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武松
武松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凌波仙羽 楼主
最近浏览了几篇写武的文章,从各个层面拿他说事儿,妄自菲薄,读后心情很不好,就好像在白雪上蒙尘在白绢上留污在白纸上蹂躏~~~
英雄身后事,千古酸文百般揣摩,臆断了各种范二各种版本各种的男女事....
试着换位思考一下,把自己代入武松的内心,代入他所处的环境,又会怎么想怎么做?
最龌龊的事情发生在他身边,最爱的心中父亲般的长兄以最耻辱的死法震撼着他,叫他情何以堪?!!别说是顶天立地的二郎,换做你我一般的普通人,也会睚眦俱裂吧
所以,看待这个百姓眼中的真英雄,我们不需如文人骚客般妄加意淫,就留给他一茎纯粹的空间,容爱他的人们静静的爱罢
2012年03月01日 02点03分 1
level 11
[顶]
2012年03月01日 02点03分 2
level 12
最受不了拿武松和潘金莲YY,换个人不好么?如果硬要我相信武松动情,那也只可能是玉兰
2012年03月01日 02点03分 3
这个,我个人觉得,扼杀在了萌芽状态。 他的心,伤过、痛过、无奈过,最后都在假仁善假关爱以及一切假象前,死了... ...
2012年03月01日 02点03分
就书论书,以作者的塑造用意,武松连这个萌芽都不可能有
2012年03月01日 06点03分
@沐祥 是啊,原著是不可能让这位英雄儿女情长的
2012年03月01日 06点03分
level 10
[我爱牛奶] 凌羽
2012年03月01日 02点03分 4
[Kiss]
2012年03月01日 05点03分
2012年03月01日 06点03分
level 14
哀大莫过心死,飞云浦上 武松心已死
2012年03月01日 10点03分 5
level 7
才二十六岁的人,为什么都认为他这就心死了呢,
武松他还有那么漫长的人生道路要走下去
从医学角度和心理学角度来说,一个心死的人是活不到八十高龄的
内心的绝望就足够摧毁他的身体的健康
我宁愿相信武松后来找到了一种信仰让他把俯视墓穴的悲痛变成仰望星空的悲痛
只是不足为外人道而已
2012年03月01日 12点03分 6
或可说,死去的是曾经的一颗心。
2012年03月01日 12点03分
心如止水再不能起波澜,经历过精神和肉体的刻骨之痛后,一切都如烟云,淡了,悲喜都无味
2012年03月01日 15点03分
@凌波仙羽 那不如说 痛定思痛之后,人方能大彻大悟、真正地超脱。
2012年03月02日 00点03分
本来武松一直想做个正当人的,在飞云浦上,此心已死。就这个意思。 后来武松有精神寄托是必然的,而且毕竟后面遇到了孙二娘夫妇,宋江大哥,还有前面的施恩,总是让他还感到了一丝的温暖,不然的话天地间人海茫茫皆是陌路仇敌又哪里有生路呢?
2012年03月02日 14点03分
level 7
佛教大护法吕纯阳有一句话,「众生易度人难度」,这句话在《水浒》里被借助张都监之口说出,可谓意味深长。张都监之举表象来看是害武松,最终效果却是度了他。
佛教认为:佛、菩萨以普度一切众生出离生死苦海为己任。普度众生不但要具备大慈、大悲和大智慧,而且还要有“六通”。有了六通,就能出入自在,能知众生宿世今生之事与心中所想,能了解众生种种声音和言语的意义,能帮助众生解除任何烦恼。用六通去度化众生,谓之“游戏神通”。从佛、菩萨的角度来说,自然是“众生好度”了。为什么说“人难度”呢?因为凡人不具备智慧、神通等,要去度化一个人,往往也很难,不能如愿。
所以净空讲华严经时说偈子:“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要引度一个人,而给他诸多利益之方便法,世俗或密教谓以利钩之。因为此人还没有入登地菩萨,讲慈悲或方便,不但会造业多多,惹来恶缘更多,慈悲与方便,一定要建立在高度智慧的基础上,绝对不是感情用事。

2012年03月02日 00点03分 8
@mlongm 来跟公主拆佛经
2012年03月02日 00点03分
@沐祥 引:“张都监之举表象来看是害武松,最终效果却是度了他。” 这样的度,不要也罢! 佛法上讲,历经的磨难,人生的苦难,看似在受罪实则都是在度己,可普罗大众几人又有那份禅心来悟这高深的禅? 即便是二郎,怕也是宁愿时光重溯,来换取哥哥的命吧?
