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vel 2
       
      
	
	
	  我在这里专门解答么个人的心理困惑如果不愿意在这里说可以来心灵的颤动吧http://post.baidu.com/f?ct=&tn=&rn=&pn=&lm=&kw=%D0%C4%C1%E9%B5%C4%B2%FC%B6%AF&rs2=0&myselectvalue=1&word=%D0%C4%C1%E9%B5%C4%B2%FC%B6%AF&submit=%B0%D9%B6%C8%CB%D1%CB%F7&tb=on
	
	2006年12月16日 09点12分
	3
	
       
     
    
    
      
	 
	
	level 7
       
      
	
	
	  心理教育????那个.....我先报个名估计不久的将来 我就要来这里拉
	
	2006年12月16日 09点12分
	4
	
       
     
    
    
      
	 
	
	level 2
       
      
	
	
	  先帖一些关于梦境的——弗洛姆如何分析现代人的梦  埃里希·弗洛姆(1900-1980),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社会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对精神分析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代表作有《逃避自由》、《自我的追寻》、《爱的艺术》等。  在弗罗姆看来,梦都是有意义的。有些梦看上去毫无意义,但细细思量却有深意。  “你似乎忘了,我最不爱吃草莓”  有一位年轻女子,她对梦的分析问题很感兴趣。一天早餐时她对丈夫说:“昨天我做了一个梦,这个梦说明有些梦是毫无意义的。我梦见早餐时给你端来了草莓。”她丈夫笑道:“你似乎忘了,我最不爱吃草莓。”显然,这个梦绝非毫无意义。她给丈夫端上他不爱吃的东西,而且她知道丈夫不爱吃草莓。这个梦可表明她具有一种挫折性人格,专爱给别人提供人家不喜欢的东西;也可能表明这对夫妇的婚姻中潜藏着深刻的冲突,这冲突是由于她的性格而她自己又未觉察到;还可能是由于做梦前一天丈夫曾使她不快,从而使她在梦中以这种报复的方式来做出反应,以发泄她的愤怒或不满情绪……我们若不更深入了解这位女子及其婚姻的状况,就无法确定这些解释哪些是
正确的
。但可以肯定一点,这个梦不是无意义的。……  弗洛姆认为,人在清醒时,虽然是能动的,能确定目标、制定方案、付诸行动,但另一方面,由于各种现实的考虑和干扰,我们常常不知不觉地生活于谎言或假象之中,生活于相互猜忌或憎恨之中,而我们的正确判断和爱的情感,却受到压抑。所以,在觉醒状态下,我们虽然是清醒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又是糊涂的。而在睡眠状态下,我们是自由的,不再受各种谎言的干扰,不再受现实利益的驱使,因而有可能做出更正确的判断。也就是说,我们在做梦时有可能比在觉醒时表现得更为智慧。所以,做梦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清醒。睡着了,也就醒来了。……  读者朋友,在生活中,你可曾也有一些有趣的梦、难忘的梦、离奇而古怪的梦?请你拿起笔,将它们写下来,加上你自己内心世界的剖析,寄给我们,投给“梦非梦”栏目收。在这里,请你揭开你面具下的心事,放飞你被禁锢的性灵,乘上梦的翅膀,尽情飞……
	
	2006年12月16日 09点12分
	5
	
       
     
    
    
      
	 
	
	level 2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在心理上的困惑这很正常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帮助你我绝对会遵守自己的道德操守的
	
	2006年12月16日 09点12分
	9
	
       
     
    
    
      
	 
	
	level 2
       
      
	
