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3
儒凤旌运
楼主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斗犬肌肉的概念,也提到过发展快肌(红肌)的重要性。
有些朋友就问难道慢肌(白肌)就不重要吗?当然不会不重要,要不长它干嘛?
我之所以上面的文章没提到这些,主要是文章篇幅的问题,斗犬知识涉及面很广,几句话很难说得完,
有不周的地方大家多提,以后我会慢慢补上!好啦,下面先引入些骨骼肌的生理学特性:
犬肌纤维通常是按收缩速度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
快肌纤维的直径较慢肌纤维大,含有较多收缩蛋白。快肌纤维的肌浆网也教慢肌纤维发达。
因此,快肌纤维中一些重要的与无氧代谢有关的酶的活性明显高于慢肌纤维。肌肉中所含快肌纤维的百分比越多,
其收缩的力量越大,速度越快。虽然快肌纤维在收缩时能产生较大的力量,但容易疲劳。
慢肌纤维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教快肌纤维丰富。慢肌纤维中氧化酶系统如细胞色素氧化酶、
苹果酸脱氢酶登的活性都明显高于快肌纤维。实验证明,慢肌纤维氧化脂肪的能力为快肌纤维的4倍。
慢肌纤维的抗疲劳能力比快肌纤维强得多。
从以上特性我们可以分析出,需要快速运动的项目需要更多的快肌纤维,
而需要较长时间运动的项目就需要更多的慢肌纤维。那么比特又需要那种肌肉多一点呢?
斗犬这项运动不仅要求狗要有力量和速度,同时还要具有耐力,比特的快肌和总的骨骼肌的百分比是55-60%,
也就是快肌稍多于慢肌。为什么要取这样一个比例呢?下面我为大家分析。
我们知道了快肌的特性就是力量大、速度快,但容易疲劳。
斗犬在开始比赛时都会用自己最快的速度攻击、躲避,会用最大的力量撕扯,想在第一时间内将对手制服。
攻击的快才有可能抢到先机,躲闪的快才能化解对手的攻击。
而一旦互相咬住,大力的撕咬或冲击才能把对手掀翻在地。
但这样的攻击是短暂的,快肌是靠ATP-CP(三磷酸腺苷)分解和糖酵解提供能量的。
首先肌肉启用的能源供给系统就是磷酸原,
这个能源系统提供给肌肉最大的爆发力和速度(人类的短跑项目基本上就只靠磷酸原供能),
但这个能源系统疲劳的快,10-20秒就燃烧殆尽了。犬这时就只能稍稍放慢速度和减小力量使用糖酵解能源,
不要小看糖酵解的能量,如果说对手这时改用了慢肌纤维的有氧能,那么它会被像一块破布般撕来甩去。
拥有最佳肌肉比例的比特的糖酵解能可以维持大约4分钟的极力运动,而一般狗可能就要崩溃了。
在此再说一句,比特在使用糖酵解能做极力运动的时候,ATP-CP是很难恢复的。
当双方狗的糖酵解能源快要用尽时,经过良好训练的狗不会等到糖原用光就改用有氧能了,
这样可以促进磷酸原和糖原的快速恢复,好发起下一轮攻击。
40-45%的慢肌已经足够使狗在僵持过程中来恢复快肌的能源了。
如果快肌纤维的比例太大,那么它会变成力量型狗,在地议论攻击后,慢肌纤维不能维持到快肌能量恢复好,
这时对手疯狂攻击,它就会显得力量接不上,通常人们说是没有耐力。如果快肌纤维的比例过小,
那么在第一轮攻击时快肌有可能只能维持2分钟左右的极量运动,剩下的2分钟呢?肯定是挨打。
僵持一定时间后双方快肌能源恢复的差不多了,拼2分钟又要挨打。
我们平常训练时最好也要针对磷酸原和糖原的快速恢复多做训练,
下面介绍一下促进快速恢复磷酸原和糖原能量的训练方法供大家参考:
在发展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的训练中,主要采取无氧低乳酸的训练。
1、最大速度或最大强度练习时间不超过10秒;
2、每次练习的休息间歇不短于30秒,
因短于30秒时ATP、CP在运动间歇中的恢复数量不足以维持下次练习对于能量的需求,
故间歇时间一般选用长于30秒,以60~90秒的效果更好;
3、成组练习后,组间的练习间隔不短于3~4分钟,因为ATP、CP的恢复至少需要3~4分钟。
犬体生成乳酸的最大能力和机体对它的耐受能力直接与运动成绩相关。
1分钟极量强度间歇4分钟的运动可使体内获得最大的乳酸刺激,是提高最**酸能力的有效训练方法。
经常以这种方法训练,能最大限度地动用糖酵解系统供能的能力和机体对乳酸的耐受能力.
