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7
荣三少
楼主
去世10周年之际家人回忆邓丽君———一代歌后其实很传统 5月8日,是一代歌后邓丽君离世10周年纪念日。10年了,日子几乎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度过。 那个喜欢穿粉色,擅长唱甜歌的温柔女生,似乎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我们的视线:唱片架上至今还有她的情歌专辑,电影里还放着她的《甜蜜蜜》,KTV里还贴有她微笑着的海报,上海又即将有一场《思君十年“芳华十八”邓丽君金曲演唱会》要上演…… 邓丽君唯一的弟弟邓长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吐露:其实外表光鲜的姐姐从来内心都是传统的,她甚至一直相信,一个女子的婚姻与会包饺子有关。脚踏车: 第一次“商演”的回报 在弟弟邓长禧的印象里,比自己长1岁的姐姐从小就是“出风头”的,家里5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儿,受宠成为了一种必然。邓长禧回忆说,小时候,姐姐就喜欢哼哼唱唱。那时候,她常去邻居家玩,没有其它的爱好,就围着收音机转,凭着不错的记性,但凡听过的歌曲总能过耳不忘,“她喜欢在家人面前表演,以此换来掌声”。 “印象里,小时候,她唱黄梅戏比较多。”邓长禧告诉记者,因为母亲喜欢看电影,当时黄梅调的“梁祝电影”盛行一时,邓妈妈带着女儿去看了好多次,耳濡目染下,邓丽君的黄梅调开始唱得有模有样。有一次,一位租车行的老板与小邓丽君约定,只要她唱一首歌给他听,他就把脚踏车免费租给她用,而且不限定时间。邓丽君倒也不胆怯,大大方方地唱歌,屡次让老板满意,于是,骑着脚踏车的小邓丽君成了邻居眼中的一道风景。这也算是她第一次“商业演出”的回报吧。英文书: 出国皮箱里的必备品 很多人都奇怪,14岁就因唱歌而退学的邓丽君,缘何能讲一口流利的英文?邓长禧告诉记者,姐姐每次出国演出,皮箱里一定装了两三本有关英文文法的书,每晚临睡前也总要温习一下。不过说起来,邓丽君的英文底子打得那么牢,还要归功于一次偶遇。 1973年,刚从外地演唱完回家的邓丽君,遇到了隔壁邻居,这位美国学校的教务长无意中提及,美国学校正在收插班生,问她是否有兴趣?一直懊悔自己过早离开学校的邓丽君,兴奋地参加了考试。刚进入美国学校的时候,邓丽君的穿着很是漂亮,引得周边同学议论纷纷,闻得风声的她随即“入乡随俗”,尽量“低调”亮相,不再穿着漂亮衣服上学去,而是尽可能“土里土气”。邓长禧回忆说,提及当初的这段历史,姐姐还曾说:“我不愿让同学们认为我很特别。”包饺子: 关系到一个女人的婚姻 一个人住在香港赤柱,住所内的食用水也要从法国定期送到,而且都是名牌矿泉水,邓丽君的生活,精致得让人觉得有些不自然。但邓长禧告诉记者,其实姐姐是个质朴之人。在弟弟的印象里,姐姐喜欢吃,每年回台湾和家人一起过春节,吃团圆饭,家里人总会安排她最喜欢吃的熏鸡、红烧猪手。不过,她自己最喜欢包饺子,甚至手把手教会了香港住所里的管家,她常说,女孩子要懂得包饺子才能把自己给嫁出去。(钟和) 来源:海南日报
2005年05月08日 07点05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