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4
自来水的合格率,你信吗?
2009年,住建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做了一次自来水水质普查,结果合格率仅为53.8%。但住建部水质监测中心主任邵益生接受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时说,53.8%已是历史数据,2011年的抽样检测结果是,自来水的合格率达到83%。你怎么看这组数据?
2012年05月18日 12点05分
1
level 14
知情人都已经在自己家里安装上净化设备了。我就说这么多。
2012年05月18日 13点05分
3
level 14
自来水中含有避孕药?昨天微博认证为“原美国夏威夷大学环保专家董良杰”的网友发了一条微博:“中国是避孕药消费第一大国,不仅人吃,且发明了水产养殖等新用途。避孕药环境污染可导致野生动物不育或降低再生能力。学者对饮水里雌激素干扰物研究发现,23个水源都有,长三角最高。另外,它们作为持久污染物,一般水处理技术去不掉;人体积累,后果难料……”此条微博一出,立即在网上被疯传,到晚上6点,这条微博被转发了7800多次,评论也达1300多条。喝水就会导致“不孕不育”?这让很多网友感到有些可怕。 昨天,现代快报采访了医学和环保毒理学的专家。专家们则表示,水环境中的雌激素含量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目前还没有任何研究证明,水中雌激素进入到人体后会对健康产生负面效应。
2012年05月18日 14点05分
4
level 13
好的一点 ,我们汉中用的是地下水,要是真是地表水,那谁还敢喝啊?我妈早就买了套净水器,不过我觉得那也是骗人的,就像搞传销一样,几千块钱弄个那东西,还全都是他们那些上了年纪的人,一个叫一个的去买的,唉!管她呢,只要她高兴吧!
2012年05月18日 14点05分
5
level 14
国内六大水系雌激素污染比其他国家高
记者通过查询得知,董良杰微博中的结论出自于中国《环境科学学报》(英文核心期刊)2月份的一篇名为《对于雌激素干扰中国水源污染问题的评估》的文章。文章提到,调查了中国六个主要水系的23个水源样本,所有提取的样本都包括重要的环境雌激素。文章还比较了中国和德国、希腊、葡萄牙、美国、澳大利亚和韩国的水环境,发现中国六大水系中所含的主要雌激素都比其他国家要高。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孙成教授告诉记者,目前雌激素主要有六七种,其他一些浓度低效应小的有上百种。
水中的雌激素让鱼儿都“女性化”了 南京环保专家告诉记者“自来水中的避孕药”只是一个通俗的说法,专业说法应该称作“环境雌激素”,统称为内分泌干扰素。
河海大学一位环境学博士表示,大量的野外调查和实验证明,生活在这些“环境雌激素”中的鱼类调节机制紊乱,并扰乱生育、生殖系统。这些鱼类如果长期生活在雌激素环境下,会导致“雌性化”。比如性别比率的改变,鱼类和水中的其他野生生物生育能力和受精率都降低等。
【南京】 109项长江水“体检”不含雌激素监测 长江水是南京市民饮用水的最大来源,南京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年环保部门都要对长江水进行“体检”。 “主要的监测项目有24项常规指标。从监测结果看,基本上长江能够稳定达到三类标准,而集中式水源地的水质更是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除了常规的24项“体检”,对于饮用水源地的监测更是严格,检查项目多达109项。记者发现,其中包括了富营养化指标,汞、砷、铅、镉等重金属指标以及甲醛、苯、酚等化学物质,不过雌激素监测不在内。工作人员说,水环境雌激素情况较复杂,目前国家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并不能作为官方评价水环境的指标。从这109项长江饮用水“体检”指标看,饮用水是安全的。
供水部门:雌激素干扰物目前他们没法检测
记者昨天联系到了南京市自来水总公司相关负责人,他表示,水源含有雌激素干扰物的说法由来已久,不过对此并无定论。
目前南京市自来水总公司水质检测还无法检测这一项目,从设备到技术上也都达不到检测这一项的要求。
供水专家坦言,通过一般水处理技术确实去不掉这一类激素。
环境雌激素对健康有无危害? 要看含量有多少!
