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偶像致敬。。。
易县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0
yiliu77 楼主
2012年02月08日 15点02分 1
level 8
敬礼
2012年02月08日 15点02分 2
level 12
比起方子舟,我较喜欢韩寒。
2012年02月08日 15点02分 4
level 6
好家伙[晕]
2012年02月08日 15点02分 8
level 8
方子舟真以为自己是打假**了,得谁跟谁敬礼!坚决支持韩少。
2012年02月08日 15点02分 9
level 9
楼主这厮,那些不靠谱的JB事逮谁跟谁乱讲。
你认给方舟子得了,中学二年级症患者犯到现在的,也就方舟子了,更为神奇的是,居然还有同样的中二患者崇拜这货!
2012年02月08日 15点02分 10
level 10
yiliu77 楼主
2012年02月08日 16点02分 11
level 10
yiliu77 楼主
你崇拜谁都是认给谁要?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你是V字特工队“威”怪客的干小子?
你这逻辑真是随其韩寒列个dei!
2012年02月08日 16点02分 13
level 10
yiliu77 楼主
 我这段不想骂的那么直接了。
  一觉醒来,世界还特么的老样子,其实不是,一切都在变化。
  韩寒喜欢唱歌,喜欢张国荣,他唱歌的水平如果让阴间的张国荣听到,诈尸是有可能的。
  当然,我们无法阻止韩寒喜欢张国荣,张国荣的歌毕竟是自己唱的,唱到破音、走音还是自己唱的。
  但凡唱过歌的人都知道,最怕的不是喝高了,最怕的是调儿起高了。当初,15、6岁的韩寒在《萌芽》和他父亲以及各路神仙的辅佐之下,一亮嗓子就直奔嗨C,调儿太高了,因为那个时候的听众没听过这么高的调儿,尤其又是一孩子,我擦,顿时疯掉了,叹为观止,尼玛的一群**也跟着唱了起来。
  韩寒唱了几句就唱不上去了,不过这已经不打紧了,把麦克风伸出去,几个伴唱接着唱,台下的脑残跟着唱,谁也不知道唱的是什么,韩寒在台上摆个POSE就尼玛一切OK撒油张娜拉了。
  包装,纯粹尼玛就是包装——一个不读书、不及格、不上大学的人,可以写出一手好字是可能的,可以做出一手好菜是可能,但可以写出一手好文章,这特么有点不靠谱,但绝对可以让那些——不喜欢读书、不喜欢考试、不及格的同龄人封为神明。
  调起高了,韩寒自己被吊起来了。一夜成名,我估计每个夜晚,韩寒的老爹望着睡梦中不怎么换内裤、长满疥疮的韩寒,都会激灵灵打个寒战——这尼玛是我生出来的那个小混子吗?
  但是但是但是……虚荣是毒品,你吸食了第一口,舒服,通透,爽歪歪,你就不太可能停下。硬着头皮甚至包皮,也得继续走下去。
  要说韩寒也不争气,说都不会话,参加了几次电视真人秀之后,我估计他自己看了连死的心都有,没有被说成代笔之前,已经是一呆逼状了。
  怎么办?对于**而言,装逼是最有效的保护手段。因为**通常是发现不了装逼的,**们会把装逼当做可爱的性格,韩粉从特么生下来就是**,他们只在乎偶像的POSE,于是韩寒一直都在摆,内心充满不安和恐惧,也是,尼玛你背着偷来的LV上街,走路也会不自觉一坡一坡的。
  他开始开赛车,不怀疑他开车有一定天赋——你特么总不能什么天赋都没有吧。
  只有在开车的时候,他可以暂时忘记欺名盗世那点事儿,才能摆脱那个人造的天才,找到真实的自己。真的,写到这,我都想替他大哭几声。
  韩寒,吐抠的,迟早你得把抠赤到的所有,吐出来。
  我刚吃了馒头、鸡蛋、香肠以及药。这段我准备开骂了。
2012年02月08日 16点02分 14
level 9
韩寒就是个圈养的反对声音,他不配称意见领袖知识混子,看他的围脖文章和小说,前期还有部分针砭时弊的声音出来,再后来除了不痛不痒的批评一点没有亮点出来,真正能说会说敢说的,都在高墙内或海外。王朔说过,>我不敢骂政府”。他们一样的。韩寒活的比谁都滋润,出书,赛车,围脖,所以说真正的意见领袖是不能存在于大陆光天化日之下的。

2012年02月08日 16点02分 16
level 9
再说方舟子,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差不多是这个,你打中医的假,打学术造假(国内学风的确烂)都可以,最起码专业对路,可用那套数据分析的出的段落词组质疑一篇文学作品真伪,真扯蛋。他觉得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了,他回他美国母校去演讲,安排一个大教室给他,立刻就不乐意了,回来后围脖上对他学校一顿猛批。中二之气外露,超出学科专业范围不讲,文学作品是个很模棱两可的东西,行得通?不不。韩寒已经拿出早先原始的手稿走诉讼程序,棋早一招,岂不明智。
2012年02月08日 16点02分 17
level 9
当年有人采访李敖,把他和王朔作比较时说:“你们很像,都爱骂人”。 李敖说:“他能和我比吗?我骂的都是能让我坐牢的人”。有人把这话说给王朔听,王朔一笑说:“我敢骂能让他坐牢的人,他敢骂能让我坐牢的人吗?”
