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9
laueo20000
楼主
先说下我对事件发展到目前的一点疑问,最近经常看方舟子的微博,以方舟子刨祖坟式的推理怎么可能半个多月了还出不来新料,尽是些转载一些支持自己的微博以及一些媒体采访的视频,毕竟韩寒有十几年的被访、视频、小说、博客和大把的生活资料供继续研究。看来方舟子比麦田懒多了(麦田那篇文章还真正花不少时间和精力去深入了解韩寒的文章以及赛事),甚至本次事件中大部分疑点基本都是采用麦田和一些网友提供的资料,既然没什么作为,那方舟子还赖着不肯从擂台上下来是为什么呢??????????
先将事件的过程大致梳理一下 1、条件的形成:韩三篇引发网络热议,至此网友对韩寒本人产生很大的争议,反对韩寒的由此开始对韩寒有了厌恶情绪;
2、导火索:麦田的质疑;
3、转折:韩寒朝天泼粪浇到方舟子,方舟子公报私仇(他自己说的哦)接过了麦田递过的棒子开始打韩寒的“假”;
4、后续:从韩寒宣布不再回应事件开始,擂台上只有方舟子一个了,此时方舟子的重心不再是挖韩寒的料,而是在各个媒体之间以胜利者的姿态穿梭并高调受访,聚光灯下的方舟子高度聚光。
方舟子炒作发展阶段: 1、前半阶段:韩寒受了气之后气急之下变身二逼朝围观人群吐口水,结果吐到了著名无赖方舟子,方舟子借着韩三篇的影响还没消褪以打假的名义迅速拉拢了不少反对韩三篇的凯迪和天涯网友,据此事件迅速升温,两大阵营形成对立; 2、后半阶段:年后各大媒体将“方韩大战”从头版下架,方舟子则四处高调接受采访,并在微博里攻击部分名人和媒体,藉此想把媒体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事件中(无奈媒体不进套),接着方舟子抛出了利益集团以及政府势力介入等敏感话题,期望把事件再次炒热。
网络炒作要点:反伦理,反道德,反社会,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制造出争议性,涉及的人越多越好。方舟子在本次事件中运用的炒作关键词有:“人造天才”“骗子”“团伙诈骗”“迫害青少年”“利益集团”等等煽动性强的词汇定性:由一次打假为名演变成的网络炒作事件 水平有限,只能看到这么一点,欢迎大家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