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邓丽君 迎向民谣风的早晨(1980-1981)
邓丽君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8
WeRtheStar 楼主
http://www.tonight.tv/modules/news/print.php?storyid=868从70年代末期开始,邓丽君的歌唱声望与唱片销售,一直稳当的保持在极佳的状态,尤其在80年代开始,更逐步攀上了华人世界的巅峰。但几乎同时,台湾歌坛刚走过以姚苏蓉、青山等歌手为代表的黄金时期,潮流汹涌,进入了一段「校园民歌时期」。1970年代以知识青年所主导的「民歌运动」,开始是年轻学子对於自我追寻的热情。随後的发展,一支具社会意识的民歌手,与反对势力结合,进入绝迹於主流媒体的政治运动。而主要的民歌风潮发展,则是唱片公司以商业运作主导,去除社会意识,将纯真美好面发扬光大。於是70年代末期八十年代初期,民歌一时蔚为市场主流音乐,齐豫、李建复、郑怡、王海玲、王梦麟、蔡琴、叶佳修、李宗盛…这一些民歌手与民歌作者,成为歌坛上闪亮的名字。在民歌如火如荼之时,当时的唱片界新人,如江玲、沈雁、银霞,虽然不是经由民歌活动脱颖而出,但是在民歌潮流下,也以乾净甜美的学生气质包装而广受欢迎。而歌坛老将们,也同样要面临民歌风潮的冲击,代表性的例子,从少女歌坛起纵横国台语歌坛已十多年的尤雅,在1980年的推出的新专辑「雁儿归」,邀请民歌健将叶佳修、邱晨等为她创作歌曲,并安置了一个「民谣风系列」的抬头,说明了当时校园民歌运动的强力影响。除了将歌坛的新秀老将,以民歌的包装推出专辑之外,当时部份唱片公司还有个策略,是将台湾已经大受欢迎,通过票房保证的民歌曲目,让具有高知名度的歌星翻唱,在海外发行(以东南亚为主)。运作最成功的当数在东尼唱片时期的刘文正。东尼唱片是跨越东南亚与台湾的唱片公司,从1981年起陆续在星马为刘文正推出[兰花草][阿美阿美][秋蝉]等民歌翻唱专辑,大受欢迎。另外如费玉清、邓妙华等当时的东尼旗下歌星也曾在这样的模式下推出民歌曲目。在几乎可以「革命」称之的民歌运动中,基本上, 邓丽 君像是中流砥柱般,以一贯轻柔甜美的歌声不变应万变,尤其在79到81年间, 邓丽 君虽有大部份时间不在国内,但仍然有「小城故事」、「甜蜜蜜」、「你怎麼说」、「原乡人」、「假如我是真的」、「水上人」等畅销歌曲,以优雅的姿态陆续长驻台湾人的耳朵,甚至在这两三年间,由於歌声因缘际会进入中国大陆,声望又因此往上翻了好几翻。不过,就算是 邓丽 君,也不能免俗的,在香港版的唱片中,穿插了部份民歌曲目,留下了「民谣风」的蛛丝马迹。邓丽君翻唱过的民歌曲目,共有[水上人](1981)专辑中的「恰似你的温柔」、[爱像一首歌](1981)专辑中的「风中的早晨」、「爱情」。另一首歌曲, [在水一方] (1980)专辑的「奈何」,也是民歌类型的歌曲。众所皆知,「恰似你的温柔」是蔡琴的成名曲。蔡琴1979年参加海山唱片所举办的民谣风歌唱比赛入行,那一届冠军是後来以「得意的笑」、「爱江山更爱美人」等歌曲在歌坛留名的李丽芬,第二名是大家更熟悉的歌手郑怡,苏来与蔡琴分获三、四名。同年出版的[民谣风3]合辑中,就收录蔡琴这一首「恰似你的温柔」。这首有著新诗般的文艺歌词的作品,当时唱遍大街小巷,成为民歌时期重量级的经典作品。「恰似你的温柔」光是蔡琴的录音室版本就有三种:1979的[民谣风3]合辑原唱版,还有1992[你不要那样看著我的眼睛]专辑与1996[民歌蔡琴]专辑两度翻唱,说明蔡琴对这一首成名曲的重视。而其他歌手的翻唱,除了邓丽君的版本之外,至少还有郑怡、刘文正、潘安邦等歌手的翻唱版本。在当时,其实「恰似你的温柔」同时捧红了两个人,一位当然是蔡琴,另一位是词曲作者梁弘志。翻唱「恰似你的温柔」对邓丽君的最重大的意义,当是她与梁弘志的第一次接触。梁弘志在民歌时期起,成为八十年代国语歌坛最重要的创作人之一,与邓丽君最重要的渊源,当然就是1983年[淡淡幽情]专辑中的传世作品「但愿人长久」。另外,邓丽君1985年底首次登上日本红白合战的舞台,特地邀请梁弘志前往观摩,甚至1986年初回台湾制作[与君同乐]电视专辑,也邀请梁弘志为特别来宾,双方的情谊可见一斑。
2006年12月20日 12点12分 1
level 11
我也转过这个作者太强了.
2006年12月21日 01点12分 5
level 0
我很喜欢邓丽君的歌曲,支持也下!
2006年12月21日 11点12分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