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罗马全面战争中的各场历史战役
罗马全面战争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8
love_m__ 楼主
不知道火星了没,顺便刷经验
2012年02月16日 02点02分 1
level 12
什么意思...........
2012年02月16日 02点02分 2
level 8
love_m__ 楼主
罗马全面战争中的各场历史战役[zt]
The Battle of Lake Trasimene 特拉西梅诺湖战役,前217年,迦太基——罗马
The Battle of Raphia拉菲亚战役,公元前217年,埃及——塞琉西
The Battle of Lake Telamon 泰拉蒙战役,前225年,罗马——高卢
Siege of Gergovia 日尔戈维亚围城战,前52年,高卢——罗马
Battle of the River Trebia 特拉比亚河战役,前218年,迦太基——罗马
Battle of Asculum 阿斯库鲁姆战役,前279年,希腊伊庇鲁斯——罗马
Battle of Carrhae 卡莱战役,前53年,帕提亚——罗马
Battle of Cynoscephalae 西诺塞法拉战役,前197年,罗马——希腊马其顿
Teutonburg Forest Ambush 条顿堡森林伏击战,公元9年,日耳曼——罗马
Siege of Sparta 斯巴达围城战,前272,希腊伊庇鲁斯——希腊斯巴达
2012年02月16日 02点02分 3
level 8
love_m__ 楼主
The Battle of Lake Trasimene特拉西梅诺湖战役,前217年,迦太基——罗马
罗马元老院在分析了战局之后,同意了老西庇阿和塞姆普罗纽斯所作出的放弃北意的决定。那里的波河平原地势平缓,非常适于进行骑兵战,这是罗马军所不擅长的。在北意的两个罗马殖民城只有少量守备军,他们的生存则完全得靠他们自己了。幸运的是高卢人对城市没有兴趣,而汉尼拔由于没有携带攻城兵械,此时也无力攻打城市,更不愿意为了两个已经失去战略价值的孤城浪费自己的能量,结果这两个殖民城竟然侥幸地维持了下来。
为了消弱汉尼拔骑兵的威力,罗马元老院将防线设在亚平宁山脉南簏,一是利用亚平宁天险限制汉尼拔的行动路线,二是在山岳地区使汉尼拔的骑兵无法发挥优势。不过元老院对于汉尼拔的威胁还是估计不足。公元前217年罗马所招集的11个军团中只有四个军团放在了亚平宁一线,其中两个军团是去年在北意战败的,在得到人员的补充后依旧被派往北意前线。其余的军团被派驻地中海各地:西班牙地区两个军团,由老西庇阿兄弟指挥;西西里两个军团;撒丁岛一个军团;罗马城守军预备队两个军团。
2012年02月16日 02点02分 4
level 8
love_m__ 楼主
从波河南下有两条主要路线:一条是东进,经阿里密侬,沿弗拉米尼乌斯大道翻越亚平宁山脉;另外一条是从克拉斯提丁西面的河谷翻越亚平宁山脉,经贞奴亚,沿第勒尼安海岸南下。为了防止汉尼拔的南下,这一年罗马的两个执政官都被派往北意的前线,尼阿斯•塞维利阿统两个军团驻扎在东部要地阿里密侬,负责防守弗拉米尼乌斯大道和安布里亚。盖约•弗拉米尼乌斯指挥另外两个军团屯兵阿雷佐,防守卡西亚大道和卢卡到阿雷佐一线。
