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问阿内尔卡 央视这十个提问是全天下最无聊
上海申花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5
NicolasAnelka 楼主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看过央视对阿内尔卡的国内首次专访,心里没有留下任何东西。据说,这次初访权价格不菲,尽管央视声称分文未付,可它暴殄如此珍贵机会却是事实。
  毫无疑问/这十个提问/是全天下/最无聊的。如果说分隔符还能把一句大白话变成“梨花体”,央视的十个问题甚至没起到分隔符的作用,阿内尔卡像无视木桩后卫一样,直接忽略了问题,沿着他的思路往下说,但是,归纳起来,也没干货,无非就是他对亚洲感到好奇,至于好奇点在哪里,他也没有交代。总之,无聊问题加上无聊回答,凑成一篇无聊专访。全篇最值钱的地方,就是冒号前的“阿内尔卡”四个字,按照“重要人物、重要事”的新闻价值判断,只要阿内尔卡开口了就还算是新闻。
  迄今为止,关于阿内尔卡最深刻的提问,还是阿内尔卡自己问的:“谁来给我传球?”其实,他并不在乎对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印象,也不在乎是不是喜欢吃中国菜,所以,此类问题根本不需要再问,去套预料之中的客套话。
  可是,我们偏偏喜欢陶醉在虚幻的自豪感中,听他亲口承认。我曾亲自被一个大屁股挤到一旁,看到比划着问马拉多纳会不会用筷子,也曾亲耳听过有人问舒马赫:“你出现在各种场合时,总是穿着红色的衣服,请问它是法拉利车队的颜色的同时,是否也是你的幸运色?”然后,第二天就出现了标题《舒马赫:法拉利红就是中国红》。就算“八卦”也比这有可取之处,就算《新闻联播》也比如此拙劣的宣传法更有力道。建议体育报道立下行规禁止此类提问,就像西方新闻界痛斥“感想如何”这种万能问话,提出了“不要感想”的口号。
  除了无聊问题,还有无聊答案。分成两类,一类是采访对象的表达无聊,像阿内尔卡这样的球员,别指望他像穆里尼奥一样出彩,必须以封闭式的提问,布下陷阱,逼他就范,哪怕十个问题的机会只解决一个问题,也要把这十个问题按照逻辑排列起来形成矩阵,这比总惦记着面面俱到要强;另一类纯属编造,诸如“下一场比赛一定要打好”、“团结就是力量”云云,当事者即使是发现了,也懒得追究。
  提无聊问、写无聊问,就像盲肠在发言,无用而多余,简称“盲肠言”。报道写出来,还是要让人读了有点用的,起码要让人觉得阿内尔卡有阿内尔卡的味道、阿尔贝茨有阿尔贝茨的味道,别都是一个味儿。[作者]:刘耿 [选稿]: 排山倒海
2012年02月29日 05点02分 1
level 15
难道问:"AK,什么时候加入中国男足?据说你有华人血统。“
2012年02月29日 06点02分 2
level 15
NicolasAnelka 楼主
央视的记者一贯都是这样。。。
国际米兰在8月6日鸟巢封闭训练后,穆帅曾表示埃托奥最多只能应付70分钟的比赛,但是昨天非洲猎豹踢满了整场90分钟,并打进一球。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有中国记者提出两个尖锐问题:一、埃托奥打满全场,是否是因为国际米兰失去了对比赛的控制权?二、穆帅一再抱怨鸟巢草皮不好,为什么同样的场地条件,拉齐奥取得了胜利?
  输掉比赛的穆里尼奥原本在退场时就一脸铁青,甚至把亚军奖牌随手丢给了前来观战的意大利球迷。听到这样的问题,绰号“狂人”的他立即情绪失控,直接以挑衅话语回答中国记者的提问:“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中国足球就是不行了!你们的足球记者提问太业余了,你们似乎根本不懂足球!你们中国确实赢得了许多项目,但是惟独足球不行。看看你们的足球记者,距离高水平记者的提问相差太远了!”
  穆里尼奥对中国记者的攻击让发布会气氛有点尴尬,而让正在想问题反击的中国记者更尴尬的是,一个记者的手机铃声不适时地想起。这位记者接着电话走出门去,身后远远盯着他的是穆里尼奥比铁更冷的目光。翻译急忙提醒记者们把手机调到震动档。
  在被问及国际米兰中场缺少核心球员,问题如何解决时,“狂人”再次爆发:“你们的提问已经表明你们根本不懂足球,我看的是一支球队的比赛,我们的球队获得了很多机会,对手只是运气好罢了。他们赢得的只是比赛结果,真正精彩的过程是我们国际米兰上演的!”
2012年02月29日 06点02分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