2012年02月09日 00点02分 18
level 12
人家叫方舟子。
2012年02月09日 00点02分 19
level 9
嫁给他吧
2012年02月09日 00点02分 20
level 10
yiliu77 楼主
2012年02月09日 03点02分 21
level 12
看不清
2012年02月09日 03点02分 22
level 10
yiliu77 楼主
十年砍柴:看韩方之战一点感叹
翻看我这几年的文章,有多篇赞扬过韩寒,如他和白烨打仗时。2009年左右,我确实和国内一些知识分子一样,把他看成80后独立人格、自由思想丶真实表达 的代表人物。这次代笔门刚起时,我和许多人一样,以为是麦田在博出位,根本没在意,方舟子被拉进战场时,我也是这种感觉。因为有先入为主,方舟子和我圏内 许多哥们结怨甚深。随 着事态发展,我所尊重的一些朋友份份表态挺韩,我便决定花时间了解韩、方之争的来龙去脉,看完双方的文章,我觉得方说得有道理,尽管其质疑并非所有都十分 充分,但我们知道,一件延续十几年公案,神探也不可能查得清清楚楚,但方的思路是
正确的
,不应去管方的动机,韩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应有雅量去面对所有的找 茬,哪怕是不怀好意。但韩及其亲友的回应让我大吃一惊,我意识到这个青年偶像的成色不足,多半是媒体包装出来的,太多的50、60、70后知识分子和媒体 人在他身上寄情过深。
我是一个文化上保守的自由主义者,这些年的言行也让人把我看成和媒体所呈现的那个韩寒是同道者,推崇韩寒的主要报刊、网站有恩于我,而文字圈内那么多哥们在挺韩,我当时决定一言不发。
但到底没忍往,自转发并评论第一条微博以后,不出意外地引来骂声如潮,我毫不在意。如果我那样温和的语言都不能接受,这样一个几乎是代言自由丶独立、反权威的青年偶像靠粉丝狂热的、粗暴对待不同意见来维护,岂非一个时代笑话。
我知道这样发言会失去一些朋友,也为将来的笔耕砚田带来障碍,但是我想,如果连这样一件事都不能破门户之见,将来中国之转型,作为一个有点责任感的读书 人,如何去超越更大的人情、利益?将来还有何面目写文章去向公众论述何为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一群叶公好龙的人怎么可能建设好我们笔下鼓吹的那样的社 会,那样的中国?
我这人其实很乡愿的,但这样大是大非面前,如果继续乡愿,简单站队,我不会再有??气写下去的。
阳明先生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诚然。
(文章转自天涯论坛)
2012年02月09日 03点02分 23
level 9
方舟子们的悲哀
韩寒与方舟子的这场骂战横跨整个春节,成为了网络上最热门的事件,相比之下,去年年末的“韩三篇”所刺激出的众多关于民X、自X的讨论、吴英案的判决等等事件都已经被淹没在其中。有人怀揣恶意的认为方舟子这是受上面所托,故意做这件事来转移视线,我倒觉得这未必,一是方舟子本身还算是一个有节操的人,要他和上面同流合污,他未必肯;二是方舟子未必有这个能量,这件事,更像是无心插柳导致的私仇。
作为一个既买韩寒的书(从《三重门》看到《1988》)、又买方舟子的书(《科学成就健康》我几乎给每个长辈都买了一本),对二人谈不上好感也谈不上恶意的人,对这场混乱的骂战,感觉是----一种对方舟子的悲哀。
准确的说,是对方舟子们的悲哀。
我是有些同情方舟子的。他是1967年生人,1985年以福建省语文单科状元的身份考入中科大,1990年又去美国留学,1995年拿到生物化学的博士学位,还做了几年的分子遗传学博士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来,方舟子是一位非常典型的中国应试教育培养的学生。
而这位遵循着中国应试教育培养的学生,曾经八股文非常出色,所以语文能考成一个状元(对比:韩寒高中退学)。但是在大学又学的是理科。而他引以为傲的博士学位所带给他的名声,远远不如他这几年来靠着一种非常执着的“较真”所打假所得到名气。这也是国内的一个现状:遵循着应试教育这条路走出来的人,那些状元、神童们,最终毕业之后,除了部分进入科研单位,大多数在这个社会上依然是按部就班,供车供楼的生活着。
我曾经认识一位湖南的朋友,他在湖南一个县级市读书的时候,是全市第一名,风光无限,以最高分考入北大,当时完全就是众多同龄人家长口中那位“你看看XXX家的孩子”。
但是,当他考入北大之后,发现自己所处的境地完全不同了。同班有8个市状元,3个省状元,还有几个参加全国比赛拿过冠军的人。他在整个班完全处于倒数的位置。不仅如此,他常年读书,其他什么都不会,流行歌基本不听,电影基本不看,整个高中根本没谈过恋爱,也没有和朋友出去旅行过-----简而言之,我这位朋友,除了读书,读学校里课本上的书之外,其他技能一概不会。而这他从小到大唯一赖以成名的读书技能,在北大这个全中国最会读书的人聚集的地方,也完全没有优势。更何况,有的人,既会读书,又会玩,他,根本比不上。
