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建设破常规广发“英雄帖”
巢湖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lingxiantang 楼主
 5月16日,巢湖市重点工程管理局在各大人才网站发布“招募令”,急聘10—20名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其中,部分岗位月薪高达1万。与此同时,巢湖市住建局也获得批准,高薪招聘5名工程技术人员。
  巢湖大建设领域陷入严重的“人才荒”。巢湖市政府给出特殊政策,让部分大建口子单位采取市场化方式招聘人才。巢湖市住建局局长张晓江说,再通过常规的事业单位人才招考途径已经“远水解不了近渴”,此举是打破常规、特事特办,急聘“来了就能干的人”。
  受区划调整影响 建设口子出现“人才荒”
  工程技术领域是个高薪行业,原本现在市场上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就比较短缺,加之受区划调整影响,原地级巢湖市建设口子公务员绝大多数去了合肥、芜湖、马鞍山,更是让县级巢湖市建设口子出现了严重的“人才荒”。
  以巢湖市住建局为例,区划调整后,原地级巢湖市住建委的公务员除一位业务科长留下来外,其他人全部去了合肥,这让县级巢湖市住建局顿时陷入专业技术人员的“奇缺”状态。目前,该局好不容易才“物色”到了各个科室的负责人,而很多科室负责人却是“光杆司令”。
  同样,区划调整后,原地级巢湖市规划局的专业规划人才,从局领导到业务科室负责人全部去了合肥。成立伊始的县级巢湖市规划局的规划专业人员主要来自原居巢区村镇处,过去基本不接触城市规划,一下子让县级巢湖市规划局几乎“揭不开锅”。
  巢湖市规划局办公室主任杨少奎说,随着合肥市规划局为巢湖市规划局“支持”了3名专业技术型领导,巢湖市规划局又与合肥市规划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方才有所缓解,但是人才“断档”的问题依然突出。
  “白+黑”、“5+2”
  德国专家称是“玩命”
  一方面,县级巢湖市建设口子专业技术人员“奇缺”;一方面围绕“两年大变样”,巢湖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十大工程”;另一方面,巢湖市大建设“等高对接”合肥标准,大合肥的快节奏让建设口子的感受“首当其冲”。工程多、时间紧、标准高、要求严,巢湖市建设口子的干部职工开始了“白+黑”、“5+2”的作息模式。
  “5月14日晚上,局里开会研究德国专家提出的巢城水环境整治的初步方案,一直开到夜里12点半,我们到家都1点了。”巢湖市规划局办公室主任杨少奎说,“参会的德国专家说我们巢湖大建设是在玩命,简直不可思议。”
  “很多时候,我们的技术人员白天要跑现场,很多会只得放到晚上开。”杨少奎说,“现在的工作量几乎是过去的10倍。”
  “自从巢湖大建设启动以来,我们就已经基本上没有双休日的概念了。”巢湖市重点工程管理局副局长杨建华说。据了解,按照合肥市“六分开”的城市建设管理模式,巢湖市重点工程目前承担着35个市政路桥、房建、环境景观项目,总投资23.5亿元。下一步,还将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全面承担总投资达130亿元、近150多项的“十大工程”建设任务。此外,还要负责合肥市所属巢湖管理的一些工程项目,任务更加艰巨。
  “没有星期天,每天都在工地上,几乎很少在办公室,真的是很疲劳。”巢湖市重点工程管理局副局长曾瑾说,目前该局仅有工作人员30多人,其中,聘用人员18人。但除后勤保障人员和负责工程造价、项目审核等内应人员,真正能够上现场负责项目的也就10来个人,有的人同时负责3—4个项目。
  为了应对超强负荷的工作量,巢湖市重点工程管理局只得实行“5+2、白+黑、晴+雨”的工作机制,局工作人员早上7点至晚上10点,都要坚守在各个重点工程建设现场,及时处理工程推进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如遇阴雨天,该局也不会“浪费”时间。他们定下制度,遇到阴雨天以及现场施工受制约的情况,都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晚7点至9点,集中到一起“充电”学业务技术。此外,该局还别出心裁,将大建设各类工程建设方面的规范、标准和技术导则,编印成手册,做到人手一册,随身携带。

2012年05月18日 00点05分 1
level 12
lingxiantang 楼主
