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6
福州生日的风俗是太平面所谓太平面,就是在煮好的线面上卧两只鸭蛋。 吃太平面盛行于福州地区已有近千年历史,大凡逢年过节、做生日、嫁娶和家人远行,都得吃太平面。如果某日受到了惊吓,家人也要煮碗太平面,来压惊避祸。 对于太平面究其实在于名称的吉利,加上面质的柔软、滑溜、细长,容易让人联想到长寿、永久之类的善愿。鸭蛋的福州方言与“压乱”谐音,“压乱”则盛世太平,人生、家居平安。由此,太平面寄托了历代民众美好的祈愿,流传至今,已走出福州地区,八闽大地乃至我国许多地方,都见得到它的影子。 太平面所用的面条乃福州线面。福州线面以手工拉制而成,而且是手工拉面中的代表。线面有两大品种:一种称特线面,面条稍粗,直径在0.7毫米以内;另一种叫“面尾”,面条直径在0.6毫米以内。 拉线面用的工具是姆小指粗约30厘米长的小竹棍,还要有专门制作的长约三四米,约一人多高的扎了许多小洞用来插小棍子的木架。拉面的时候,先拉出一小段,一头固定在架子上,另一头拉出,不断往复,直至拉到适当粗细的线面,在架子上晾干。 小时候在县城生活,邻家多是有手艺的师傅,其中有一位制面师傅,能用1斤面粉拉制成直径小于半毫米,长达6米的线面近千根,那架势,仿佛手上撑着千条娟丝,让人目眩神迷。这种巧夺天工的精湛制面技艺,达到了人工的极限。 这种精妙的面食,在福州民间传说中是九天玄女创制的,所以福州地区的一些制面师傅家里供奉着她的神像,左右悬挂“金梭玉帛”“牵丝如缕”的对联,恰切不过。 线面制作功夫精巧,煮食却相当便利,将线面投入沸水锅中,待上浮后捞起,盛放在碗内,倒入炖好的羊肉或鸡肉、上排等高汤即可。但要成太平面,少不了两个熟鸭蛋。
2006年12月22日 03点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