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啸傲风雪
楼主
“尾生与女子期于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尾生抱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这个故事发生在古时候的桥头,有一个少年书生…… 每次讲到这里,我就会被人打断,之后得到兴奋的回答:“我想起来了!就是那个提鞋的!!” 如果你也这样想的话,那么恭喜你成为我见过的第1203个把尾生和张良搞混的人……下面言归正传: 在那个战乱频起的年代,尾生作为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并不关心国家大事,亦没有如那些伟大的儒者一样广阔的抱负,去游说列国。这只是一个标准的书生而已,他很温文尔雅,很白净,并且很弱质。战国烽火仿佛都在了世界之外,当一个不关心国家大事的人遇见让自己心仪的女子时,城里便只剩下露浓花瘦的诗情和莺啼处处的爱意。 尾生和女子相约在桥下相见,也许他们只是打算欣赏一下秋日碎银粼粼的水面,也许一起去吃晚饭,也许终于下定了决心要打破禁锢他们已久的礼教和家庭的牢笼,相约私奔。反正,这一切后人都无缘知道了。 我们能知道的只有,这个少年死掉了。他于天高日小的秋日清晨来到桥下,怀着那个年龄所独有的不顾一切的热烈的爱情,怀着一个不算有钱的读书人所独有的一点儿文质痴愚的爱情,迫切的等待。 直等到日上中天,即使在落叶纷飞的季节里,正午时的日光也开始略略变得焦躁了。 直等到日渐微斜,河边的秋风在微薄的日光下让人感到寒冷了,河水越涨越高,一波一波漫上河岸,湿了布鞋,湿了白袷衣。随着急切,揣测,以及饥饿,越涨越高。 直等到雨落黄昏。仲秋的暴雨少见,来势却生猛不减夏天。河水自上游汹涌而来,直至没膝,其寒刺骨。单衣的书生伶伶立在桥下,仍未肯离去。 冰冷的激流中他无法站立,一度跌坐在水里,几乎无法再爬起来,他踉跄挣扎到一根桥柱下,死死抱着不放。书生巾在水里被冲走了,发髻散乱下来,化成一缕一缕的寒意贴在脸上。他一生都未曾这么狼狈过。 有赶着躲雨的人看他一眼急急跑过,有人停下来对他戳戳指指,桥上聚集了一些人,却都不是他要等的。听不到别的声音,他在轰鸣的水声中奋力抬头张望,雨水之下寥寥的行人一目望尽,命运连最后搜寻的余地都没有留给他。 已经明白走到生命的尽头了,现在即使等到他要等的人,亦不过是多看一眼,他无法从齐颈的汹涌波涛中逃出生天,刺骨的秋水早麻木了知觉,最后的一瞬,他是仍在热切地张望,抑或是闭目等待淹没,没有亲历的人无法揣测。 能够等待是种幸运,最不幸的是连等待的机会也没有。因此我们将小尾以及他抱死的那根残柱放在了奈何桥下。当你在新大话2中幽冥地府的奈何桥上跑过的时候,如果看到了他…… ——请你相信他仍在矢志不渝地等待,等待当年的女子在经历了无数轮回之后偶然从桥上经过的那万分之一的可能。请你相信世上确有着这么一种爱情,能让他在无数个轮回之后仍然能一眼就认出当年的红颜青丝来。 也或许,这数个轮回之后的人就是你呢。 当然,如果你是男的,那么免谈。 后人为他写过一首诗:亦存抱柱心,洪波耐今古。莫从桥下过,恐忆少年侣。 当你路过于他,路过于这段刻骨铭心的绝命之情,你是否也会想起亲历过的某一个年代,某一场不顾一切的爱情,和刻在记忆里面的某一张永不褪色的脸孔呢?
2006年11月25日 12点11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