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欢乐三国志·听说关羽投降了
蔡康永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关公被安排和嫂嫂们住同一屋檐下,他必须表演出没有任何暧昧苟且,没向欲望投降 五『听说关羽投降了』这一集其实是关公的个人秀,在这一集中关公千里护嫂寻兄和过五关斩六将,充分显现了他个性上迷人的特质。对关公而言,他所作的决定或许是很普通的,可是对一般人而言,是很不容易达到的高标准。以现代的眼光来看,面对曹操这样一个懂得赏识人才的老板,开出高薪水高职位要挖角,关公却从一开始的挖角面谈会上,就拒绝了曹操的一切诱惑,还在坚持自己的原则下才投降曹操;换作一般人在面对这么好的挖角条件下,也许早就不顾一切跳槽去了。这一集故事中,更精采的是关羽投降曹营之后,曹操极尽能事地展现一个好老板应有的气度与胸襟,体贴地让关羽一再感受到曹操的情意。曹操拢络人心的方法,虽然是作为一个领袖人物必修的经典。但关羽在对刘备的义气与对曹操恩情之间的进退两难与抉择,却是所有想了解华人文化、人情世故与价值观必看的章节。关公的眼泪在欢乐三国志第五集中,关公受尽了委屈。投降曹操的时候,他以为只要内心认定自己的投降对象是汉天子,心里永远不忘记结拜的兄弟,而且他也保全了两位嫂嫂的命,他委屈求全的苦心就能够得到谅解。可是天下人却不这么以为,大家都说关公因曹操诱惑而投降了。关羽是一个最在乎荣誉的人,我们可以看到,为了保全大节,他一直在隐忍。虽然舆论不足以伤害关公,可是当他收到了刘备写来的封信,暗示他是不顾情义、见利忘义的人。这使得关公再也无法忍受。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关公毅然决然决定离开曹营,展开他过五关斩六将的过程。另外一次关公受到的委屈是来自张飞的误解。在关公最脆弱的时刻,老弟张飞竟然还要他表明清白,好兄弟的不信赖使关公再次受到伤害。在跟三国有关的戏剧当中,『古城会』是一出刘备、关公、张飞三个人都哭的戏,他们哭不是因为兄弟久别重逢,而是他们之前产生了误解,三个人的眼泪是复杂的,关公的眼泪是委屈的眼泪,张飞的眼泪是惭愧的眼泪,刘备的眼泪是感激的眼泪,他们三个人在相聚的时候因为不同的原因流下泪来,由于京剧表演方式的夸张特质,使这三个大男人痛哭的场面不但不会令人感到肉麻,反而展现了哭的艺术。在《欢乐三国志》里我们之所以没有过度渲染张飞和关羽相聚时哭的场面,是因为在缺乏夸张的戏剧型态掩护之下,一个不小心,这个桥段就会变得很恶心,所以我们只轻描淡写的带过去。要不然以张飞那种过分的行为,他是应该惭愧得痛哭流涕才对,所以我们似乎剥夺了张飞可以痛哭的机会,一直到后来关公死掉的时候,张飞才有机会痛哭,这是我们对不起张飞的地方。古城会虽然让三个兄弟哭得稀里哗啦,但三个兄弟却通过了怀疑、背叛的考验与试炼。这使得桃园三结义的理想再一次得到落实。三兄弟虽然一无所有,可是他们还存活着,并且见识到彼此的真心真意,这胜过千军万马。英勇不等于伟大事实上,从地理看,关羽要北上找哥哥,简单得不得了。这五关的方向不但不合逻辑,有些关名甚至是罗贯中一手

造出来。可是若无罗贯中这样的妙笔生花,恐怕关羽的被误解、三兄弟的真情真意,就少了那样剧力万钧的生动与夸张。过五关斩六将的过程中,罗贯中所塑造的关公,特质虽然显现了,可是限制也显现了。任何人跟一个伟大的人相遇时,理论上这个人的人生应该是得到一个转机,可是关公在过五关的时候并没有展现他伟大的气质,他是『斩』六将,而不是『感化』六将,关公过五关时的那种不屑一顾、勉强杀人,这些特质意味了一件事情:他虽然勇猛,但并不是一个伟大的人。他有原则、有力量,却没有伟大的特质。关公在跟别人交手的时候,为了顾全自己的任务,却忽略了考虑别人的处境。罗贯中对这件事情其实有一点点不安的,所以他埋了一个伏笔。在关公过五关的时候曾经遇到一个和尚普净,他和关公是同乡旧识,由于他的帮助使关公在第三关免于落入死亡陷阱。后来关公在麦城中了埋伏被杀之后,他的头被辗转送到曹操手上,死不甘心的关公冤魂骑着马在天上呼唤着『还我头来』,一直不肯离去时,这个普净和尚出现了,对关公说:『你要人还你头,那些被你砍头的人又要找谁讨头呢?』关公的冤魂听到这番话终于消散不见。
2006年12月22日 02点12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