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溪的风景名胜 (转自我爱贵溪论坛)
贵溪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4
一、象山书院。象山书院首创于南宋谆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当时称作“象山精舍”。贵溪应天山“陵高而谷邃,林茂而泉清”,陆九渊登而乐之,乃建精舍居焉。学生也悄悄结庐其旁。早晨鸣鼓“揖升讲座”,从容授学。讲授五年,求学者超过数千人。当时已负盛名的理学家朱熹写信给陆九渊说:“闻象山垦辟架凿之功益有绪,来学者亦甚,恨不得一至其间观奇揽胜”。象山书院几经风霜,几经迁徙,直至清同治年间迁至县城东重建书院,又因战祸,荡然无存。然而,它的影响始终存在。它为贵溪乃至相邻各县的文化发展、培养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宋、明时期,贵溪学子中进士者两百余人。南宋嘉定至淳熙四十四年间,贵溪籍郑天佑祖孙三代11人中进士。明嘉庆年间有被誉为“精忠贯日月,芳誉溢乡间”的宰相夏言。有刚正廉洁,“一介不取,一介不予”的应天礼经考官江以朝。他被海瑞称赞为:“江公百世师表,称之天下不愧,世世不愧”。徐九思、徐贵明父子更是明嘉靖年间有名的为民兴利除弊的水利专家。陆象山的哲学思想(包括他的教育思想)由于历史的局限,固然有许多唯心主义成分。但是,他的“六经皆注我,我何注六经”的无畏精神;他反对的“自暴、自弃”,强调“自立、自重,不随人脚跟,学人言语”的开创精神;他的“往哲之言,因时乘理”的深刻见解,不无可取之处。陆象山以他的博学卓识吸引学生,从而使象山书院成为当时全国著名书院之一。清代学者全祖望评价说:“岳麓、白鹿、丽泽、陆氏之象山,并起齐名,四家之徒遍天下”。
2007年01月07日 18点01分 1
level 4
二、三峰山。距市区1公里,有三座山峰品峙而立,故称三峰山。又因其巅方正,两隅垂桃如冕,又称天冠山。据《信郡志》载:山巅自为两坞。坞中有泉穿穴,东曰:“飞雪”,西曰“喷珠”。春夏潺潺,水声不绝;秋冬霁久,涓涓而微。两崖下各有一小水沼,淳涵澄清。左右山环如拱。明宰相夏言曾在此建象山草堂。宋名士徐绍曾在此读书。当王安石拜谒徐绍于此时,曾留住数日,临行时题诗以赠。诗云:“茂竹修林翠纷纷,占断山需与水喷。啸嗷一生虽自乐,有司还欲选才闻”。元代赵孟页曾在此立碑,并撰文书丹,遍写贵溪风光。碑早失,而其为天冠山二十四景撰写的诗文尚存,此即:龙口岩:峭石立四壁,寒泉飞两龙。人间苦炎热,仙山已秋风。仙足岩:窈窕石屋间,中有仙人躅。说与牧羊儿,慎莫伤吾足。石人峰:巨灵长亘天,何时化为石。特立千万年,终古无相识。雷公岩:雷公起卧龙,为国作霖雨。飞电掣金蛇,其谁敢余侮。钓 台:仙者非有求,坐石不垂钓。咄哉羊裘翁,同名不同调。洗药池:真人栖隐处,洗药有清池。金丹在沐浴,玉水自生肥。炼丹井:丹成神仙去,井冽寒泉食。甘美无比伦,华池咽玉液。长廊岩:修岩如长廊,下有清泉注。山中古仙人,步月自来去。月 岩:月岩如偃月,风泉洒晴雪。仙境在人间,真成两奇绝。馨香岩:山险通鸟道,水深有蛟龙。谁言仙乐鸣,高人方耳聋。风 山:山鸡爱毛羽,饮啄琪树间。照影寒潭静,翔集落花间。道人岩:道士本避世,部之无姓字。如何千载后,石室有人至。长生池:竹实风将至,水清鱼自行。着我草亭里,危坐学长生。鬼谷岩:鬼谷岩前石,唐文字字奇。何当佛藓,细读老君碑。学堂岩:仙人非痴人,山中犹读书。叹我废学久,闻此一长吁。老人峰:有石象老人,宛然如绘素。稽首礼南极,苍苍在烟雾。三石山:我有泉石癖,甚爱山中居。何当从群公,讲学读吾书。一线天:醯鸡舞饔中,井蛙居坎里。莫作一线看,开眼九万里。金沙岭:攀萝缘石磴,步上金沙岭。露下色荧荧,月生光炯炯。仙 台:仙台高几许,时时覆云气。一去三千年,令人每翘企。灵 湫:灵湫不受污,深浅何足计。小憩松竹鸣,萧萧山雨至。潭:神龙或深潜,石洞通水府。勿遣儿曹剧,飞空作雷雨。风 洞:石壁奇崆峒,中有风冷然。安知列御寇,不向此中仙。逍遥岩:兹岩名逍遥,下可坐百人。岂徒木石居,真与猿鹤邻。
2007年01月07日 18点01分 2
不错,借楼混脸熟
2014年12月31日 08点12分
level 4
...
