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出版社编辑从出版的角度来谈谈韩寒展示的《三重门》手稿的
方舟子v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wuwuti 楼主
一位出版社编辑从出版的角度来谈谈韩寒展示的《三重门》手稿的问题
作者:bisheng2012 2012/2/18
作家韩寒出版了不少书,可是他对出版的流程真的是十分不了解,如果他和出版社的编辑交流过,他是不会展示出一份如此清白的《三重门》的手稿,从而犯了自作聪明的错。在此,一定要鄙视一下他的那些猪一般的战友。首先,一份手稿给了出版社的编辑后,编辑会好好读一下这份稿子,看它是否适合出版。因此,一部手稿是否能出版,第一要取决于编辑的判断,如果编辑觉得可以的话,他就会报选题,然后经过出版社的层层审批,最终才会决定这部手稿的命运,出还是不出。接着,一旦选题通过,出版社决定出版此书了,那么在这部手稿上会留下至少三位编辑的文字,初审者、复审者和终审者。在三审的过程中,初审者会用红笔和铅笔在稿子上留下自己编辑加工的痕迹,复审者一般用绿笔提出自己的问题,终审者一般用黑笔表明观点,这样才算是完成了三审。三审不仅会在稿件上留下编辑加工的痕迹,还会留下一份三审的记录文档,表明何时由何人审读,以及审读情况如何之类的。最后,三审完了,这份手稿的使命基本上就结束了,因为排版人员要对手稿进行录入排版的工作,出一份打印稿,然后手稿就作为三校中的原稿来使用。这里就不细说三校的流程了,但可以告诉大家,经过三校,尤其是折校后,这部手稿就像是一位历尽沧桑的老人的脸,上面都是皱纹,这些纹路是岁月难以磨平的。好了,说了这么多,就是让大家知道编辑不是不干活的。如果手稿上没有编辑加工的痕迹,就说明要么这部稿子完美到了编辑无法进行加工的地步了,要么这部手稿就不是送给出版社的那份手稿。请记住,作家韩寒声称自己“的地得”不分,那么编辑是一定要把他用错的“的地得”分清楚,不然出版社就要扣这位编辑的钱了。写到这里,我觉得作家韩寒应该修改一下他的博客了,他应该这么写,《三重门》写完后,他又抄了一遍,或者让他爸爸抄了一遍,或者让他爸爸抄写了其中一部份,这样他就有了两份《三重门》的手稿,他把自己写的手稿送给了出版社,留在家里的是抄写稿。因为出版社没有把手稿返还给他,所以他只能把抄写稿展示给大家看,如果大家觉得稿子上的字像是他爸爸写的字,这里合情合理的,谁让他有一个好爸爸呢?请不要羡慕嫉妒恨。但如果抄写稿和成书一模一样的话,作为编辑的我只好说,我是出来打酱油的!韩寒,自求多福吧!
2012年04月22日 09点04分 1
level 11
wuwuti 楼主
尚超的工作,已经证实了手稿是抄稿。
韩家却仍然在表演。
就像被打假的其他造假者一样。
所以造假者层出不穷。
胶囊也造假了。
2012年04月22日 09点04分 2
level 1
[吐舌]叔叔是不是专注韩寒三十年啊
2012年04月22日 09点04分 3
level 11
[狂笑]
我是来看包包准备啥时候删微博的
2012年04月22日 09点04分 4
level 11
本来嘛,包包我一直认为他是半文盲,现在看来,他比半文盲还等而下之!
2012年04月22日 09点04分 5
level 5
太长不看
2012年04月22日 09点04分 6
level 11
早在2000年左右我就从网上知道有包包这号热门人物,但是从来没去看过他的任何作品,因为我从关于包包的那些介绍文章也好,软文也好,以我的经验足以判断是个炒作出来的货,其中语文成绩如此之差,竟然能写出2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光凭这点我就绝对不相信包包是个有料之人。
今年初,方舟子跟包包杠上了,引起我的兴趣,所以留意了包包的那些极品言论,这次真是让我打开眼界啊!
1、“作家不能自证”
2、我的手稿就是这么干净,你们做不到,我就是做到了。
3、4、5、6。。。。。。关于包包个人的糜烂私生活、出尔反尔的那些细致细末就懒的说了。
就凭1、2点,就足够证明包包真的是包包一个!!!连最基本的文学创作经历都没有!!!
但凡发表过豆腐块文章的人,都会看出包包这些弱智言论的可笑。

2012年04月22日 09点04分 7
level 7
怎么改名叫包包了?
2012年04月22日 10点04分 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