2012年03月02日 05点03分
@凌波仙羽 回复 @凌波仙羽 :这样的度,不要也罢!-----这可不是你说想不要就不要的。他帮施恩和帮张都监时的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弱点摆在那里,迟早会触礁。武松从帮施恩这件事上所暴露的人性弱点,作者必然要通过形似神不似的境遇让他改掉。
2012年03月02日 06点03分
@伏魔殿公主 这个说法强
2012年03月02日 07点03分
level 14
回复 @伏魔殿公主 :
篇幅所限再举一例:
杂阿含经第十五卷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猕猴池侧重阁讲堂。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大地悉成大海。有一盲龟寿无量劫。百年一出其头。海中有浮木。止有一孔。漂流海浪。随风东西。盲龟百年一出其头。当得遇此孔不。阿难白佛。不能。世尊。所以者何。此盲龟若至海东。浮木随风。或至海西。南.北四维围遶亦尔。不必相得。佛告阿难。盲龟浮木。虽复差违。或复相得。愚痴凡夫漂流五趣。暂复人身。甚难于彼。...
...所以者何。彼诸众生不行其义.不行法.不行善.不行真实。展转杀害。强者陵弱。造无量恶故。是故。比丘。于四圣谛当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2012年03月02日 14点03分 10
level 7
武松被张都监陷害的这一章节里,开卷诗是这样写的
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
见机而耐性,妙悟生光明。
佛语戒无论,儒书贵莫争。
好条快活路,只是少人行。
注意:此时武松还不是行者,但却在此处第一次宣扬了佛法的道理,“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其实隐藏了对武松的批评,正合我前言所指,讲慈悲或方便,一定要建立在高度智慧的基础上,绝对不是感情用事。否则不但会造业多多,惹来恶缘更多。施恩用百般看顾,白布裹头示弱以及请父亲出面求助等等方式,激发了武松的不忍和感动,替他夺下了快活林。张都监同样可以用另眼相看、家宴邀请和指婚佳人等等表示亲近和信任的举动,令武松盛情难却,恨不得肝脑涂地报答他。
作者对这种做法,曾书里明确提出反对,只不过批评对象没用在武松身上。
“但凡世上妇人,由你十八分精细,被人小意儿过纵,十个九个着了道儿。”
这是形容潘金莲上了王婆全套的。只要改动几个字:
“但凡世上英雄豪杰,由你十八分精细,被人小意儿过纵,十个九个着了道儿。”
用来形容武松上了张都监全套,也再适合不过。
可见被小意儿过纵,推却不得,是世人常情,人之本性。此时只有用超越世俗的宗教价值观念,来批判和纠正这种行为,在水浒中能代表这个的只有佛法,所以本篇开卷诗第一次引入佛法要义,也为武松指出了他今后的做人道理
2012年03月03日 04点03分 11
如开卷诗言:佛语戒无论 呵呵,至少你引的这个先证了自己犯戒。其次,那诗你觉得是为武松而写么?我却以为是为世人所写,有武松、有施恩更有张都监进而也包括你我众生也。但人生在世真能不争么?能无限忍么?呵呵佛法优劣吾不知,但知道自己做不到也从没见一个人能做到。
2012年03月03日 09点03分
进而,以如此“高大全”的高深大德来要求一个当时不过二十来岁的“一介武夫”,未免苛求太多了。
2012年03月03日 09点03分
@mlongm 非也,我认为是为武松而写,是有证据的,因为武松后来确实做到了这句话,请参看第58回和59回,武松劝阻鲁大师救史进所表现出的高度的冷静和理智,以及那句“便杀太守,也怎地救得史大官人?”,看问题的角度已经完全和以前不一样了
2012年03月03日 09点03分
@mlongm 恩恩,确是如此
2012年03月03日 15点03分
level 8
[打酱油]
2012年03月04日 08点03分 13
level 3
武松有能力也敢于快意恩仇。至少活的不冤。
2012年03月07日 15点03分 14
换个ID不行吗?
2012年03月08日 01点03分
而且是新ID
2012年03月08日 02点03分
@沐祥
2012年03月08日 11点03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