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0
tiano_
楼主
昨日,原美国夏威夷大学环保专家董良杰发微博称“包括长三角在内的23个水源中都含避孕药,且长期积累后果难料。”自来水中竟然含有避孕药,此说法一出,立刻引发众网友的一番热议。喝水就会导致“不孕不育”?专家们表示,水环境中的雌激素含量微乎其微,水中雌激素进入到人体后不会对健康产生负面效应。
南京环保专家告诉记者“自来水中的避孕药”只是一个通俗的说法,专业说法应该称作“环境雌激素”,统称为内分泌干扰素。
河海大学一位环境学博士表示,大量的野外调查和实验证明,生活在这些“环境雌激素”中的鱼类调节机制紊乱,并扰乱生育、生殖系统。这些鱼类如果长期生活在雌激素环境下,会导致“雌性化”。比如性别比率的改变,鱼类和水中的其他野生生物生育能力和受精率都降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