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6
上大学也快一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看到一些让我感叹不已的现象。有时我也不禁疑惑自问:大家读大学是为了什么?爱情吗?种种的所见所闻,不得不令我有此感慨。 我就随便拿个例子来说说吧。 前段时间老同学对我诉说他的感情烦恼,最近在追求的一名女生这两天突然对他不理不睬了,冷淡得很。我叫他留意是不是她的身边出现了别的男生了。翌日,他回复我,果然见到那女生和一个男生吃饭,挺亲密的。很显然,我看女生是决定不接受我那朋友的追求了。原因或许就是更好条件的追求者出现了。就算不是,不过却可以肯定她对我的朋友不感兴趣。 我安慰他说,单身挺好,无拘无束享受自由。他却苦恼,说大学不谈场恋爱就是白读了。又是这个荒谬的想法,我听后不敢苟同。但也不好说什么,我只是说服他看开点,万事顺其自然,爱情是可遇不可求,强求不得的。毕竟我们才大一,来日方长。他也似乎想通了。 过了些日子,朋友问了一个让我苦笑不得的问题:“你说女孩子一般喜欢内向的还是外向的男生呢?”我听其语,只差没气绝。这是哪门子的问题?简直胡来!我知道他是为自己的内向性格而自卑,但是古有云“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你说如果女生真一窝蜂倾向外向的男生吧,那么可怜的内向男孩们不都有一辈子当光棍的危机了?!要不得的“如果”,要不得的假设! 好不容易让他对自己恢复那么点自信,他也决定要转变自己的害羞性格。不料,没过几天他又对我说,最近和一个女生挺要好的,室友们都鼓励他对她表白,可他也不到喜欢她的程度。只是那女生乐意陪他一起自习什么的。他想听听我的想法。 这次我可真火了!无可救药的家伙!他就这么耐不住寂寞,一定要像一头发情的公牛似的,到处乱窜寻找消除寂寞的异性吗?!这回我懒得理他,任他自生自灭好了,看来不让他经历一些事情是不会长大的。 “因为寂寞太冷而虚构的温暖,没理由能撑到天亮……”我想起这句我一直很赞赏的歌词。如今的大学校园有如此独特的一道风景:一对对随处可见的年少情侣。高考后的解放,大家的感情也开始泛滥。 因为双方都寂寞,而相识、相知,不,或许没有相知,就直接相恋。不管是否真心相爱,只要你我都寂寞难耐,才是重点所在。结果有的没在一起多久就宣告恋情结束,幸运些的,勉强可以长久一点吧。 大学的恋爱,大家要的似乎只是过程,不是结果。这已成为了普遍的现象。如果你到现在还以为大学的恋爱对象一定是将来的终身伴侣,那是可笑至极的念头。他们大概想大学四年,好好恋几次爱,一来消除寂寞,二来丰富课余生活,三来可以为以后的婚姻作练习。何乐而不为呢?究竟是“恋爱”还是“练爱”呢?为了满足感情的需要,没有太多理智上的思考,造就了大学里爱情的泛滥。 当然,我绝对肯定大学里也有真爱,人毕竟是感性动物。但也有的同学极端追求爱情而引起了悲剧。 前不久,我与一位高中同学闲聊,得知他学校出现浮尸,死因:为情自杀,还留了遗书!我听后愕然。震惊过后,我虽哀其不幸,但更多的是怒其不争! 问世间情为何物。同学如此感叹。我却不以为然。 为爱情牺牲生命,可悲啊!生命是父母所赐予的,知识是老师所传授的,快乐是朋友所给予的,你尚未对他们作出任何回报,有权利早早地放弃生命么?此乃负了天下人,带一身的人情债离开人世,于心何忍? 自古咏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我却认为“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更准确。没有了生命,就等于失去了最原始拥有的亲情、友情,连基本的快乐源泉都被抹杀,谈何爱情? 我并不是反对大学谈恋爱,那是不可能的。只是不要刻意地去追求爱情,命里有时终须有,爱情来时你也躲不掉,一切随缘则可。 大学不是为了“练爱”,爱情更不是惟一,对其不要过于轻率,也不要执着到偏激。大学时光仅有四年,我们总要学会发现藏在大学里真正的财富是什么,然后获取,得以成长。
2005年05月08日 10点05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