	
	  心灵的枷锁 发稿时间:2006-12-6 10:11:46 来源:学生心理在线    作者:未知   供稿:周珊 一位魔术大师胡汀尼有一手绝活,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无论多么复杂的锁,从未失手。他曾为自己定下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要在60分钟之内。从任何锁中挣脱出来,条件是让他穿上特制的衣服进去,并且不能有人在旁边观看。 有一个英国小镇的居民,决定向伟大的胡汀尼挑战,有意给他难堪。他们特别打制了一个坚固的铁牢,配上一把看上去非常复杂的锁,请胡汀尼来看看能否从这里出去。 胡汀尼接受了这个挑战。他穿上特制的衣服,走进铁牢中,牢门“哐啷”一声关了起来,大家遵守规则转过身去不看他工作。胡汀尼从衣服中取出自己特制的工具,开始工作。30分钟过去了,胡汀尼用耳朵紧贴着锁,专注的工作着;45分钟,一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头上开始冒汗。两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始终听不到期待中的锁簧弹开的声音。他筋疲力尽地将身体靠在门上坐下来,结果门却顺势而开,原来,牢门根本就没有上锁,那把看似很厉害的锁只是个样子。 小镇居民成功的捉弄了这位逃生专家,门没有上锁,自然也就无法开锁,但胡汀尼心中的门却上了锁。小镇的居民故弄玄虚,捉弄了这位大师。大师的失败在于他太专注这把具有象征意义的锁了,他的目标从“逃生”不知不觉的换成了“开锁”。而且,先入为主的概念告诉他:只要是锁,就一定是锁上的。
	
	2006年12月16日 09点12分
	10
	
       
     
    
    
      
	 
	
	level 2
       
      
	
	
	  你迷惘吗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数:2020 更新时间:2006-7-11 如同惧怕失态一样,人们惧怕着迷惘。因此他需要一个黑白分明的世界,为了解除灰色,模糊不清或模棱两可所带来的焦虑,他宁肯得到错误或不完整的答案。     这种对迷悯,对矛盾的惧怕是与他早期的生活环境分不开的,那环境迫使他有决断能力,有主动精神,思维严谨,头脑清晰。这样的头脑很难同时接受那些模棱两可的,矛盾中的事物。     他需要鲜明的界线:好或是坏;对或是错;道德或是非道德;疯狂或是理智;友人或是敌人。这使他难以在生活中取一种变通坦诚的态度。对他来说,不存在有什么过渡区。例如,根据他对正义的传统观念,一个人不是清白无辜,便是罪责难逃,不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夹在这二者之间。任何行为都应是泾渭分明。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会存在相反的、矛盾的因此,这事实令他不快。    无法忍受迷惘与矛盾,人的情绪会受到直接影响。逐渐地人变得刻板,僵硬,这形成一种世风,要么统治别人,要么被人统治;要么强大欺人,要么软弱可欺。这使他无法愉快地,充分地表现自己,--时而以一种方式,时而以另一种方式。因为一旦闯入“禁区“,比如说,表现了依赖性,他马上会感到不适和焦虑。    迷悯之所以令人困惑,是因为人不能一眼就看请构成它的各个不协调的部份。“我并不感到迷悯,“一个学生说道,“这就是我!“从表面上看来,这就是我这句话并没说错,就像一桶牛奶一般。牛奶就是牛奶,难道不是吗?   人可能在未来的人生中都生活在迷惘中。这个 世界的纷争能否找到简单的解决办法是个令人怀疑的问题,而不管男人对掌握自己的人生感觉有无把握,人们的命运有一部分并不由自己控制。    从清晨到晚上,当男人试着做如何度过这一天的决定时,接连输进的资料会在他们脑海里引发起一场思想上的纷争。从他们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开始,到疲倦在回到被窝里为止,有各种不同的事情需要他们做决定。    除掉外界因素,在男人内心深处,他们还和一些更令他们不安的不确定感在挣扎着,这些不确定感包括他们的健康、年龄、生活的保障及我们存在的意义。通常,男人不会把这种感受向人倾吐。这只是一种日复一日向男人身体里每一个细胞侵袭的程序,使男人宝贵的精力被浪费在不能促进人类福祉或维护人们生命的思维里。    有些人由于无法接受不确定感是现时人生必有的现象,因此渴望回到“美好的往日“里去,在那个时候,一块钱就是一块钱,一个男人就是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就是一个女人,而一支烟才花5分钱。诚然,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促使许多崭新而令人惊吓的问题产生,但就像某个人所说的一样,“很多事情在汽车时代的确比手推车时代更容易出差错,但这个事实并不表示我们就得回到手推车时代去。“    不论有多困难,大多数的人仍试图替自己内心的混乱找出解决之道来,原因是人的心灵无法永远忍受抵触。
	
	2006年12月16日 14点12分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