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人类出没
楼主
回首100多年美国的铁路兴衰史,对于思考如何建设和经营铁路这一特殊商品多有裨益。
在中国,铁路被称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迄今为止,铁道部依然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铁路运营系统,作为一个向北京税务局纳税的法人机构,铁道部本质上其实更像中国国家铁路公司的另外一种称呼。
是否肢解这个巨型垄断机构的争论已经持续了20多年,支持或者反对者都可以从美国铁路的现状和历史中找到自己想要的论据。支持分拆的人可以引用这样的事实:美国曾经拥有超过6000家铁路公司,现在虽然经过100多年的兼并重组,依然存在着6大铁路网和数百个小型铁路公司。反对分拆的人也可以引用另外一个事实回击:在尚存40万公里铁路的美国现在只有一家全国性的铁路客运公司——美国国家铁路客运公司。
如今,虽然有关自40年前成立以来就没有盈利过的美国国家铁路客运公司是否应该彻底私有化,任其自生自灭的争论还在断断续续,但铁路早已远离了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也远离了掌控美国经济命脉的华尔街,不再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尽管美国依然拥有占全世界35%里程的铁路。
20世纪50年代是美国铁路步入夕阳产业的分水岭。1954年6月,一场铁路公司控制权的争夺,由于演变成一场通过报纸广告和电视直播的争取股东的竞选活动,而成为当时全民关注的热点。争夺的对象是美国中央铁路公司。这家总部位于纽约市的铁路公司所拥有的纽约中央火车站现在依然是纽约最主要的地标和交通枢纽。公司的铁路路网主要集中在美国东北部,遍布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俄亥俄州、密歇根州、马萨诸塞州、以及新英格兰大部分地区,以及加拿大安大略省与魁北克省。1968年,纽约中央铁路与其从前的竞争对手宾夕法尼亚铁路合并,成立了宾州中央铁路。后来又几经破产、重组,现在是美国最大的铁路网,并恢复了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的名字。
这场控股权之争中,一方是以公司总裁威廉·怀特为首的原经理人团队,另一方是持股的金融控股集团的董事会主席罗伯特·杨。曾经经营过铁路的杨雄心勃勃,他相信,中央铁路公司的颓势源于经营者经营无方,而不是来自公路和航空的挤压,铁路的好日子还长着呢。
由于持股股东高度分散,谁赢得更多小股东的支持谁就能获得公司的实际控制权。这种争夺公司领导权的白刃战,中国人在2010年国美电器的股东大会上第一次目睹,以陈晓为首的公司经理人团队和身陷囹圄的第一大股东黄光裕及家族之间隔空对话呼吁小股东把票都给自己。
但即使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这也是个新鲜事。在此之前大公司的控制权大多通过资本市场或者谈判桌上解决。闹到电视台搞竞选般的直播还是第一次。在投票前的周日,杨和怀特同时出现在全国广播公司的电视栏目中,向数万股民陈述为什么要把公司交给自己经营的理由。
《纽龘约时报》1954年6月12日的报道公布了最后的投票结果:“罗伯特·杨已经赢得了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的控制权。昨天,无论是中央铁路公司还是杨的发言人都不愿正式对此表示证实或否认,但在非正式的场合,他们承认这是事实。从投票委托书之争一开始,杨就对胜利充满信心。随着事态的发展他的信心越来越足。投票开始之前,他就提醒即将成立的新董事会按时来纽约召开第一次董事会。”
但外界并不像杨本人那么看好这家铁路公司的未来,《纽龘约时报》同一版面上的评论使用了这样的标题“投票委托书赢家得到了大铁路、大烦恼”,这显然不像是一个庆贺的标题,文章说:“中央铁路一直被称为一流的铁路公司,然而,从盈利上讲,它的客运已经成为负担。多年来除了二战期间承担繁忙的部队调遣之外,这个铁路公司的客运一直是亏本的。战后,由于劳工工资的上涨和客运数量急剧下降,这种负担变得越来越重”。
为了赢取股东的投票,杨向股东承诺了高达2美元的红利。一年以后他甚至相信有朝一日中央铁路的红利将达到8美元。“除非这个国家发了疯,把他的货运系统全部交给公路和航空运输”杨向媒体说。但事与愿违,这个国家真的“疯了”,亏损没有扭转,当年年底,杨被迫卖掉他的大部分股票以支付债主。1958年 1月20日,董事会在杨的寓所开会决定停止分红。5天以后,杨在他的寓所内用一支猎龘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012年05月06日 09点05分
