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3
二、为什么是外变焦
好像不少人都对为啥不是内变焦比较关注。我就先说这个吧。
其实提出这个问题才是有些奇怪的,毕竟,所有变焦镜头中做成内变焦的一共才有多少?
2012年03月15日 11点03分
22
level 13
二、为什么是外变焦
好像不少人都对为啥不是内变焦比较关注。我就先说这个吧。
其实提出这个问题才是有些奇怪的,毕竟,所有变焦镜头中做成内变焦的一共才有多少?
2012年03月15日 11点03分
23
level 13
很多人说了,内变焦很容易,把外镜桶做长就是内变焦了。有点道理,也不能说对。有这样的内变焦镜头,例如17-40、16-35等等,好多人管它们叫“伪内变焦”,而且毕竟人家只是在镜筒内移动几mm。对于外变焦镜头来说,实际上不可能把外镜桶增长,一旦增长了,前镜片组退后到镜筒里面,镜桶就会遮挡镜头成像。外镜筒不但要加长,还要增宽,最后就变成了EF 24-70mm f/2.8L USM I代的遮光罩了。准确的说,在遮光罩前面再加一个保护镜片才算是把EF 24-70mm f/2.8L USM变成了内对焦。这显然不是大家想要的。
2012年03月15日 11点03分
24
level 13
真正的内变焦要求第一镜片结构在整个变焦过程中固定不动,所有变焦动作都是由后几个镜片结构完成的,这样才能在镜筒前段密封。这样第一个镜片组的主点和焦点就是固定的,后面的镜片组变焦时,不仅仅改变整个镜头的焦距,也改变第一个镜片主点和焦点的位置。为了让整个镜头的焦点落在焦平面上,就必须保证主点移动而焦点不动,这是对焦补偿镜片组的作用。而对焦补偿镜片组本身是和变焦反向的镜片。既要让变焦补偿镜片稳定住焦点,又不至于把变焦的功夫白费,而且空间距离不突破后焦点和前镜片组的限制,这是个很大的死结:稳定住焦点要求补偿镜片组不能太弱,不抵消变焦就要求变焦比不是太大,空间距离要求镜头焦距范围不能太短。于是,70-200之类的头可以考虑,问题不大,24-70之类的标变或者大倍率变焦镜头就傻眼了。
2012年03月15日 11点03分
25
level 13
复杂吗?实际情况比这个还复杂,因为并不是每个镜头都能准确说出哪一个镜片结构就是变焦的,哪一个就是补偿的,有可能是很多结构结合的结果。
2012年03月15日 11点03分
26
level 13
所以我想到一个简单的解释,内变焦镜头就相当于在一个定焦镜头的里面加一套变焦镜头。定焦镜头的空间有限,变焦系统再怎么变,镜片结构之间可以活动的空间也有限,不可能无限的增减焦距,只能再一个很有限范围内。
2012年03月15日 11点03分
27
level 11
坑……不过隔壁宿舍朋友的妹子在物理光学院就学这么个专业
2012年03月15日 11点03分
33
level 13
回复35楼:蜂鸟器材论坛逛逛吧,手机党上课呢...
2012年03月15日 11点03分
36
level 9
楼主碉堡了。。长了没看。。不过这字数。。。。碉堡碉堡。。
2012年03月15日 12点03分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