汉尼拔早就知道了罗马人的计算和布局,为了不让罗马知道自己的行动方向,他将越冬营地设在了波伦亚城,不左不右不东不西,令人无法猜测其真正动机。汉尼拔在整个冬天都在密切地关注着罗马的政局和意大利半岛的局势。当执政官选举刚一结束,他就知道了两个罗马执政官的名字,以及他们的兵力和驻扎地。同时汉尼拔立刻对他们的出身、经历、和性格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和研究,也对翻越亚平宁山脉的道路和环境进行了周密的调查和侦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强大的谍报网给汉尼拔带来了极为详细的情报。
2012年02月16日 02点02分 5
level 8
love_m__ 楼主
从各方面的调查结果来看,罗马军兵分两路,正是各个击破的好时机。防守东线的塞维利阿位于亚平宁山脉北簏的阿里密侬城,扼守着通往罗马的大道。这条路是从北意南下的最平整的路线,加上有罗马人修建的高速公路,移动起来十分便利。阿里密侬附近的住民是山地民族安布里亚,他们为罗马同盟提供极为有限的兵力,不过一万人。对汉尼拔来说,东进作战对罗马所能造成的震动效果实在有限,达不到分解罗马同盟的目的。相反,西线的罗马军防守着伊托鲁里亚地区,那里是经济文化都十分发达的地方。罗马人的许多文化都是从他们那里学来的,他们可以向罗马提供约五万人的兵力。不仅如此,汉尼拔认为伊托鲁里亚人因长期受到罗马的压制,有叛离罗马同盟的动机,只是他们还需要外力的推动。对汉尼拔来说更为幸运的是,驻守西线的执政官是性格比较激进的弗拉米尼乌斯,应该是个容易上钩中计的人物。于是汉尼拔就选择他作为自己的第一打击对象。
另外,汉尼拔还发现,除了东西两条南下道路之外,中部地区也有适合大军通过的路线,不知为何罗马人和高卢人都不大重视。
公元前217年四月,亚平宁山路上的积雪期刚刚消融,汉尼拔军就全军出动了。他们既没有向东也没有向西,而是一头就钻入了亚平宁山脉,对此罗马人毫无察觉。与翻越阿尔卑斯山脉时不同,这次汉尼拔的军队只带有少量的粮草。因为汉尼拔知道,如果自己胜利了,那就无须发愁粮草的问题。但是要是自己失败了,那么带多少粮草也无济于事。于是他的军队在进入战场时,就会再次面临生死的选择,求生的欲望就会再次发挥巨大的作用。
2012年02月16日 02点02分 6
level 8
love_m__ 楼主
盖约•弗拉米尼乌斯为人直率,大胆勇为,面对困难总是充满信心。他虽然出身于贵族家庭,但他坚定地相信国家之本在于民,所以他总是站在罗马平民一边,为他们分忧解愁。为此他深得罗马平民的支持,但罗马的贵族则不喜欢他。公元前232年,弗拉米尼乌斯当选保民官。公元前223年第一次当选执政官,其间率罗马军在北意与印苏布莱人交战大获全胜。虽然罗马贵族们以各种理由借口反对,但罗马市民投票同意他举行了盛大的凯旋式,此后他的声望便日益高升。公元前220年,他当选财务官,任职期间着手修建弗拉米尼乌斯大道,这是一条从罗马通往北意战略要地阿里密侬的重要道路。不仅如此,他还积极推动通过了一条法律——克劳狄亚法。这个法律规定罗马的贵族不得拥有125罗马亩以上的土地、不得从事海上贸易。以前罗马贵族利用有利的地位,常常大量借用国有土地和进行海上贸易,其结果是加大了罗马的贫富差距,影响到中产阶层的利益,特别是侵害了骑士阶层的海外贸易,明显地属于不公平竞争。克劳狄亚法旨在缩小这种差别,所以深得罗马平民和中产阶层的支持。但弗拉米尼乌斯却因此遭到贵族的痛恨,所以后来流传下来的记载中,总是极力贬低弗拉米尼乌斯的能力和功绩。
汉尼拔和全军在佛伦萨外的到了足够的休息,然后汉尼拔便开始向东南前进。这不是一般的行军,而是一路烧杀劫掠,那真是彻底的三光政策。汉尼拔的目的当然不是收集粮草和财富,他在用漫山遍野升起的浓烟激怒弗拉米尼乌斯,试图诱使他出营决战。
弗拉米尼乌斯和手下的将官们一眼就看穿了汉尼拔的企图,如果现在出营应战,以罗马的兵力,特别是骑兵兵力的严重不成比例,恐怕不是汉尼拔军的对手。此时不如坚守营寨,等塞维利阿的援军到达。所以任凭汉尼拔如何挑衅,罗马就是不肯出营应战。