1
在中国,铁路被称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迄今为止,铁道部依然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铁路运营系统,作为一个向北京税务局纳税的法人机构,铁道部本质上其实更像中国国家铁路公司的另外一种称呼。
是否肢解这个巨型垄断机构的争论已经持续了20多年,支持或者反对者都可以从美国铁路的现状和历史中找到自己想要的论据。支持分拆的人可以引用这样的事实:美国曾经拥有超过6000家铁路公司,现在虽然经过100多年的兼并重组,依然存在着6大铁路网和数百个小型铁路公司。反对分拆的人也可以引用另外一个事实回击:在尚存40万公里铁路的美国现在只有一家全国性的铁路客运公司——美国国家铁路客运公司。
如今,虽然有关自40年前成立以来就没有盈利过的美国国家铁路客运公司是否应该彻底私有化,任其自生自灭的争论还在断断续续,但铁路早已远离了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也远离了掌控美国经济命脉的华尔街,不再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尽管美国依然拥有占全世界35%里程的铁路。
20世纪50年代是美国铁路步入夕阳产业的分水岭。1954年6月,一场铁路公司控制权的争夺,由于演变成一场通过报纸广告和电视直播的争取股东的竞选活动,而成为当时全民关注的热点。争夺的对象是美国中央铁路公司。这家总部位于纽约市的铁路公司所拥有的纽约中央火车站现在依然是纽约最主要的地标和交通枢纽。公司的铁路路网主要集中在美国东北部,遍布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俄亥俄州、密歇根州、马萨诸塞州、以及新英格兰大部分地区,以及加拿大安大略省与魁北克省。1968年,纽约中央铁路与其从前的竞争对手宾夕法尼亚铁路合并,成立了宾州中央铁路。后来又几经破产、重组,现在是美国最大的铁路网,并恢复了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的名字。
这场控股权之争中,一方是以公司总裁威廉·怀特为首的原经理人团队,另一方是持股的金融控股集团的董事会主席罗伯特·杨。曾经经营过铁路的杨雄心勃勃,他相信,中央铁路公司的颓势源于经营者经营无方,而不是来自公路和航空的挤压,铁路的好日子还长着呢。
由于持股股东高度分散,谁赢得更多小股东的支持谁就能获得公司的实际控制权。这种争夺公司领导权的白刃战,中国人在2010年国美电器的股东大会上第一次目睹,以陈晓为首的公司经理人团队和身陷囹圄的第一大股东黄光裕及家族之间隔空对话呼吁小股东把票都给自己。
但即使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这也是个新鲜事。在此之前大公司的控制权大多通过资本市场或者谈判桌上解决。闹到电视台搞竞选般的直播还是第一次。在投票前的周日,杨和怀特同时出现在全国广播公司的电视栏目中,向数万股民陈述为什么要把公司交给自己经营的理由。
《纽龘约时报》1954年6月12日的报道公布了最后的投票结果:“罗伯特·杨已经赢得了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的控制权。昨天,无论是中央铁路公司还是杨的发言人都不愿正式对此表示证实或否认,但在非正式的场合,他们承认这是事实。从投票委托书之争一开始,杨就对胜利充满信心。随着事态的发展他的信心越来越足。投票开始之前,他就提醒即将成立的新董事会按时来纽约召开第一次董事会。”
但外界并不像杨本人那么看好这家铁路公司的未来,《纽龘约时报》同一版面上的评论使用了这样的标题“投票委托书赢家得到了大铁路、大烦恼”,这显然不像是一个庆贺的标题,文章说:“中央铁路一直被称为一流的铁路公司,然而,从盈利上讲,它的客运已经成为负担。多年来除了二战期间承担繁忙的部队调遣之外,这个铁路公司的客运一直是亏本的。战后,由于劳工工资的上涨和客运数量急剧下降,这种负担变得越来越重”。
为了赢取股东的投票,杨向股东承诺了高达2美元的红利。一年以后他甚至相信有朝一日中央铁路的红利将达到8美元。“除非这个国家发了疯,把他的货运系统全部交给公路和航空运输”杨向媒体说。但事与愿违,这个国家真的“疯了”,亏损没有扭转,当年年底,杨被迫卖掉他的大部分股票以支付债主。1958年 1月20日,董事会在杨的寓所开会决定停止分红。5天以后,杨在他的寓所内用一支猎龘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