿,便是莉。是她和孟先生的女儿。但女儿一直以来就没有看到过父亲。而她在最小的时候,看到的是她外婆带回的男人调戏她母亲的肮脏的一幕,看到的是外婆因为羞耻与屈辱、或者内疚或者其他一些她不知道的因素,自杀了。母女俩相依为命。她在她母亲的阴影下长大,依然享受着邹杰所说的“具有小资情调”的生活。后来她与邹杰结婚了,邹杰在那个时代,的确算得上是一个优秀的美男子,各方面都是那个时代的明星。她因为不满意丈夫家的贫困生活和恶劣的生活习惯,又搬回了娘家,不过令她欣慰的是,丈夫也跟着搬了过来。 在这里又遇到的另外的问题。一方面是来自母亲的挑逗,令莉感到不安,而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生理的问题,不能生育给他们的婚姻和带来了不稳定因素,给她的心理更是加重的负担。后来他们去领养了一个女儿,而当女儿长到11岁的时候,她怀疑丈夫与养女有染,扬言要去告他,邹杰在冤屈中卧轨自杀,当她明白了这一切后,她也随之而去。 红旗照相馆,这个百年老店,盛满了悲剧的家园,像一搜搁浅的破船,依旧载着祖孙二人继续沉浮。 养女花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她纯真热情,而又充满独立精神。她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载着眼睛。她外婆曾经说“我还没看见戴着眼镜睡觉的”。(其实我现在也常常戴着眼镜不知不觉就睡着的,可惜她看不到罢了。)她为了维持这个家,为了维持丈夫小杜上大学的费用,是那样废寝忘食的工作。其实她外婆还不知道她已经跟小杜结了婚,还希望跟她介绍一个留洋的博士。不过她丝毫没有动心。丈夫暑假回家,要去考研,她也没有拦阻。到哪去找这么好的女人?这么善于理解人的女人,这么开明的女人? 直到后来小杜终于到了日本,并提出跟她分手,甚至开出优厚的条件来让她放弃这段婚姻。不过她拒绝了,而只是要求把孩子生下来后,她对她唯一的要求就是跟她过最后一晚夫妻生活。在这天夜里,她差点拧开了煤气。但最后还是放弃了。小杜最后还是走了。她在一天夜里,下着大雨的夜里,独自在街道边生产了。那是一个撕心裂肺的夜晚。 孩子终于生下来了,然后长大,然后似乎也搬了新家。当然,等这个孩子长到适婚年龄的时候,已经是我们这个时代了,可是她的命运又将怎么样呢? 她的曾祖母、外祖母、母亲都在同一片沙滩搁浅了,她能冲出这种女人的宿命吗?
2007年01月11日 08点01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