2007年01月07日 18点01分 3
混脸熟 技术专业,设备一流!>打破眼镜暴利,服务全国人民!>从此您配眼镜不必东奔西跑!吧友配镜可享受政府眼镜下乡补贴.免费视光咨询QQ:853588079
2014年12月31日 08点12分
level 4
三、挂榜山和一线天。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宏祖(号霞客)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十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游览了贵溪市南诸风景名胜。《徐霞客游记》对此作了如下记事: “过溪而东一里,由峰西北入其隘中,始知其山缘石崖盘峙,中剖而开,并夹而起,远近不一,离立同形。随路抵穹岩下,拾级而上,得一台,缀两崖如掌。其南下之级,直垂涧底,其西之极,直绕山巅。先跻峰攀登里许,而至绝顶,则南瞰西华,东瞰夹壁,西看南溪,北瞰城邑,毕在指顾。复从前蹬南下一线天,则两崖并夹而上,直南即从峰顶下剖者,是为下峡。路至峡中,忽转而东,穿坠石之隙,复得横峡,俱上下壁立,曲直线分。抵东而复出一坞,若非复入人世矣!由坞而南,望两岩穿崖盘窦,往往而是。”若春雨初晴,山水渗珠,飘然飞降,触石一溅,飞沫万千,晴霁光而映七色,化雨露而聚甘泉。明代学者汪俅以“碎滴天浆声不断”句赞其奇。在一线天的石壁上,隐约可见题刻,其中有“潜谷洞”三字,系唐代名宦吴动、文学家吴武陵父子读书的场所。
2007年01月07日 18点01分 6
level 4
五、仙人桥。城东南距市区约1公里处有一岩,下空,似一桥高架于山坞中,因其中空如月,故称月桥岩。月桥岩东西走向,西部陡峭处,壁立10余米;东部山势呈坡形,可缓步直抵岩顶。顶部高穹圆整,约20余平方米。置身岩顶,可一览贵溪城池全貌。 在月桥岩西5米处有奇石,高约4米许,其状宛如一正襟危坐老人守护着月桥岩,故月桥又称仙人桥。《徐霞客游记》中,称月桥岩有“驾虹役鹊之巧,恐不迨此也”。石壁上曾有遗句:“此处神仙迹,神仙到此么?山花常带笑,野鸟自来歌”。
2007年01月07日 18点01分 8
level 4
六、龙虎山。现在不知道算不算贵溪的风景了。龙虎山是上帝创作的许多件精致的盆景作品之一,它是丹霞地貌的样本。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的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境内,为中国道教发祥地,道教正一派“祖庭”。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大影响。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乃独秀江南的秀水灵山。此地群峰绵延数十里,为象山(应天山)一支脉西行所致。传喻九十九条龙在此集结,山状若龙盘,似虎踞,龙虎争雄,势不相让;上清溪自东远途飘入,依山缓行,绕山转峰,似小憩,似恋景,过滩呈白,遇潭现绿,或轻声雅语,或静心沉思。九十九峰二十四岩,尽取水之至柔,绕山转峰之溪水,遍纳九十九龙之阳刚,山丹水绿,灵性十足。不久,灵山秀水被神灵相中,即差两仙鹤导引张道陵携弟子出入于山,炼丹修道。山神知觉,龙虎现身,取代云锦。自后,龙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张道陵于龙虎山修道炼丹大成后,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世袭道统63代,奕世沿守1800余年,他们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得到历代王朝无数次的赐银,进行了无数次的扩建和维修,宫府的建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创道教建筑史之最。龙虎山在鼎盛时期,建有道观 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国。贵溪,贵溪此外,龙虎山景区应天山象山书院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顿悟心学” 派的发源地;金龙峰马祖岩是禅宗史上贡献最大的禅师之一马祖道早期参禅悟道的场所;仙水岩的崖墓群是中国葬俗史上的奇观;“仙女现花”为道教第一绝景、世界第一绝景,等等。《龙虎山志·艺文》载:“龙虎山历魏、晋、唐、宋,代有褒崇,若山川之胜,宫宇之丽,人物之繁,仙迹之异,道行之神,爵望之显。代之慕拟歆艳者,或美之于诗文,垂之金石,传递一千余载。”龙虎山几千年来积淀而成的丰厚的道教文化遗产,和它在中国道教史上显赫的祖庭地位,以及对中国道教发展所作的贡献,被人公认为“道教第一山”在世界宗教史上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重在加强对道教文化内涵方面的发掘建设,推出了以了解道教概况,领略道教祖庭的威严的“瞰道教全貌” 的“身”游线路;推出了以领会道教崇尚“无为、自然”核心思想的 “览道教仙境”的“心”游线路;还推出了以探考张道陵创道之目的的“思崖墓之奇”的“神”神线路,完善各项设施,采取多种措施,使“百神受职之所”、“洞天福地”的龙虎山抖落尘埃,紫气升腾,纳迎四方宾客,替天行道,禳灾降魔,造福于民,被旅游界誉为“道教朝圣游和第一游”。
2007年01月07日 18点01分 9
level 4
...