2012年02月16日 02点02分 8
level 8
love_m__ 楼主
汉尼拔见挑衅无效,而塞维利阿的援军已经开始沿罗马大道南下,心中暗自着急。于是他更进一步南下,将劫掠扩大到罗马营寨的西南,还不时到营寨附近耀武扬威。弗拉米尼乌斯硬是铁石了心肠,闭眼假装没有看见,决不肯出营应战。这时,汉尼拔已经将附近的地形全部调查清楚,见弗拉米尼乌斯依旧没有出营的意思,便突然挥兵南下,晾下弗拉米尼乌斯不管,直奔科托那而去。
科托那城是通往罗马的交通要道,汉尼拔的行动无疑将弗拉米尼乌斯与罗马的联系切断了,而且也阻断了塞维利阿前来救援的道路,使罗马两军无法合流。弗拉米尼乌斯这下子可就坐不住了,他不能放任汉尼拔毫无阻拦地南下,使自己的防线完全没有作用,但是又不愿与汉尼拔对阵,于是他决定尾随汉尼拔军,以等待时机。如果运气好,塞维利阿的援军赶到时,说不定会象当年夹击高卢人那样围歼汉尼拔。
汉尼拔见弗拉米尼乌斯带领全军出了城,也不去理会,只是一味地向东南方向行进。几天后的傍晚,汉尼拔军抵达了特拉西梅诺湖畔,然后沿着北岸向东扬长而去。这特拉西梅诺湖是中部意大利最大的湖,在北岸和东岸有一条狭长的平地夹在湖水和丘陵之间,通往培鲁西亚城的道路沿着这条平地向东伸展。汉尼拔早就将这里的地形了解清楚,所以他是有意在傍晚才进入这个平地的。进入湖畔地区的汉尼拔没有浪费时间,立刻就命全军分散在沿岸的丘陵上过夜,严令不得生火点灯,不得有声响。汉尼拔在这里设下了一个巨大的陷阱,等待罗马自投罗网。
当弗拉米尼乌斯的罗马军追到这里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弗拉米尼乌斯见前面的路径狭窄,又丝毫不见任何灯火和动静,就认为汉尼拔已经走到湖东夜宿,便命令全军在丘陵地带的外面结营过夜,等待天亮。这一切都在汉尼拔的计算之中。
2012年02月16日 02点02分 9
level 8
love_m__ 楼主
第二天拂晓,弗拉米尼乌斯担心汉尼拔会走远,迫不及待地督促全军继续上路。这时特拉西梅诺湖面和周围覆盖着一层晨雾,更加看不清周围的情况。在这个时代,罗马行军时是几乎没有任何警戒规则的,全军将士排着队伍,一窝蜂地赶路,不会对前后左右的情况做任何侦察和警戒。弗拉米尼乌斯也只是想当然地认为汉尼拔已经走出了湖区,象所有罗马军的行军一样,没有派出任何先兵侦察情况。
特拉西梅诺湖周围的能见度相当低,罗马军首尾不能相望。当全军都进入了湖边的狭长地带时,罗马军的前部遭到了汉尼拔军的攻击,而后面的士兵只听见前面有叫喊声,却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就在大家犹豫的瞬间,从整个队列的左侧传来了叫喊声,同时伴随着“嗖,嗖!”的空气的响声,转瞬间,无数的羽箭、石块和标枪象下雨般地落下,罗马顿时陷入了巨大的混乱。弗拉米尼乌斯搞不清到底有多少敌军,也看不见敌军的位置,不过他十分明白罗马中了埋伏,于是下令后撤。还没等他的命令传下去,后队便遭受了汉尼拔的精锐骑兵的猛烈攻击,于是,罗马军的两个联合军团完全陷入了包围之中。
汉尼拔的包围圈十分完美,这是军事史上第一次将全部军队都用于设伏的战例。在这个陷阱的底部,汉尼拔布下的是自己从西班牙和非洲带来的精锐重装兵,他们占据着一个不高的小坡,居高临下地阻挡罗马的前进方向。在罗马军左侧的丘陵上是汉尼拔的轻装兵、投石兵、弓箭手和高卢士兵,他们居高临下对罗马军全线进行长距离攻击。陷阱的封口,汉尼拔投入了机动性强的努米底亚骑兵。
在朝阳的映照下,位于晨雾上方的汉尼拔军可以辨认出罗马军的身影,而身在大雾中的罗马军抬头望去,只见大雾将阳光乱散射成的耀眼光幕,根本无法辨认敌军的动向,弗拉米尼乌斯也无法组织任何有效的抵抗。没有队形,混乱万分的罗马军将士,包括执政官和将官都只能各自为战,结果不过是象无头苍蝇一般左冲右突,完全失去了作为军队的作战能力。
