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们一起泡过的集邮吧—纪念本人进吧一周年
集邮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codog 楼主
一楼献给一年来一直照顾我的度娘
2012年05月02日 10点05分 1
level 12
果断插楼
2012年05月02日 10点05分 4
level 15
插入
2012年05月02日 10点05分 5
吧务
level 11
话说那一年,盛唐的原版信销还刚刚开始[哈哈]
2012年05月02日 10点05分 7
level 15
这个月的27日将迎来我进吧一周年的大喜日子。
2012年05月02日 11点05分 8
吧务
level 15
那一年楼主赠送了斯科特目录光盘版
2012年05月02日 11点05分 9
level 13
codog 楼主
适当的文学修饰和夸张,你懂的
2012年05月02日 11点05分 10
level 14
好文笔,这就是所谓的 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吧
2012年05月02日 12点05分 11
level 10
前排
留名。[音乐]
2012年05月02日 12点05分 12
level 13
codog 楼主
嘿嘿,用的满意就好…
2012年05月02日 12点05分 13
level 11
[顶]
2012年05月02日 12点05分 14
吧务
level 14
[傻笑]是刚刚开始,那一年盛唐也想写个进吧一周年感慨,无奈手里没个成型的玩意,也不敢感慨。
才看了下雅趣和赵,还有淘宝的记录,去年5月的确是刚整完大部分老纪特信销,开始进军原版。

2012年05月02日 12点05分 15
吧务
level 14
才发现,老朱已经大步跨天壑,从9级直升10级了。[傻笑]太牛比了。
2012年05月02日 12点05分 16
吧务
level 15
好词!有才!我顶 [顶]
2012年05月02日 12点05分 17
吧务
level 15
有才
2012年05月02日 12点05分 18
level 3
都是人物啊。。
进来学习一下
2012年05月02日 12点05分 19
level 10
不要都这么忧愁善感的好不好,好日子还在前头呢,过了2012,还有2013呢。
2012年05月02日 13点05分 20
吧务
level 11

[汗]这种貌似叫穿越....
2012年05月02日 13点05分 21
吧务
level 11

现在可以整理一下回忆一年原版信销成就了[哈哈]
2012年05月02日 13点05分 22
level 13
兄做过邮商,对邮商这个行业了解自然较一般集邮者为深,我相信你的本意也是提醒集邮者特别是初入门的新人要关注邮票的品质,关注升值空间,如果让你来上一堂邮票投资和鉴别课,我相信你能讲得很好.
但是无论是马甸,还是一尘,再珍贵的邮票,再完美的绝品,也只是一种符号,代表的是背后的金钱.在这个行业做久了,自然而然,就会把邮票等同于一种商品,关注它的真伪,关注它的品相,都是为了确保能顺利出手,能从中赚取到经济利益。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理性经济人,这样的思路在邮商身上可以理解,完全正确.只是我要说,这不是集邮,这是做生意,或者说是投资,邮票在这里,和钱币,磁卡,艺术品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承载了一定价格的小纸片而已。
真正的集邮者当然也希望自己的邮票升值,也会买进一些自己喜欢的,认为有潜力的邮票进行投资,所谓以邮养邮。但是,他所期望的,并不是这套邮票今天涨了多少,转手能赚多少,而是在收集,整理,鉴赏,研究,组集,交流这个过程中所带来的乐趣。
举个例子,昨天在群里讨论三格式邮戳的较晚使用问题,众所周知57年后,三格式日戳逐步被57式日戳所取代,但一些边远地方一直在沿用。一位朋友贴出了张71年无省名的三格式日戳包单,在他来看这个戳已经算晚了。但随即,有别的朋友指出此类戳直到90年代仍有使用,并有93年的实寄封为证,80年代的封也不少。这是一件小事,但至少我感觉很有意思,增长邮识,乐在其中,这种小小的愉悦,估计是在马甸做猴版票、梅型张流水的邮商所不能体会到的。而且,这种集邮的素材未必是高价难求,也许就隐藏在一堆所谓垃圾封中,也许某个地摊上你就能见到,只要你有足够眼力。
现在我们是在集邮吧,顾名思义,这里讨论的应该是真正的集邮,虽然不能回避经济价值,但是不能只看到经济价值。因为除了价格,我们还有其他的很多东西可以研究。欣赏任何一部高质量的邮集,如果没有清晰的编排思路,没有深厚的研究功底,没有恰当而难得的实寄封片戳,就算堆积再多的所谓“原胶绝品”、再多的所谓“珍邮”,恐怕也不会得高奖。一句话,收集新邮、珍邮再全,你能比得过目录全么?一个山西煤老板随便投个100万就可以买到新中国邮票新全,但估计不会有人据此就说他是集邮家。
集邮本来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爱考证的可以研究版式、水印、齿孔、邮戳、邮史,爱专题的可以集天下某一事物之大成于方寸之间,挚爱新邮的,我也完全赞成他去购买一部新中国邮票全集。用武侠小说的术语,完全可以命名“信销派”、“全品派”、“厂铭派”、“邮戳派”、“专题派”、“猎奇派”(指专门发现并炒作所谓错版邮品)等等多个派系。各个派系也许规模有高低,相互也许还有点小摩擦,但正是因为这些派系的长期共存,才有了江湖,才有了集邮的繁荣。
网络是现实生活的缩影,有人喜欢站在台前慷慨陈词,有人喜欢猫在角落窃窃私语,有人愿意经常晒晒宝贝和大家分享,有人愿意经常写些心情随笔抒发情怀,有的喜欢天南海北古今中外闲扯,有的愿意踏实做些基础性的整理和归纳工作。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丰富多彩。作为个体,我们最好是去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而非去引导和影响别人的思维,要相信,每个认真的集邮者,都会有自己对集邮的理解和判断力。
是为记。
2011-06-11 19:06---------------那一年,你写了很多[吐舌][打酱油]
2012年05月02日 13点05分 23
1 2 3 4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