结果他在这个班级里活得非常郁闷,甚至在宿舍里,他都没法和其他3个男生好好相处,因为高中时他的父母不让他和同学玩,怕影响他的学习。
这种无法和人沟通、在学校被忽视的落寞,压抑着他,终于,在他喜欢的同班的姑娘被另一个男孩追到手之后,他彻底爆发了。他想到了自杀。幸好,他连自杀都不知道怎么死,动脉没割到位,终于是救回一条命。
他在医院呆的时候,我正好患病,和他是病友。所以,当他和我聊起这些的时候,我觉得很难受。因为国内的应试教育抹杀了人的个性,他小时候很喜欢拉二胡,结果爸妈以这玩意没出息给他灭了,强迫他去学钢琴,但他实在不喜欢那玩意,随后他爸妈则继续强迫他走上和大多数人一样的道路----考重点中学,考重点高中,考重点大学,然后找一个好工作,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好姑娘,结婚,生子,供房,供车,每年定期跟团出去旅游,每年定期回家看看父母,每年年会定期表演一个节目……
之所以要说这件事,是因为我觉得这和方舟子很像。他在这次质疑韩寒的过程里,暴露出了中国的“优等生”的一个普遍缺陷----他被强迫成一类人,而他根本不知道,其实人是可以丰富多彩的成长的,可以变成许多不同的样子。他不敢相信韩寒10多岁会看《养猪指南》,不敢相信韩寒能看一晚上的《管锥篇》,不敢相信上高中居然敢在课堂上睡觉。甚至在他和罗永浩的骂战里,他这个在美国生活那么多年的人,居然连Cult Film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
我们可以想想到这位45岁的中年男人,他的一生是如何的循规蹈矩的过来:从小,认真的在学校读课本,两耳不闻窗外事,顺利的以省状元的身份考入中科大,又在学校里继续认真的读课本,继续两耳不闻窗外事,然后顺利留学。在美国,他不看电影(他去美国的时候,Cult Film的代表人物昆汀刚拍完他迄今为止评价最高的电影《低俗小说》),不去拉斯维加斯赌钱,不去洛杉矶看新片的首映。他依然认真的在学校里读课本,依然两耳不闻窗外事,终于,成为博士。
而这个苦尽甘来所得到的博士,对于方舟子的人生而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我们知道,这十多年来,方舟子做得最多的,是科普和打假,这两件事基本和生物化学博士的头衔沾不上边。那么,为什么方舟子要放弃自己这么辛苦做出来的这一行,而要转行呢?多年后,方舟子自己回忆时,曾说过,他觉得生物化学这一行做不出什么成绩来,所以转行进行科普和打假。
也就是说,他之前如此认真刻苦的学习超过二十年所换来的文凭,其实只是一张废纸。他现在所做的科普和打假,前者,是向一贯迷信的中国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普及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例如保健品不能当**,例如中药在如今所面临的问题,例如胶原蛋白口服基本没意义,等等。这些常识类的事情是不需要一个生物化学的博士来告诉大家的;而后者,方舟子的打假依靠的是他熟练的掌握搜索引擎,以及并不熟练的掌握学术论文搜索库。熟练的掌握搜索引擎,所以他将唐骏和李开复的野鸡文凭、口水职位拉下马;而不熟练的掌握学术论文搜索,则导致他在打假里显露出一些漏洞,例如对肖传国的论文搜索,他搜索不到,便说肖传国造假,实际是因为他因为用的国内搜索,以致于没有搜索到国外肖传国所发表的论文。
但是,即便有这种缺陷,我们仍然可以从方舟子的一昧较真上看到一丝在中国并不多见的科学探索精神。中国人大多太圆滑,太世故,太好面子,所以李开复、唐骏这些其实已经非常成功的打工皇帝们都需要各种虚假的职位和学历来为自己撑门面,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需要用抄袭的论文来为自己的履历贴金。而一昧较真的方舟子则扯下了这些人的皮,他不讲任何中国式的人情,咄咄逼人,将那些出书叫嚣着自己《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的人的真面目撕开,让大家看到,其实,对方只是“我需要一份工作”的普通人。

2012年02月09日 03点02分 24
level 8
李和王不是一个级别的,李是想玩弄ZHENGzhi,却有玩不好,王是批判生活与人性,我个人比较喜欢王。
2012年02月09日 03点02分 27
level 9
与我无关 与我18楼的内容也无关
2012年02月09日 03点02分 28
1 2 尾页