2012年02月16日 02点02分 10
level 8
love_m__ 楼主
这根本不能算是战斗,而是名副其实的大屠杀,罗马军三面被围,一面临湖,无处藏身,情况是那样地绝望和惨烈。战斗只不过进行了短短的三个小时,罗马军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等太阳终于驱散了晨雾的时候,战场上尸首狼籍,一片地狱般的景象:两万五千罗马将士中一万七千阵亡,前军有六千人决死突围成功,逃到东面的一个小山上后,被汉尼拔的骑兵追及包围,全体被俘。跳水逃生而又侥幸躲过了迦太基军的枪林箭雨的袭击,狼狈地逃回罗马的不过区区千余人。执政官弗拉米尼乌斯单人匹马奋力拼杀,但终寡不敌众,力尽落马,被砍的粉身碎骨,尸首无存,罗马将士的血染红了湖边的水。
汉尼拔的损失只有两千,而且又是高卢士兵的损失,自己带来的精兵几乎毫发无损。
罗马的一个执政官军、相当于罗马常备兵力的一半,就这样被彻底的歼灭了。
2012年02月16日 02点02分 11
level 8
love_m__ 楼主
[88] 没人,难道都看过了么,,果然火星了么。 再发一个,没人就算了。
2012年02月16日 02点02分 12
level 8
love_m__ 楼主
The Battle of Raphia 拉菲亚战役,公元前217年,埃及——塞琉西
拉菲亚战役与特拉西梅诺湖战役在同一年发生。
亚历山大突然去世后,他的帝国给他的四名将军瓜分了,其中托勒密(Ptolemy)统治埃及、塞留古(Seleunus)统治叙利亚。托勒密王朝长期占据犹大省(巴勒斯坦),但渐渐此处变成埃及和叙利亚的战场。塞留西王朝的安提古(Antiochus)三世宣称,犹大省早在亚历山大帝国分裂之时就分给塞留古的,于是他率领60000步兵、6000骑兵、100头大象进攻埃及。托勒密四世亲率73000步兵,5000骑兵和73头大象,在在靠近加沙(Gaza)的拉菲亚(Raphia)与安提古三世的军队展开了一场大战。双方都采用当时最传统的阵法,重步兵居中,重骑兵保护其侧翼。战象、射手和轻步兵位置居前。
起初安提古的印度象击败了个头略小的托勒密的非洲象,造成埃及军左翼的混乱。安提古乘机用骑兵冲散了埃及军的左翼。但是在右翼,托勒密先用骑兵引开了对方的战象,再用重步和战象也摧毁了塞琉西军的左翼,接着转身向中央攻击,最终赢得战役的胜利。此战安提古损失了10000步兵、300骑兵和5头大象。托勒密损失了1500步兵, 700骑兵和16头大象。结果犹大省仍归埃及管辖,胜利的托勒密只满足与塞琉西和平共处,就搬师回朝。

2012年02月16日 02点02分 13
level 8
love_m__ 楼主
罗马人有些丧胆地认识到举国一致的抵抗是不可能了,于是决定将青壮年男子都撤退到易守难攻的卡匹托尔山上死守。卡匹托尔山上建有朱比特神殿等几个罗马的主要神殿,山顶面积较小,但一面邻水三面为峭壁,极适于防守。同时这里也是罗马人的圣地,若是这里也丢失的话,罗马人便会从精神上失去依靠。
能够守山的人数受山上面积所限不能太多,所以非精干强壮者便不得上山,另外守山者的妻子和儿子也被允许上山。而其他老弱病残,既便是元老院议员也不得上山,只有让他们听天由命了。
高卢人在毫无抵抗的罗马市区肆意横行,烧杀抢掠。罗马元老院、市场、房屋都被破坏焚烧。而在卡匹托尔山上的壮汉们只有咬牙忍辱观看的份。
耻辱!奇耻大辱!罗马建国以来第一次受到异族的蹂躏。而下一次的异族入城要等到八百年后的公元410年了。
