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丝珐琅上乐坛城


掐丝珐琅上乐坛城,就是明的景泰蓝工艺,后为清宫藏传佛教又一重器,所谓“坛城”为密宗表 现诸神的坛场和宫殿,为外圆内方的布局,是密教修 习和供奉的重要法物.
景泰蓝又称铜掐丝珐琅,它是用细扁铜丝掐成图案,焊在铜质胎形上,再填上彩色油料,经烧制、磨光、镀金而成。其颜色丰富多彩,仅蓝釉就有天蓝、宝蓝、透明状的普蓝、粉青金色等,还有鸡血红、紫红、桃红、墨绿、草绿、淡绿以及黄、白、紫等多种颜色。釉质优美沉稳、坚实浓郁。特别是蓝釉,它的纯度与亮度很好,有宝石般的美感。明代景泰年间的器皿多以这种蓝釉作底,创造了景泰年间以宝石蓝为主的风格,“景泰蓝”因此而得名。清咸丰、光绪年间,景泰蓝开始作为商品销往国内外。1904年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和190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景泰蓝曾两次获得嘉奖。
如今,景泰蓝被誉为中华国粹。它不但是生活实用品,如酒具、烟具、粉盒、花瓶、台灯等,而且还成为高级工艺品,景泰蓝制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昂贵,颇受外商欢迎。明清古景泰蓝工艺水平精湛,流传下来的数量又不多,其收藏价值更高。比如:在2005年6月落槌的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清康熙高浮雕山水人物图笔筒”(高17.2cm,刻款“顾珏”),以1140万元的天价成交。同时还有多件明清景泰蓝精品以高价成交,如一件“清乾隆掐丝珐琅开光御制诗句方壶”(高47cm),成交价为190万元,而在中贸圣佳2002年秋拍会上,当时这件拍品成交价仅为55万元,景泰蓝的升值速度之快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