  引入“灵活”用人机制 急聘“来了就能干的人”
  “我们现在24小时开机,压力很大,由于技术人员短缺,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没人干事的局面。”巢湖市重点工程管理局副局长杨建华说。
  巢湖市大建口子工作人员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的问题,已经引起巢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此次,巢湖市拿出特殊政策,同意巢湖市住建局、巢湖市重点工程管理局采取市场化办法,应急从社会上招聘工程技术人员。
  据了解,巢湖市住建局将招聘10—20名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巢湖市道桥所,高级岗位的月薪1万元。具体是,工民建、市政公路及相近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15年以上工作年限,具有高级职称且经验丰富的重大项目现场施工管理经历(附证明),月薪10000元;工程现场负责人则要求市政公路、土木岩土及相近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10年以上工作经验或大专及以上学历且15年以上工作经验,月薪6000元;工民建、市政公路、园林景观、工程造价、设备安装及相近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5年以上工作经验,月薪3500元。
  眼下,巢湖市住建局已经在各大网站发布招聘公告,但是究竟招聘的效果如何,能不能招满?巢湖市重点工程管理局副局长杨建华表示,“现在真的不好说。”
  他介绍,月薪1万对于工薪阶层来说是相当高的,但是对于工程技术领域,现在市场上真正具备一定学历、一定技术职称和丰富工程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年薪一般30—40万。因此,巢湖市目前开出的政策,实事求是地说吸引力并不强。“现在农民工都难招,更不用说工程技术人员。”同样,巢湖市住建局局长张晓江也对即将开始的招聘效果表示担忧。
  “请进来+送出去” 重新构建“人才梯队”
  据了解,目前,巢湖市已经开始破解大建口子的“人才荒”问题,矛盾将会得到逐步缓解。但是,要真正彻底解决“人才荒”,尚待时日。
  如何才能找到破解“人才荒”的根本之策?巢湖市大建口子工作人员认为,“请进来+送出去”,或许能够重新构建“人才梯队”。据了解,目前,合肥市也加大了对巢湖市大建口子的人才支持,其中,市里给巢湖市大建办派来了专家型领导,合肥市住建委给巢湖市住建局派来2位技术人才担任副局长,合肥市规划局也给巢湖市规划局“支援”3位技术型领导。
  在解决了技术型领导的同时,还需要更多的一线技术骨干,这可能是目前更加迫切的问题。对此,巢湖市住建局开始了新的尝试。据该局局长张晓江介绍,目前,该局已经派出建筑业执法、建筑节能、质量监督的工作人员赴合肥市住建委跟班学习,希望通过“送出去”培训的方式,有效提高现有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弥补目前巢湖市住建局技术骨干缺乏的问题。
  尽管目前已经在探索“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但是,彻底解决大建口子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的问题,重新建立正常的“人才梯队”,可能还需要一个相对长的过程。为此,巢湖市大建口子有关部门呼吁,合肥市对口部门加派技术人才,支援巢湖市大建设;提高市场化招聘的待遇标准,增强招聘的竞争力;加大“送出去”培训力度,让更多的现有人员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
  如今巢湖大建设项目太多,为防止出现“没人干事”的问题,一些部门负责人建议,区划调整后,很多的技术人才去了合肥,是不是可以动员一批原地级巢湖市大建口子的技术型人才部分“回流”巢湖?或许这能够有效缓解目前巢湖市大建口子的“人才荒”问题。
2012年05月18日 00点05分 2
level 11
[打酱油]
2012年05月18日 02点05分 4
level 12
一万对专业特长的貌似低了,不会又是萝卜招聘吧
2012年05月18日 04点05分 5
level 12
2012年05月18日 04点05分 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