高卢人却是不会去理会罗马人的痛苦的,他们团团围住卡匹托尔山,反复试图占领这最后的孤岛。罗马人拚死抵抗,一次又一次地将敌人的进攻击退。但这也没能使罗马人的耻辱感稍有和缓,后来的罗马史学家又不得不写出许多传说来冲淡耻辱的感觉。其中之一是说有一次,高卢人乘月黑风高夜想悄悄偷袭卡匹托尔山,而山顶神殿里的鹅却深更半夜地一起乱叫起来,被吵醒的罗马人这才发现了偷袭的高卢人,当然高卢人的计谋未能得逞,而罗马人则认识定是鹅挽救了罗马。不过,真实的史实好像不是这样有诗意,那些鹅叫不叫,都没能阻止高卢人进入罗马的每个角落。
2012年02月16日 02点02分 15
level 8
love_m__ 楼主
重建罗马的工作立刻就着手进行了。平民们也不再坚持移居魏市去建立什么第二首都了。他们都深信罗马所遭受的这次劫难是因为罗马的守护神对罗马人试图抛弃罗马而发怒,故意遣高卢人来惩罚罗马人的。谁抛弃罗马谁就不是罗马人!卡米勒斯的话深深地刻入了每个人的心。以前曾中伤过卡米勒斯的人,现在也称他是“罗马的第二创建者”。
难题如果只是罗马市的重建和罗马人的团结的话,医治高卢人所带来的创伤并不困难。但是罗马竟然用了四十年才从这次打击中重新站立起来。看到罗马在外敌面前屈服,邻近各族也纷纷离心,拉丁同盟竟然烟消云散了。不仅如此,昨日的盟国一变成为想乘机吃掉罗马的敌人。这真是‘辛辛苦苦数百年,一下回到建国前’了。罗马建城三百六十年,进入共和制一百多年,一切又得从头开始。
但是,公元前390年的罗马城失陷却是使罗马开始强大-比雅典、斯巴达、伽太基更强大-的第一步。虽然掉入深渊的更想爬上来,但再也没能爬出来的民族国家却占绝大多数。而落入灾难深渊的罗马,以罗马人特有的缓慢但坚实的脚步一步步地走了出来。

2012年02月16日 02点02分 17
level 9
不错啊LZ,能了解不少东西呢,等乃更新啊~[给力]
2012年02月16日 02点02分 18
level 8
love_m__ 楼主
尽管罗马军的损失不小,巴佩斯依旧带领余部追击逃走的敌兵,一直追杀到波伊人的故乡。当年秋季,他返回罗马。市民和元老院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凯旋式。
危机虽然过去,罗马人依旧对高卢人不放心,决心彻底解决高卢问题,以消除后顾之忧,于是接连数年对高卢发起全面进攻。前224年,两个执政官都被派往高卢作战,波伊人迫于压力,不得不与罗马签订了和平条约。前223,222两年,罗马全军对印苏布莱人连续出击,元老院顽强地拒绝印苏布莱人的求和请求,直到他们在罗马军的猛攻下无条件投降。随后罗马向居住在下高卢的各高卢小部落施加军事压力,迫使他们也纷纷归顺罗马。到了220年,阿尔卑斯山以南的意大利半岛全境都落入罗马的掌控之下。
为了巩固新的势力范围,罗马在那里修建了两个殖民城——普拉孙提亚和克列摩那。修建从罗马通往北方重镇阿里密侬的大道——弗拉米尼乌斯大道,和通往科萨的第勒尼安海岸大道——奥列里大道。还修建了两个军港——卢那(Luna)港和贞努亚(Genua)港。至此北方暂时平定。
2012年02月16日 03点02分 22
level 9
甚好~
2012年02月16日 03点02分 23
level 11
留名,楼主快更
2012年02月16日 03点02分 24
level 8
love_m__ 楼主
日尔戈维亚之战极大地鼓舞了高卢人的士气,他们发现原来凯撒也不是不可战胜的。大批高卢部落又回到了起义阵营。凯撒也意识到了对手的厉害,他挥师北上,同围攻
巴黎
的四个罗马军团会合。凯撒在高卢北部停留了几个星期,招募了数千日尔曼骑兵,这样他的部队就包括十个军团和大量仆从部队,一共六万大军。维钦托利派一支部队去攻打普罗旺斯,调动凯撒南下救援,准备在路上伏击凯撒大军。