2012年03月11日 03点03分
1
有些朋友就问难道慢肌(白肌)就不重要吗?当然不会不重要,要不长它干嘛?
我之所以上面的文章没提到这些,主要是文章篇幅的问题,斗犬知识涉及面很广,几句话很难说得完,
有不周的地方大家多提,以后我会慢慢补上!好啦,下面先引入些骨骼肌的生理学特性:
犬肌纤维通常是按收缩速度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
快肌纤维的直径较慢肌纤维大,含有较多收缩蛋白。快肌纤维的肌浆网也教慢肌纤维发达。
因此,快肌纤维中一些重要的与无氧代谢有关的酶的活性明显高于慢肌纤维。肌肉中所含快肌纤维的百分比越多,
其收缩的力量越大,速度越快。虽然快肌纤维在收缩时能产生较大的力量,但容易疲劳。
慢肌纤维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教快肌纤维丰富。慢肌纤维中氧化酶系统如细胞色素氧化酶、
苹果酸脱氢酶登的活性都明显高于快肌纤维。实验证明,慢肌纤维氧化脂肪的能力为快肌纤维的4倍。
慢肌纤维的抗疲劳能力比快肌纤维强得多。
从以上特性我们可以分析出,需要快速运动的项目需要更多的快肌纤维,
而需要较长时间运动的项目就需要更多的慢肌纤维。那么比特又需要那种肌肉多一点呢?
斗犬这项运动不仅要求狗要有力量和速度,同时还要具有耐力,比特的快肌和总的骨骼肌的百分比是55-60%,
也就是快肌稍多于慢肌。为什么要取这样一个比例呢?下面我为大家分析。
我们知道了快肌的特性就是力量大、速度快,但容易疲劳。
斗犬在开始比赛时都会用自己最快的速度攻击、躲避,会用最大的力量撕扯,想在第一时间内将对手制服。
攻击的快才有可能抢到先机,躲闪的快才能化解对手的攻击。
而一旦互相咬住,大力的撕咬或冲击才能把对手掀翻在地。
但这样的攻击是短暂的,快肌是靠ATP-CP(三磷酸腺苷)分解和糖酵解提供能量的。
首先肌肉启用的能源供给系统就是磷酸原,
这个能源系统提供给肌肉最大的爆发力和速度(人类的短跑项目基本上就只靠磷酸原供能),
但这个能源系统疲劳的快,10-20秒就燃烧殆尽了。犬这时就只能稍稍放慢速度和减小力量使用糖酵解能源,
不要小看糖酵解的能量,如果说对手这时改用了慢肌纤维的有氧能,那么它会被像一块破布般撕来甩去。
拥有最佳肌肉比例的比特的糖酵解能可以维持大约4分钟的极力运动,而一般狗可能就要崩溃了。
在此再说一句,比特在使用糖酵解能做极力运动的时候,ATP-CP是很难恢复的。
当双方狗的糖酵解能源快要用尽时,经过良好训练的狗不会等到糖原用光就改用有氧能了,
这样可以促进磷酸原和糖原的快速恢复,好发起下一轮攻击。
40-45%的慢肌已经足够使狗在僵持过程中来恢复快肌的能源了。
如果快肌纤维的比例太大,那么它会变成力量型狗,在地议论攻击后,慢肌纤维不能维持到快肌能量恢复好,
这时对手疯狂攻击,它就会显得力量接不上,通常人们说是没有耐力。如果快肌纤维的比例过小,
那么在第一轮攻击时快肌有可能只能维持2分钟左右的极量运动,剩下的2分钟呢?肯定是挨打。
僵持一定时间后双方快肌能源恢复的差不多了,拼2分钟又要挨打。
我们平常训练时最好也要针对磷酸原和糖原的快速恢复多做训练,
下面介绍一下促进快速恢复磷酸原和糖原能量的训练方法供大家参考:
在发展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的训练中,主要采取无氧低乳酸的训练。
1、最大速度或最大强度练习时间不超过10秒;
2、每次练习的休息间歇不短于30秒,
因短于30秒时ATP、CP在运动间歇中的恢复数量不足以维持下次练习对于能量的需求,
故间歇时间一般选用长于30秒,以60~90秒的效果更好;
3、成组练习后,组间的练习间隔不短于3~4分钟,因为ATP、CP的恢复至少需要3~4分钟。
犬体生成乳酸的最大能力和机体对它的耐受能力直接与运动成绩相关。
1分钟极量强度间歇4分钟的运动可使体内获得最大的乳酸刺激,是提高最**酸能力的有效训练方法。
经常以这种方法训练,能最大限度地动用糖酵解系统供能的能力和机体对乳酸的耐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