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科另类:蓝氏盾蟒和黑头盾蟒
冷血天堂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8
提到蟒科,大家首先想到的也许是体型粗大,花纹古朴的缅甸蟒和非洲岩蟒,修长强壮,凶猛贪婪的网纹蟒,晶莹碧绿,宛如精美的工艺品一般的绿树蟒,或者娇小温柔,令人爱不释手的球蟒。然而,蟒科这个巨大的家族除了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明星以外,还有许多不那么著名的种类。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产于澳洲的盾蟒属唯一的两个成员:蓝氏盾蟒和黑头盾蟒。
蓝氏盾蟒,英文名woma python,学名Aspidites ramsayi。这是一种产于澳洲中部和西部荒漠地带的中小型蟒科,长有狭窄的头部和小眼睛,体鳞光滑,50-65行,腹鳞208-315枚,肛鳞单枚,尾下鳞单列40-45枚,依产地不同体色从深棕色到橄榄绿,夹杂着橙色,红色和粉色,背面有数道横向的深色条纹,腹鳞奶油黄色或浅黄色,夹杂着棕色和粉色的鳞片,眼周围的鳞片颜色较深,头顶有两块大片的头鳞,上唇无唇窝(这两点是盾蟒属区别于蟒科其他成员最重要的特征)。西澳Pilbara地区的成年蓝氏盾蟒平均长1100mm,重550克;目前已知最大的个体长2.3米(SVL2.0米)。和主食温血的哺乳类和鸟类的蟒属,树蟒属等不同,蓝氏盾蟒的食物中其他爬行类占据的比例很大,其中刺尾巨蜥是它们最常捕食的猎物;当然,这些掠食者也并不拒绝啮齿类和其他小型哺乳类,澳洲西南的种群(体型较大,一些个体体重可达5公斤)就常常栖息于兔子的洞穴中并捕猎兔子为食。当在狭窄到无法用身体缠绕住猎物进行绞杀的洞穴里捕猎时,蓝氏盾蟒会用肌肉强壮的身体将猎物挤压在洞壁上致死,其他许多地栖蟒科和蚺科也会用这种方法猎食。由于宠物贸易和外来入侵物种的危险,蓝氏盾蟒的野外种群数量岌岌可危,西澳东南部的种群近乎灭绝,这种美丽而独特的蛇类已被列入澳洲的濒危物种名录。
蓝氏盾蟒的分布

2012年05月04日 12点05分 2
level 8
黑头盾蟒,英文名black headed python, 学名Aspidites melanocephalus,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北领地和西澳北部,从湿热的雨林到干燥的荒漠都有这种强壮大蛇的身影。黑头盾蟒的体型比蓝氏盾蟒大,体长1.5-2米,最大的记录长达3.5米;拥有50-65列光滑的体鳞,腹鳞315-355枚,尾下鳞单列,60-75枚,肛鳞单枚;背面深灰色或棕色夹杂着金黄色和奶油黄色,有数道横向的深色斑纹,腹鳞浅色并夹杂有深色斑点,头颈部的鳞片为具有光泽的深黑色,这也正是黑头盾蟒名称的由来。和蓝氏盾蟒一样,黑头盾蟒的食谱中其他爬行类的比例极高,包括许多著名的澳洲毒蛇(如东部拟眼镜蛇)和巨蜥(包括眼斑巨蜥),但是它们同时也并不拒绝哺乳类和鸟类(有过一个捕食家猫的记录,圈养的黑头盾蟒也很容易接受啮齿类和兔子);黑头盾蟒在清晨时会将头颈伸出洞穴,黑色的头颈部能够最大限度的吸收阳光的热量,从而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升高自己的体温,以便在其他爬行类体温较低,行动缓慢的时候袭击它们,同时也能更快的消化食物,只将头颈伸出洞外还大大降低了黑头盾蟒自身在晒太阳时,由于体温还未达到能够快速运动的温度而遭到其他掠食动物攻击的概率,这在昼夜温差较大的澳洲大陆无疑是一种进化优势。相对自身体型,黑头盾蟒拥有较大的咬合力,这使得它们的咬伤非常疼,当捕猎时它会紧紧咬住猎物不放并盘绕1-2圈,直到猎物失去抵抗能力并被挤压得较为细长后再吞下去。由于分布广泛,天敌较少(只有人类和澳洲野犬有捕食黑头盾蟒的记录),进入宠物贸易市场的多是人工繁殖个体,野生黑头盾蟒目前是不受威胁的物种。
黑头盾蟒的分布
一般认为盾蟒属是没有唇窝的,但是黑头盾蟒的上唇中央有一个凹陷,有人认为那可能是原始的唇窝
捕食砂巨蜥
捕食鬃狮蜥

2012年05月05日 13点05分 3
level 4
加大版王蛇的感觉?有木有~
2012年09月12日 05点09分 4
很原始的家伙,你把它理解成长着游蛇脑袋的蟒蛇就好了
2012年09月12日 05点09分
level 8
黑头除了人类和澳野没天敌么?包括眼斑巨蜥?
2012年09月22日 00点09分 5
没有。实际上澳洲野犬也不算黑头盾蟒的天敌,只有一个捕食记录
2012年09月22日 03点09分
level 3
不知道黑头盾蟒和KC哪个更厉害
2012年09月22日 09点09分 6
本吧不讨论架空斗兽,注意吧规
2012年09月22日 09点09分
level 1

2016年04月24日 12点04分 7
level 9
那个蓝氏盾蟒不是窝玛蟒吗?(度娘里看到的)
2017年03月17日 03点03分 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