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7
曾经在某贴吧看过一篇文章,很短,大概讲的是我们在某方面上来说应该感谢德国。虽然德国主观上为了自己发动了战争,但客观上促进了全球民族独立,终结了英法对世界的殖民统治。再之前,网络上也有一股声音,也是史学界有一个说法的名词,叫The
British Pease。相比看名字也知道是什么意思,就是在英国统治下的世界和平,客观上也的确瓦解了当地的官僚封建统治,刺激了市场经济发展。
这两点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因为英、德站在自己这一方,都是有理的,站得住脚的。但细细想想,只是各为其主,各说其词罢了。
2012年05月07日 00点05分
1
level 7
虽然中国人称自己是千年大国,但能证明的东西已经寥寥无几,比如土堆里挖出来的一些老百姓根本见不着也了解不到的东西,比如一个图有一个名字但只是用来放假的传统节日,比如咱们的四大发明。当然还有一些,就不一一例举了。但如今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还有多少是祖宗留下的?又有多少是西方传来的?
东亚这片土地上向来是包容性强的,本土的东西可以生长,并发扬到国外去;国外的东西可以传进来,并本土化。尽管现在看来,后者多得多,但好歹,也算是文化交流吧。
2012年05月07日 00点05分
2
level 7
说的有些散了。
关于人之初的本性问题,争论由来已久。我请教过一个牧师(基督教),他给我的答复,是人之初性本恶。我大为诧异。他解释道,神兵不会给一个新生的婴儿定罪,但人的本性是丑恶的,从小便是如此。如,玩具不给别的小孩子玩。神是无法容忍一点半点的污点,所以在人的一生中点点滴滴的行为,都让自己背负了洗不去的罪恶。
基督教和其他宗教一样,给人的印象是博爱和包容,但历史上因为宗教爆发的战争比比皆是。很多人会指责宗教的负面作用。好比前段时间贴吧里对伊斯兰的批判一样。伊斯兰世界虽然在现在看来虽然不咋地,在若干个世纪前,还有举世闻名的“黄金时代”,的确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2012年05月07日 00点05分
3
level 7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指出,这些丑恶的杀戮与战争,起因不是宗教,而是人本身。在经书里看,基本上的确如此,都是叫人如何包容宽容理解和付出给予,而在现实中的人类世界,却变成了战争与仇视,为的不但是保存自我,更是同化或者消灭对方。
这也印证了那位牧师的话,人之心性本恶。基督耶稣是无辜的,默罕默德也是无辜的,后世人将他们绑架,为了自己的利益和野性而侵略和迫害。
对于这种行为,我们当然会指责。而当侵略者成为胜利者,在新的领土上开垦建设的时候,结局又会如何?
2012年05月07日 00点05分
4
level 7
战后又会迎来和平,侵略者和被侵略者走到了一起,共同建设这片土地。而几十年或者几个世纪以后(剧情都是这么发展的),新的侵略者为了自身利益,赶走了原来的统治者。原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要么取得了光荣的“民族独立”,要么融入了新的“大家庭”。
这似乎又回到了最初关于英德为自身利益而开展的话题了。是的,世界就是那么纠结。我们所有的客观和理性都是不存在的,区别只是站在不同的利益集团,为各自的老大说话而已。是为利益也好,为理想和信仰也好,人永远都不会做到中立的。
2012年05月07日 00点05分
5
level 7
有句话,应该很多网友都听说过,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很少人能说对其意思。而且,有更少的人能说出下半句。什么,还有下半句?!
呵呵,顾炎武的原话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兴亡肉食者谋之”。细细看看这一句,不用我多说,大部分人能理解话里的意思。但问题在于,如何区分“天下”和“国家”呢?很多时候好的政权(尽管侵略)是靠战争打出来的,也有很多时候名正言顺的政权下却存在着太多对天下人的不公与欺压。
2012年05月07日 00点05分
6
level 7
讲到这里,这篇文章也就差不多了。因为这篇文章不需要结论,我所讨论的这个话题也不存在结论。这就是世界,这就是人性。
人的思想是什么?它就是水,它的形状如何,取决于你给它的容器是什么形状的。
完。
2012年05月07日 00点05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