2007年01月07日 19点01分 10
level 4
...
2007年01月07日 19点01分 11
level 4
...
2007年01月07日 19点01分 12
level 4
七、天师府。天师府位于上清镇,是历代张天师的起居之所,原建于龙虎山下,后迁于上清。张天师的名号已传到63代,是我国最长的受皇帝册封的一姓嗣教,民间有“北有孔夫子,南有张天师”之说。张天师本名张道陵,据说是张良的八世孙。传说他身长九尺三寸,浓眉大脸,十分威武。汉光武年间,他出生于天目山,他母亲梦见魁星而感应怀孕生下了他。 张道陵自幼聪慧过人,七岁就读通了老子道德经,天文地理河图洛书无不通晓。成年后又在深山中刻苦修炼,不久得道。他曾在龙虎山炼丹,三年丹成。不久后遇到神人指点,修成了最高的道术,能够除魔去病,拜他为师的人竟有好几万人。张道陵就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了道教团体。据说在东汉桓帝永寿元年的九月九日,张道陵被仙人封为正一真人,羽化登升。他所创立的道教一直传到今天,由於他规定入教者需交五斗米,因此也称“五斗米教”。后人尊他为张天师,而张天师的名号也被历代帝王特许世袭,现在的张天师已经是张道陵的第63代孙了。天师府占地5万平方米,有500多间房舍,楼台殿阁金碧辉煌,曲径回廊不计其数,府内古木参天,环境清静,风景十分优美。它既保留了中国传统的府第规格,又兼有封建衙署的某些特点,在布局上保持了鲜明的道教正一派风格。每年的10月初,这里会举行龙虎山道教文化节,游客可以观看到道教法会表演。
2007年01月07日 19点01分 13
level 4
...
2007年01月07日 19点01分 14
level 4
...
2007年01月07日 19点01分 15
level 4
...
2007年01月07日 19点01分 16
level 4
...
2007年01月07日 19点01分 17
level 4
八、冷水大峡谷漂流。大峡谷全长20公里,相对落差120米,漂流全程8公里,用时约90分钟,漂流区内水凝碧翠,空气清新,顺水而下,妙不可言。惊险处激流叠水,浪竭飞舟;舒缓处平湖揽月,温馨浪漫。主要景点有:卓玛滩、寨上滩、喜来滩、玉枕滩、鹰嘴岩及壮观的鹰厦铁路等。是击滔搏浪、挑战自我、享受自然的好去处。大峡谷生态游览区内生态原始自然,一望无际的竹海,飞虫鸟语,山花烂漫,珍禽野兽,隐现山中,是一座天然的生态宝库。主要景点有观竹海、看千年白果树、游横坑古村、亚洲最大的银矿、鬼谷洞等。
2007年01月07日 19点01分 18
level 4
...
2007年01月07日 19点01分 20
level 4
...
2007年01月07日 19点01分 21
level 4
十、漕源瀑布群。 位于贵溪市南部山区耳口乡境内风景秀丽的泸溪河畔,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龙虎山范围内,公路距鹰潭市区40公里,瀑布北接武夷山脉,南连泸溪河,途径漕源村。瀑布群四周山高林密,树木苍翠,环境幽美,动植物资源丰富,夏日气候凉爽。瀑布群相连的瀑布有三层,其中第二层气势磅礴,最为壮观。观赏瀑布可先乘竹排进行漂流,再徒步观赏大自然的神奇美景,是人们避暑、登山、休闲的好去处,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潜力。
2007年01月07日 19点01分 22
level 4
...
2007年01月07日 19点01分 23
level 4
...
2007年01月07日 19点01分 25
1 2 3 4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