南京大学环境专家告诉记者,环境雌激素的确存在,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但水中的雌激素含量微乎其微,到目前为止,对于人体健康效应有多大影响还没有定论。“环境激素”是否对人有伤害,要看含量有多少。
2010年,国际上一家环保组织发布报告称,在对取自重庆、武汉、南京、马鞍山4个城市的鲤鱼和鲶鱼做检测时,均测出被称为“环境激素”的壬基酚和辛基酚,而这两种物质可导致雌性性早熟等性发育和生殖系统问题。当时现代快报记者也采访了相关环境专家,他们都纷纷作出回应,部分野生鱼确实存在激素情况,但激素含量不足以危害人体健康。
喝水就会导致不孕不育?
没到那个程度!
在董良杰的微博出来之后,很多网友感到恐慌。一位网友说,“在未来是不是男女生殖能力会因为喝水就被弄垮了?”
对此,东南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彭丹红告诉记者,避孕药中主要避孕的成分为乙炔雌二醇,每颗药的含量在20~30微克。而且需要每天服用才能达到避孕的效果。而水中的雌激素含量低到可忽略不计,根本没有避孕效果。彭丹红解释,目前医学界也在考虑环境因素可能会导致不孕不育的风险,但没有证据证明环境中的雌激素会导致不孕不育。
在发了第一条微博之后,董良杰为了避免网友们的误会,也补发了一条微博解释:“尽管含量很高,但还没有达到喝自来水避孕的程度。”
2012年05月18日 14点05分
6
level 14
2007年底,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建设部、环保总局等多部委联合印发《全国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规划》,明确称:“全国近年抽检饮用水合格率83.4%。”
83.4%合格率,意味着不合格率超过15%,足以让人忧心,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仍然远远低估了不合格率。
2012年05月18日 15点05分
7
level 14
再过两个月,即2012年7月1日起,中国将强制执行最新饮用水标准。
上一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于1985年由卫生部组织饮水卫生专家制定,规定的水质指标为35项。2006年,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协调下,卫生部牵头,会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各方面专家完成修订。鉴于新标准较严格,标准委要求,相关指标的实施项目和日期由各省级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报国家标准委、建设部和卫生部备案,但全部指标最迟于2012年7月1日必须实施。
新标准与国际接轨,指标达到106项,与世界上最严的水质标准——欧盟水质标准基本持平。中国的自来水似乎即将实现直接饮水。
然而,这个被寄予厚望的强制标准只是纸上谈兵,因为没有实质性惩罚措施,并不为地方政府和水厂所惧。新标准颁发至今,地方政府和水厂在水处理工艺改造方面鲜有进展。
宋兰合称,未来一段时间,饮用水新标准只不过起个引导作用,而难以强制实施。各方政府仍然会声称属地的“供水水质全面达标”,哪怕许多只不过是“皇帝的新装”。
中国内地无一城镇实现自来水直饮。对照新标准,相关业内专家分析,饮用水水质状况大约分为几个层次:
——首都北京,尤其四环以内的主城区,水厂普遍上马了深度处理工艺,水网管道大部分更新,因此离直饮水距离最为接近。
——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大型城市,部分水厂上马了深度工艺,但是因为主城区管道老旧等原因,目前无法实现直饮。
——其他省会城市等二线城市,仅有少数城市上马了部分深度处理工艺,因水源、管道等原因,部分城市水厂属问题水厂。
——上千座地级城市、县级城市,除少数城市外,因水源差、深度水处理工艺缺乏等,有大量的问题水厂。
此外,中国城镇自来水质检测次数太少。按照现行规定,即便是新标准的106项检测,地表水厂一年只需要检测两次,地下水厂一年检测一次即可。“通过少检,一些地方水厂可以避开水质不合格风险高的月份。所以检测时合格,不代表不检测时就合格。另外,水厂自检自测,检测合格就公布,不合格就不公布。”
2012年05月18日 15点05分
8
level 14
自来水合格率事关民生,有关部门有披露的义务,且数据务必做到真实、可靠。同时有必要公布自来水不合格的城市有哪些,17%的不合格自来水又流向了哪里?此外,必须先提高水质再涨价,这样才会让老百姓心甘情愿掏钱。
2012年05月19日 01点05分
14
level 9
之所以现在的不孕不育广告多了,就是因为网络上披露说自来水含避孕药,所以现在的人都被避孕了哈哈
2012年05月19日 04点05分
16
level 14
如果说我现在吃的自来水是直接从河里抽起来送到每家每户。。你该说什么呢
2012年05月19日 13点05分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