维钦托利并不指望能够一举消灭凯撒,他打算放过罗马大部队,而攻击他们的后卫和辎重车队。可惜高卢人被胜利冲昏头脑,把维钦托利的部署丢到九霄云外,他们一望见罗马军队的身影就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遭到突然袭击的罗马军队立刻收缩行队形,组成一个巨大的正方形空心防线,将辎重车队夹在中间。高卢人的进攻如同海浪撞击岩石一样,丝毫无法撼动罗马战阵。这时留在外围的罗马和日尔曼骑兵开始从侧后攻击高卢人。进退维谷的高卢军队顿时崩溃,四散而逃。
维钦托利率领剩余的部队撤退到阿莱西亚要塞。这个要塞位於一座三百米高的平顶山上,三面都是陡坡,有河谷环绕,只有西面是一个缓坡,易守难攻。维钦托利开始酝酿一个更大的计划,他在凯撒合围以前派大批信使前往高卢各部落,请他们派兵来援。维钦托利要在这里吸引住凯撒的大军,然后和外围的高卢援军里应外合,一举消灭凯撒。
阿莱西亚城内只有一个月的存粮,维钦托利於是做出了一个决定,成为他个人名誉上的唯一污点。维钦托利把城内的老弱妇孺全部驱赶出城。这些人向罗马人哀求,愿意卖身为奴,请他们收留,遭到拒绝。结果他们在两军阵前的无人地带风餐露宿,哭告无门,没有几天就尽数饿死。
2012年02月16日 03点02分 27
level 8
love_m__ 楼主
凯撒在阿莱西亚修建的双环防线,是罗马军队土木工程的顶峰之作。两条防线构造相同,都是由两道深两米半,宽五米的堑壕组成,两道壕沟相距约十米,之间放置由削尖的木桩做成的鹿砦;紧贴着第二道堑壕是高四米的寨墙,墙后每隔一百米就建有一座箭楼。罗马士兵还在壕沟外面挖了不少陷阱,里面插满尖利的树桩,阱口用杂草树枝掩盖。在阿莱西亚被围困两个月以后,高卢二十五万援兵终於到齐,各路援兵推举罗马的叛将康谬(Commius)为统帅,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攻防战。
这天清晨,高卢人象涨潮的海水一样涌到罗马的防线前面,突然间无数的号角吹响,高卢人群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咆哮,狂飙一般冲了上来。冲在近前的高卢人为陷阱和壕沟所阻,迎接他们的则是罗马士兵的弓箭和标枪暴雨一般的攒射。看到无法克服罗马军队的堑壕,高卢人退了回去。入夜,高卢人卷土重来,这次他们带来大量树枝,填进堑壕里。用这个办法高卢人越过了两道壕沟,直达罗马人的寨墙之下,这里高卢人再次受阻,罗马人的寨墙上插满了尖利的树桩,无法攀援而上。战斗持续了一整夜,高卢人前仆后继,好几次几乎就要攻破寨墙,都被凯撒的爱将安东尼率领预备队前来堵住缺口。到天亮,高卢军队伤亡惨重,只得再次退了回去。
高卢援军统帅康谬召开军事会议,向当地人问清楚地形以后,派最精锐的一支部队在夜幕的掩护下迂回到罗马防线的北侧,第二天正午,这支奇兵突然攻击罗马防线上最薄弱的一段,与此同时,高卢援军主力从西面发起总攻。维钦托利也率军冲出要塞,攻击罗马人的内环阵地。这是凯撒的军事生涯中受到的最严峻的一次考验。罗马人的防线多处被突破,凯撒身披猩红色斗篷,亲率他的卫队来回奔波,赶到最危急的地区,他的出现往往能使罗马士兵士气大振,将高卢人压回去。战斗进行到下午,凯撒知道自己的防线支持不了太久,现在是孤注一掷的时候了。凯撒的日尔曼骑兵在防御战中还没怎么派上用场,凯撒命令他们从防线的南侧出发,迂回到高卢人的背后发起进攻。虽然日尔曼骑兵只有几千人,他们的突然袭击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威摄,高卢人的战斗意志终於崩溃了。凯撒看到高卢人乱成一团,也率罗马步兵出击。到这时高卢援军完全瓦解,各部落争先恐后地逃回自己的领地。
2012年02月16日 03点02分 28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